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式制动器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243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式制动器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液压式制动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过油口和第二过油口;油液循环管路,其两端分别与第一过油口和第二过油口连通;相啮合并设置在容纳腔内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设置在油液循环管路上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位于第一过油口处,第二阀门位置第二过油口处;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摩擦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热、噪音和粉尘碎屑,不仅导致制动器因高温工作而存在能耗高且易影响制动效果的问题,而且存在严重污染环境,以及因需要经常更换摩擦片而造成制动器的使用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式制动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压式制动器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性能和道路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也得到了大大提升,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性能优良的汽车制动系统便必不可少。制动器作为汽车制动系统的执行机构,现有的制动器多为浮钳盘式制动器,这是一种摩擦式制动器,当驾驶员踩下汽车的制动踏板后,在助力器助力作用下主缸工作,以提升制动管路内的制动油液压力,进一步地,制动油液压力经过制动管路被传递到活塞的位置处而推动活塞朝向制动盘运动,活塞带动摩擦片与制动盘接触,摩擦片以与制动盘接触摩擦的方式实现制动。而现有的摩擦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热、噪音和粉尘碎屑,不仅导致制动器因高温工作而存在能耗高且易影响制动效果的问题,而且存在严重污染环境,以及因需要经常更换摩擦片而造成制动器的使用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式制动器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摩擦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热、噪音和粉尘碎屑,不仅导致制动器因高温工作而存在能耗高且易影响制动效果的问题,而且存在严重污染环境,以及因需要经常更换摩擦片而造成制动器的使用成本过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压式制动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过油口和第二过油口;油液循环管路,油液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过油口和第二过油口连通;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并设置在容纳腔内,以驱动容纳腔内的油液在第一过油口和第二过油口之间运动,其中,主动齿轮用于与车辆的轮毂轴连接;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设置在油液循环管路上,其中,第一阀门位于第一过油口处,第二阀门位置第二过油口处;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以调整容纳腔内的不同位置处的油压而实现对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制动。进一步地,主动齿轮的外周缘和从动齿轮的外周缘与容纳腔的腔内壁面贴合。进一步地,主动齿轮的轴向厚度和从动齿轮的轴向厚度与容纳腔的厚度适配相同。进一步地,液压式制动器还包括储液罐,储液罐设置在油液循环管路上。进一步地,控制器通过控制线路与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电连接,或控制器与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信号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过油口和第二过油口相对设置并朝向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位置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车轮和轮毂轴,车轮通过轮毂轴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上;液压式制动器,液压式制动器设置在车体上,且液压式制动器的主动齿轮与轮毂轴连接,液压式制动器为上述的液压式制动器。进一步地,车体上设置有制动踏板,制动踏板与液压式制动器的控制器信号连接。进一步地,车体上还设置有轮速传感器,控制器根据轮速传感器反馈的车轮的滑移率调节液压式制动器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进一步地,车体的位于车轮的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座和转向节,液压式制动器的壳体与轴承座或转向节固定连接。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式制动器利用了液体的不可压缩特性,实现对车辆的制动,在整个制动过程中不会产生摩擦,因此,在制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废热、噪音和粉尘碎屑,具有能耗低、制动效果稳定、清洁环保以及使用成本低廉的特点。具体而言,当车辆在正常行驶状态下,液压式制动器的壳体内的主动齿轮随车辆的轮毂轴转动,且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配合以使壳体内的制动油液利用油液循环管路在所述第一过油口和所述第二过油口之间顺畅运动。