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励明夫专利>正文

双筒高压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50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双筒高压减震器,它包括,工作缸、工作缸内的活塞组件、减震油、活塞上的活塞杆、工作缸上端的导向器,导向器上面的密封防尘盖和衬圈;其特征是:工作缸内腔设有浮动活塞;工作缸外设置贮气筒,贮气筒内壁与工作缸外壁间的空间与工作缸下部相通,整个工作缸下部和整个贮气筒内壁与工作缸外壁间的空间充有高压惰性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有浮动活塞的工作缸外加了个贮气筒,使密闭气室体积增大,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活塞杆的行程,提高了减震器的减震性能,特别适合在大活塞杆的减震器中应用。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活塞体充当阀体,复原阀片和压缩阀片直接安装在活塞体中,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产品成本降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尤其是提高车辆乘坐者舒适度的器具。具 体地说,是一种工作缸外加有贮气筒的、带有改进了的浮动活塞的、减震性能优良的车辆 液压减震器。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使用的减震器基本上都属液压减震器。车辆在颠簸行驶时,液压减震器的 活塞杆在缸体内不断作伸縮运动,缸体内的减震油不断通过阀体中的阀片上下流动,来缓 冲冲击力,缓减颠簸度。由于,活塞杆伸入缸体内时会使缸体容积减小,因此缸体内不能 完全注满减震油。又因缸体内的减震油本来就不可能注满,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还不可避 免地出现漏油等因素造成油损耗,缸体内的减震油会越来越少。这样,当车辆颠簸频繁且 颠幅较大时,缸体内减震油流通填补滞后,缸体内极易出现真空区域,活塞在缸体内出现 空程现象。另外,缸体中油气混合结果使减震油乳化,体积增加,活塞不能再工作到原来 的下部位置,使得压縮阻尼增加到不能允许的数值。而且,乳化减震油通过阀片时容易会 出现噪音和振动发出的异响。尤其在低温情况下减震油通过阀片格外不顺畅,严重影响减 震效果。近几年,出现缸体低部充有高压气体的新技术。中国专利,专利号为 200620141855.7,名称为"带浮动活塞的筒式液压减震器"的专利技术,在筒体(工作缸) 的底部安装有浮动活塞装置,基本解决了上述缺陷。但该技术仍存在缺点如,充入高压 气体的体积过小,不能适应大连杆的减震器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是弥补上述之不足,向社会公开一种带浮动活塞的、减震性能好,充入气体量大,能适应安装大活塞杆的筒式液压减震器。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筒高压减震器,包括,工作缸、工作缸内的活塞组件、减震油、活塞上的活塞杆、 工作缸上端的导向器、导向器上面的密封防尘盖和衬圈;其特征在于工作缸内腔设有浮 动活塞;工作缸外设置贮气筒,贮气筒内壁与工作缸外壁间的空间与工作缸下部相通,整 个工作缸下部和整个贮气筒内壁与工作缸外壁间的空间充有高压惰性气体。3所述的工作缸内壁中设置的浮动活塞呈圆柱形地与工作缸内腔的形状相配合,它包括,浮动活塞体、嵌入浮动活塞体外径凹槽中的o形密封圈。所述的贮气筒底部与底座密封连接,底座与工作缸底部有通气间隙。 整个工作缸下部和整个贮气筒内壁与工作缸外壁间的空间所充的高压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的嵌入浮动活塞外径凹槽中的O形密封圈由四氟乙烯制作而成。 所述的工作缸内的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活塞外径中部凹槽中的活塞环,活塞下部的复原阀片,复原阀片下的垫片,固定螺母、活塞上部的压縮阀片,压縮阀片上的垫片。 所述的底座中设有充气孔;当惰性气体充满后,充气孔被牢牢封住。 所述的工作缸底部有一通气孔,贮气筒内壁与工作缸外壁间的空间就通过该通气孔与工作缸下部相通。