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岳崙专利>正文

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47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它包括一个壳体,壳体内装有蜗轮和蜗杆轴;蜗杆轴的一端设有大弹簧、弹簧座和调整螺盖;蜗杆轴上套接一个齿型超越离合器;齿型超越离合器的被动螺旋齿轮与间隙控制装置的主动螺旋齿轮相啮合;间隙控制装置包括行星轮、齿轮轴、主动螺旋齿轮;在主动螺旋齿轮的左端设有阻尼机构:包括调整螺钉、弹簧、钢珠;在蜗轮孔内装有与蜗轮同轴的控制臂组件,控制臂组件包括装在蜗轮孔内且与蜗轮同轴的太阳轮,齿形连接套、盖板和控制臂组合而成,太阳轮与行星轮相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制动
,是一种用于采用鼓式制动器的汽车制动间隙 自动调整臂。
技术介绍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频繁地使用制动器制动车辆,制动鼓与摩擦片之间的正常磨损使间隙会逐渐变大,致使制动滞后,制动时间延长;尤其是当各个制动 鼓的制动间隙不一致时,在车辆制动时发生的制动跑偏、侧滑等现象,为行车安 全带来一些隐患。对于这一现象,目前, 一般均釆用人工手动调整的方法,用扳手转动制动间 隙调整臂的蜗杆轴,蜗杆轴带动蜗轮,从而带动与蜗轮连接的凸轮轴来实现对制 动器制动间隙调整的目的。由于调整频次和人员素质的不同,很难做到汽车始终 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影响汽车的安全行驶。目前,采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可以随时将增大的制动间隙调整为正常制 动间隙的范围内;由于目前自动间隙调整臂的种类较多,且与制动器连接的方 式各不相同,给不同品种的自动间隙调整臂的维修和互换带来许多不便。尤其是 齿轮齿条结构的自动间隙调整臂的安装,受结构限制,在安装时必须将控制臂固 定在缺口控制盘起始点的准确位置,不然就会出现控制臂补偿量不足或失效等现 象。因此,对安装位置的准确性要求很高,给生产和维修带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颖结构的汽车制动间 隙自动调整臂。该结构具有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稳定性高、可以在围绕凸轮轴 中心线的整个圆周范围内安装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釆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汽车制动间隙自 动调整臂包括一个壳体,壳体内装有蜗轮和蜗杆轴,蜗轮和蜗杆轴釆用不对称齿 形压力角的单向齿啮合;蜗杆轴的一端设有大弹簧、弹簧座和调整螺盖;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蜗杆轴的轴径上还套接一个齿型超越离合器;齿型超越离合器的被动螺旋齿轮与间隙控制装置的主动螺旋齿轮相啮合,所述的 被动螺旋齿轮与主动螺旋齿轮的螺旋角均为45 °,它们的旋转轴线互相垂直;间隙控制装置中设有阻尼机构控制主动螺旋齿轮的转动;在蜗轮孔内装有与蜗轮同轴的控制臂组件,控制臂组件中的太阳轮与间隙控制装置的行星轮相啮合。 在上述的齿型超越离合器包括安装在套简上的被动螺旋齿轮、离合器动片、离合器定片、弹簧和弹簧挡圈;齿型超越离合器中的弹簧挡圈卡在套简外圆柱面 和离合器定片圆柱孔的环形槽内,将离合器定片与套简固连在一起,将其他零件 封闭在套简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组件;在上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中,在大弹簧的弹簧力的作用下,所述的 齿型超越离合器定片右侧的锥齿与蜗杆轴左侧的锥齿处于常啮合状态,组成锥齿 离合器;在上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中,所述的齿型超越离合器套简的左端面 与带孔调整螺盖之间设有止推轴承。在上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中,所述的间隙控制装置包括行星轮、齿 轮轴、主动螺旋齿轮;在上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中,所述的阻尼机构包括调整螺钉、弹簧、 钢珠。在上述的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中,所述的控制臂组件包括装在蜗轮孔内 且与蜗轮同轴的太阳轮、齿形连接套、盖板和控制臂;太阳轮与行星轮相啮合; 齿形连接套将上述零件组合在一起;其中齿形连接套将太阳轮、控制臂铆接成一 体;盖板通过螺钉固定于壳体之上;控制臂用于在本调整臂安装在车辆上时,通 过连接件与桥壳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优点在于1:由于控制臂组件的运动传递采用了行星齿轮机构,所以控制臂可以围绕中 心线在圆周上的任何位置安装固定而不受限制。