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817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1:17
提供一种能够在偏置追尾时向非碰撞侧的后侧车架传递碰撞载荷的车身后部构造。车身后部构造(S)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侧车架(1、1);设在一对后侧车架(1、1)彼此之间的蓄电池(2);和支承蓄电池(2)的支承部件(3)。支承部件(3)沿着后侧车架(1)在前后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于后侧车架(1)沿车宽方向排列且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

Body rear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后部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后部构造。
技术介绍
作为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如下车身后部构造,其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侧车架;设在一对后侧车架彼此之间的蓄电池;和在后侧车架的下方覆盖蓄电池周围的支承框(参照专利文献1)。支承框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结部而从下方连结于后侧车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991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该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后侧车架和支承框在上下方向上错开,所以若在偏置追尾时偏向一方后侧车架侧输入了碰撞载荷,则支承框会绕铅垂轴旋转,而难以通过支承框向另一方后侧车架传递碰撞载荷。出于这样的观点,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偏置追尾时向非碰撞侧的后侧车架传递碰撞载荷的车身后部构造。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构造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侧车架;设在一对上述后侧车架彼此之间的车载组件;和支承上述车载组件的支承部件。上述支承部件沿着上述后侧车架在前后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于上述后侧车架沿车宽方向排列且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构造,能够在偏置追尾时向非碰撞侧的后侧车架传递碰撞载荷。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仰视图。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图3是图1的III-III剖视图。图4是图1的IV-IV剖视图。图5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是表示保护部与后延部的边界附近的仰视图。图6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作用的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S车身后部构造1后侧车架1a保护部1b后延部1c后端部2蓄电池(车载组件)21蓄电池主体22上壳体23下壳体22a、23a壳体凸缘24载荷传递机构3支承部件3a纵壁3b横壁3c后端部具体实施方式接下来,一边适当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在各图中以箭头示出的“前后”及“上下”表示车身前后方向及车身上下方向,“左右”表示从驾驶席观察到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S是以车身的左右方向(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为界而左右对称的构造。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身后部构造S主要具备:左右一对的后侧车架1、1、蓄电池2、和左右一对的支承部件3、3。在蓄电池2的前后两侧配置有以将左右的后侧车架1、1相连的方式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4、4。实施方式的车辆是将未图示的电动马达作为动力源而行驶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后侧车架>后侧车架1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金属制的构造部件。如图2所示,后侧车架1形成为呈矩形状的闭合截面的中空构造。后侧车架1具备后侧下构件11和后侧上构件12。后侧下构件11位于下侧,是构成后侧车架1的下壁部、内壁部和外壁部的板状部件。后侧下构件11在剖视下呈向上侧开口的大致帽状。后侧下构件11一体地具备下侧下壁部11a、下侧内壁部11b、下侧内凸缘11c、下侧外壁部11d和下侧外凸缘11e。下侧下壁部11a是构成后侧车架1的下壁部的部位,沿车宽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下侧内壁部11b是构成后侧车架1的内壁部的部位,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下侧内壁部11b从下侧下壁部11a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在下侧内壁部11b上,沿车宽方向贯穿有供螺栓B穿插的贯穿孔11f。下侧内凸缘11c从下侧内壁部11b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沿车宽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下侧外壁部11d是构成后侧车架1的外壁部的部位,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下侧外壁部11d从下侧下壁部11a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下侧外凸缘11e从下侧外壁部11d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沿车宽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此外,下侧外凸缘11e形成在后侧下构件11的后部,没有形成在后侧下构件11的前部(参照图3及图4)。后侧上构件12相对于后侧下构件11位于上侧,是构成后侧车架1的上壁部和内壁部的板状部件。后侧上构件12封堵后侧下构件11的上端开口。后侧上构件12在剖视下呈大致曲柄形状。后侧上构件12一体地具备上侧上壁部12a、上侧内壁部12b和上侧内凸缘12c。上侧上壁部12a是构成后侧车架1的上壁部的部位,沿车宽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此外,在上侧上壁部12a的车宽方向外侧,后部通过焊接等与下侧外凸缘11e固定。