本技术的优点是带有浮动活塞的工作缸外再加上了一个贮气筒使原有的密闭气室体积增大,以保证气 压行程,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活塞杆的行程,特别适合于大活塞杆的减震器中应用;由于安装了浮动活塞,克服了减震油流动填补滞后缺陷,避免减震器工作缸内的真空 现象,消除了活塞在减震器中空程隐患;由于浮动活塞上装有O型密封圈,它把油和气体完全分开,浮动活塞下面压縮气体压 縮和膨胀所占空间变化正好能对活塞杆伸縮时工作缸容积大小变化起到调节作用,这使工 作缸内充满减震油变成了现实,从而避免了气油混合现象,克服了减震油乳化变质,使减 震油在工作缸内流动平稳顺畅,提高了减震器的性能,延长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图1), 一种双筒高压减震器,包括,工作缸15、工作缸内的活塞 组件、减震油8、活塞上的活塞杆l、工作缸上端的导向器3,导向器上面的密封防尘盖2和衬圈19;其特征在于工作缸内腔设有浮动活塞10;工作缸外设置贮气筒9, JJC气筒内壁与工作缸外壁间的空间与工作缸下部相通,整个工作缸15下部和整个贮气筒9内壁与工作缸15外壁间的空间充有高压惰性气体。工作缸内壁中设置的浮动活塞10呈圆柱形地与工作缸内腔的形状相配合,它包括,浮动活塞体101、嵌入浮动活塞体101外径凹槽中的0形密封圈14。贮气筒9底部与底座13密封焊接,底座与工作缸底部有通气间隙151。整个工作缸15下部和整个IC气筒9内壁与工作缸15外壁间的空间所充的高压惰性气体为氮气ll。嵌入浮动活塞外径凹槽中的大截面的O形密封圈14由四氟乙烯制作而成。工作缸15内的活塞组件包括,活塞4,活塞外径中部凹槽中的活塞环16,活塞下部的复原阀片5,复原阀片下的垫片6,固定螺母7、活塞上部的压縮阀片17,压縮阀片上的垫片18。底座13中设有充气孔131;当惰性气体充满后,充气孔被牢牢焊住。 所述的工作缸15底部有一通气孔12,贮气筒内壁与工作缸外壁间的空间就通过通气 孔12与工作缸下部相通。安装时,把带有0形密封圈14的浮动活塞10放在工作缸15内,工作缸底部有通气 孔12。工作缸15内带活塞组件的活塞杆1压下后,浮动活塞10上方充满减震油8。工作 缸组装完后放入贮气筒9内,加上密封防尘盖2与衬圈19后旋压封口。在贮气筒底部的 底座13充气孔131处充入氮气。充气完毕的同时焊接充气孔使其密封。本减震器原理其结构特点是在装有一个浮动活塞的工作缸外再加上一个贮气筒,使 原有的密闭气室体积增大,以保证气压行程(内充高压氮气)。在浮动活塞上装有大断面 的O型密封圈,它把油和气体完全分开。工作活塞上装有随其运动速度大小而改变通道截 面积的压縮阀片和复原阀片。当车轮上下跳动时,减震器的工作活塞在减震油中做往复运 动,使工作活塞的上腔和下腔之间产生油压差,压力油推开压縮阀片或复原阀片而来回流 动。由于阀片对压力油产生较大的阻尼,使振动衰减,减振性能提高。特别是本技术 工作缸外加上了一个贮气筒,使原有的密闭气室体积增大,以保证气压行程,从而能最大 限度地满足活塞杆的行程,特别适合在大型活塞杆减震器上应用。另外,本技术的活塞组件中,活塞体充当阀体,压縮阓片、复原阀片直接安装在 活塞体中,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产品成本降低。权利要求1、一种双筒高压减震器,包括,工作缸(15)、工作缸内的活塞组件、减震油(8)、活塞上的活塞杆(1)、工作缸上端的导向器(3),导向器上面的密封防尘盖(2)和衬圈(19);其特征在于工作缸内腔设有浮动活塞(10);工作缸外设置贮气筒(9),贮气筒内壁与工作缸外壁间的空间与工作缸下部相通,整个工作缸(15)下部和整个贮气筒(9)内壁与工作缸(15)外壁间的空间充有高压惰性气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筒高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缸内壁中设 置的浮动活塞(10)呈圆柱形地与工作缸内腔的形状相配合,它包括,浮动活塞体(101)、 嵌入浮动活塞体(101)外径凹槽中的0形密封圈(14)。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筒高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气筒(9) 底部与底座(13)密封连接,底座与工作缸底部有通气间隙(151)。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筒高压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整个工作缸(15)下部 和整个贮气筒(9)内壁与工作缸(15)外壁间的空间所充的高压惰性气体为氮气(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筒高压减震器,包括,工作缸(15)、工作缸内的活塞组件、减震油(8)、活塞上的活塞杆(1)、工作缸上端的导向器(3),导向器上面的密封防尘盖(2)和衬圈(19);其特征在于:工作缸内腔设有浮动活塞(10);工作缸外设置贮气筒(9),贮气筒内壁与工作缸外壁间的空间与工作缸下部相通,整个工作缸(15)下部和整个贮气筒(9)内壁与工作缸(15)外壁间的空间充有高压惰性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励明夫
申请(专利权)人:励明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