为调整臂的安装、维修互换提供 了方便;2:由于将间隙控制装置设置在整个传动链的前段;这样,在制动器的制动 间隙处于正常范围内时,间隙控制装置后的零件不运动,自动调整臂不进行调 整,减少了传动链后部零件的磨损;3:齿型超越离合器的零件全部套装在套简上,并采用弹簧挡圈锁定离合器定片,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合件。为安装维修和更换零件带来方便;4:齿型超越离合器套简的左端面与带孔调整螺盖之间装有止推轴承。降低了机件运动时的摩擦阻力,减少了零件的磨损,提高了调整臂自动补偿的可靠性和 稳定性。附图说明图l是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即间隙控制装置部分示意图。图3是图2的B-B剖面图。即间隙控制装置矩形齿咕合部分;图4是齿型超越离合器的示意图。图5是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控制臂组件的剖面结构图。图中1、壳体;2、蜗轮;3、太阳轮;4、行星轮;5、齿轮轴;6、主动 螺旋齿轮;7、油封;8、带孔调整螺盖;9、止推轴承;10、套简;11、被动螺旋 齿轮;12、弹簧;13、离合器动片;14、套;15、弹簧挡圈;16、离合器定片; 17、蜗杆轴;18、顶丝;19、大弹簧;20、调整螺盖;21、弹簧座;22、螺钉; 23、盖板;24、控制臂;25、滑脂嘴;26、调整螺钉;27、弹簧;28、钢珠;29、 齿形连接套。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l、图4所示本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包括壳体l,壳体上部为一 摆臂,摆臂通过轴承套14与汽车的制动气室的推杆相连;壳体1内装有蜗轮2及 与其啮合的蜗杆轴17,蜗杆轴17的右端设有大弹簧19、弹簧座21和调整螺盖20; 蜗杆轴17的左端依次装有齿型超越离合器的离合器定片16、离合器动片13、被 动螺旋齿轮ll、套简IO、弹簧挡圏15、弹簧12、止推轴承9、油封7、带孔调整 螺盖8。在本实施例中,大弹簧19通过弹簧座21将弹簧推力作用于蜗杆轴17上, 使蜗杆轴17左侧的锥齿顶压在齿型超越离合器定片16右侧的锥齿上;齿型超 越离合器定片16内孔的左端面被套简10的右端面压紧,套简10的左端面压在止 推轴承9上,经过套筒10依次将弹簧推力传递给带孔调整螺盖8;如图l所示,在止推轴承9左端面的带孔调整螺盖8通过螺紋与壳体1连接。 装配或维修时,通过转动带孔调整螺盖8,使蜗杆轴17的蜗杆右端面与壳体l之 间保留间隙S。保证在蜗杆轴17与离合器定片16的锥齿离合时可以轴向移动。 调整结東后用顶丝18固定带孔调整螺盖8;蜗杆轴17的左端穿过带孔调整螺盖8,六方头伸出壳体l的外部,以便于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手动调整时使用。为了阻止灰尘和水等杂质进入壳体内 部侵蚀零件,在调整螺盖8和蜗杆轴17之间安装一个油封7密封壳体,以延长产 品的使用寿命。调整螺盖20通过螺紋与壳体1联结,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总成安装调 整结東后用顶丝18固定,避免调整螺盖20松动。如图l、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离合器定片16的左端面和离合器动片13 的右端面设有单向端面齿相互啮合,组合为齿型超越离合器。离合器动片13的 左端矩形凹槽与被动螺旋齿轮11右端的矩形凸块、弹簧12组合成联轴器;使齿 型超越离合器的离合器动片13相对于离合器定片16离合时,离合器动片13可以 克服弹簧12的阻力轴向移动,以保证离合器动片13能够相对于离合器定片16的 锯齿形端面齿分离或结合并转过相应的角度。 齿型超越离合器中的弹簧挡圈 15卡在套简10外圆柱面和离合器定片16圆柱孔的环形槽内,将离合器定片16、 离合器动片13、被动螺旋齿轮11、弹簧12组合成一个独立的合件。 套简10 的作用是将大弹簧19产生的轴向力在保证锥齿离合器处于常啮合状态时,依次将 轴向力传递给止推轴承9和带孔调整螺盖8;使套装在套简10上的齿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它包括一个壳体(1),壳体(1)内装有蜗轮(2)和蜗杆轴(17),蜗杆轴(17)的一端设有大弹簧(19)、弹簧座(21)和调整螺盖(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轴(17)的另一端轴径上装有齿型超越离合器;所述的齿型单向超越离合器包括:套筒(10)、被动螺旋齿轮(11)、离合器动片(13)、离合器定片(16)、弹簧挡圈(15)和弹簧(12);齿型超越离合器的被动螺旋齿轮(11)与间隙控制装置的主动螺旋齿轮(6)相啮合;在蜗轮孔内装有与蜗轮同轴的控制臂组件,控制臂组件中的太阳轮(3)与间隙控制装置的行星轮(4)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崙
申请(专利权)人:岳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