在上侧上壁部12a的车宽方向外侧,前部向上方弯曲,通过焊接等与下侧外壁部11d固定(参照图3及图4)。上侧内壁部12b是与下侧内壁部11b协作而构成后侧车架1的内壁部的部位,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上侧内壁部12b从上侧上壁部12a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上侧内凸缘12c从上侧内壁部12b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沿车宽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上侧内凸缘12c以将后底板5的缘部夹在中间的方式通过焊接等与下侧内凸缘11c固定。图1所示的后侧车架1具备位于前侧的保护部1a、和位于保护部1a的后侧的后延部1b。此外,附图标记1c示出了保护部1a与后延部1b的边界,换言之,示出了保护部1a的后端部且后延部1b的前端部。保护部1a与蓄电池2沿车宽方向排列地配置,是针对前后方向的碰撞载荷的压缩强度高的部位。后延部1b是从保护部1a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并且针对前后方向的碰撞载荷的压缩强度比保护部1a低的部位。保护部1a和后延部1b例如通过肋等加强机构、贯穿孔、板厚、材料的选择等而被赋予强度的强弱。在图3所示的后侧车架1的前部,附设有用于加强保护部1a的第一加强部件13及第二加强部件14。第一加强部件13是设置在由后侧下构件11和后侧上构件12构成的闭合截面内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第一加强部件13在剖视下呈向上侧开口的大致コ字状。第一加强部件13一体地具备第一下壁部13a、第一内壁部13b和第一外壁部13c。第一下壁部13a是构成第一加强部件13的下壁部的部位,沿车宽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第一下壁部13a相对于下侧下壁部11a配置在上方。在第一下壁部13a的车宽方向的大致中间部形成有向上侧突出的加强筋13d。加强筋13d在剖视下呈圆弧状。第一内壁部13b是构成第一加强部件13的内壁部的部位,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内壁部13b从第一下壁部13a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与下侧内壁部11b重合。在第一内壁部13b上沿车宽方向贯穿有供螺栓B穿插的贯穿孔13e。在贯穿孔13e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缘部上通过焊接接合有螺母N。第一外壁部13c是构成第一加强部件13的外壁部的部位,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外壁部13c从第一下壁部13a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通过焊接等与下侧外壁部11d固定。第二加强部件14是从后侧下构件11的下侧到左右两侧范围内设置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第二加强部件14在剖视下呈向上侧开口的大致コ字状。第二加强部件14一体地具备第二下壁部14a、第二内壁部14b和第二外壁部14c。第二下壁部14a是构成第二加强部件14的下壁部的部位,沿车宽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第二下壁部14a相对于下侧下壁部11a配置在下方。第二内壁部14b是构成第二加强部件14的内壁部的部位,沿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内壁部14b从第二下壁部14a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与下侧内壁部11b重合。在第二内壁部14b上沿车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侧车架;设在一对所述后侧车架彼此之间的车载组件;和支承所述车载组件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沿着所述后侧车架在前后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后侧车架沿车宽方向排列且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19 JP 2018-050726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后侧车架;设在一对所述后侧车架彼此之间的车载组件;和支承所述车载组件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沿着所述后侧车架在前后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后侧车架沿车宽方向排列且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具备沿着所述后侧车架在前后方向且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壁,所述纵壁从车宽方向安装于所述后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内侧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件具备从所述纵壁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横壁,所述车载组件安装于所述横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组件具备蓄电池主体、和收纳所述蓄电池主体的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分别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壳体凸缘,并且通过该壳体凸缘彼此而相互结合,所述壳体凸缘安装于所述横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凸缘与所述纵壁沿车宽方向排列地配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车架具备:与所述车载组件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地配置的保护部;和从所述保护部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并且针对前后方向的碰撞载荷而压缩强度比所述保护部低的后延部,所述支承部件的后端部与所述保护部的后端部沿车宽方向排列地配置。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车架具备:与所述车载组件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地配置的保护部;和从所述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立肋正章田井秀树原田淳也松永大辅熊谷信治井上庆重小林佳广山崎省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