当需要对车辆采取制动措施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位于油液循环管路的第一过油口位置处的第一阀门的开度以及位于油液循环管路的第二过油口位置处的第二过油口的开度,从而使得第一过油口位置处和第二过油口位置处的油液压力不同,容纳腔内的压力会出现梯度变化,进而容纳腔内的制动油液会为主动齿轮提供转动阻力,以通过控制轮毂轴的转动状态而实现对车辆的制动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液压式制动器的结构远离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1、容纳腔;12、第一过油口;13、第二过油口;20、油液循环管路;30、主动齿轮;40、从动齿轮;50、第一阀门;60、第二阀门;70、控制器;80、储液罐;90、控制线路;100、轮毂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摩擦式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热、噪音和粉尘碎屑,不仅导致制动器因高温工作而存在能耗高且易影响制动效果的问题,而且存在严重污染环境,以及因需要经常更换摩擦片而造成制动器的使用成本过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式制动器和车辆,其中车辆包括车体、车轮、轮毂轴100和液压式制动器,车轮通过轮毂轴100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上,液压式制动器设置在车体上,且液压式制动器的主动齿轮30与轮毂轴100连接,液压式制动器为上述和下述的液压式制动器。如图1所示,液压式制动器包括壳体10、油液循环管路20、主动齿轮30、从动齿轮40、第一阀门50、第二阀门60和控制器70,壳体10具有容纳腔11和与容纳腔11连通的第一过油口12和第二过油口13,油液循环管路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过油口12和第二过油口13连通,主动齿轮30和从动齿轮40相啮合并设置在容纳腔11内,以驱动容纳腔11内的油液在第一过油口12和第二过油口13之间运动,其中,主动齿轮30用于与车辆的轮毂轴100连接,第一阀门50和第二阀门60均设置在油液循环管路20上,其中,第一阀门50位于第一过油口12处,第二阀门60位置第二过油口13处,控制器70与第一阀门50和第二阀门60连接,控制器70通过控制第一阀门50和第二阀门60的开度,以调整容纳腔11内的不同位置处的油压而实现对主动齿轮30和从动齿轮40的制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式制动器利用了液体的不可压缩特性,实现对车辆的制动,在整个制动过程中不会产生摩擦,因此,在制动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废热、噪音和粉尘碎屑,具有能耗低、制动效果稳定、清洁环保以及使用成本低廉的特点。具体而言,当车辆在正常行驶状态下,液压式制动器的壳体10内的主动齿轮30随车辆的轮毂轴100转动,且主动齿轮30和从动齿轮40相配合以使壳体10内的制动油液利用油液循环管路20在第一过油口12和第二过油口13之间顺畅运动。当需要对车辆采取制动措施时,通过控制器70控制位于油液循环管路20的第一过油口12位置处的第一阀门50的开度以及位于油液循环管路20的第二过油口13位置处的第二过油口13的开度,从而使得第一过油口12位置处和第二过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容纳腔(11)和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第一过油口(12)和第二过油口(13);油液循环管路(20),所述油液循环管路(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油口(12)和所述第二过油口(13)连通;主动齿轮(30)和从动齿轮(40),所述主动齿轮(30)和所述从动齿轮(40)相啮合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以驱动所述容纳腔(11)内的制动油液在所述第一过油口(12)和所述第二过油口(13)之间运动,其中,所述主动齿轮(30)用于与车辆的轮毂轴(100)连接;第一阀门(50)和第二阀门(60),所述第一阀门(50)和所述第二阀门(60)均设置在所述油液循环管路(20)上,其中,所述第一阀门(50)位于所述第一过油口(12)处,所述第二阀门(60)位置所述第二过油口(13)处;控制器(70),所述控制器(70)与所述第一阀门(50)和所述第二阀门(60)连接,所述控制器(70)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阀门(50)和所述第二阀门(60)的开度,以调整所述容纳腔(11)内的不同位置处的油压而实现对所述主动齿轮(30)和所述从动齿轮(40)的制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容纳腔(11)和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第一过油口(12)和第二过油口(13);油液循环管路(20),所述油液循环管路(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油口(12)和所述第二过油口(13)连通;主动齿轮(30)和从动齿轮(40),所述主动齿轮(30)和所述从动齿轮(40)相啮合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以驱动所述容纳腔(11)内的制动油液在所述第一过油口(12)和所述第二过油口(13)之间运动,其中,所述主动齿轮(30)用于与车辆的轮毂轴(100)连接;第一阀门(50)和第二阀门(60),所述第一阀门(50)和所述第二阀门(60)均设置在所述油液循环管路(20)上,其中,所述第一阀门(50)位于所述第一过油口(12)处,所述第二阀门(60)位置所述第二过油口(13)处;控制器(70),所述控制器(70)与所述第一阀门(50)和所述第二阀门(60)连接,所述控制器(70)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阀门(50)和所述第二阀门(60)的开度,以调整所述容纳腔(11)内的不同位置处的油压而实现对所述主动齿轮(30)和所述从动齿轮(40)的制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30)的外周缘和所述从动齿轮(40)的外周缘与所述容纳腔(11)的腔内壁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式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30)的轴向厚度和所述从动齿轮(40)的轴向厚度与所述容纳腔(11)的厚度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华张磊熊壮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