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定大气细颗粒物中极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气溶胶中极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PM2.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又称为细颗粒物,其来源和形成机制极其复杂。粒径小、活性强、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是它的显著特点,因而更易富集环境中有机污染物、有毒重金属和细菌,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伤害。有机化合物是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占PM2.5质量的20%~60%。其中极性物质是指含有极性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脂肪族、酮基酸、羟基酸和一元、二元羧酸等。二元羧酸和正烷酸因占比大而受到较多的关注,二元羧酸主要是大气二次转化生成,而正烷酸主要来自于机动车尾气、食品烹饪和生物质燃烧过程。Simoneit等首次将分子标记物应用到气溶胶的分析中,此技术关键在于寻找污染源中具有强源特征的化合物,即有机分子示踪物,如生物质燃烧源的示踪标记物-左旋葡聚糖以及餐饮源的示踪标记物-类固醇等。目前我国对极性有机化合物的分析还很少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化合物极性大、挥发性小,不能直接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这种情况限制了我国的气溶胶源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定大气细颗粒物中极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定方法通过对PM2.5滤膜样品进行衍生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其中各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大气细颗粒物中极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定方法通过对PM2.5滤膜样品进行衍生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其中各有机化合物的含量测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切取PM2.5滤膜样品;(2)有机溶剂提取PM2.5滤膜样品中极性有机成分;(3)对提取的极性有机成分进行衍生化;(4)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衍生化后的有机成分进行含量测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衍生化采用BSTFA-TMCS99:1和吡啶混标进行衍生化;所述BSTFA-TMCS99:1和吡啶的体积比为5: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有机溶剂采用体积比2:1的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切取PM2.5滤膜样品,切取的滤膜面积大小为1.54~4.02cm2;(2)有机溶剂提取PM2.5滤膜样品中极性有机成分:将步骤(1)切取的滤膜样品通过超声水浴的方法溶解在2mL体积比为2:1的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芳,吴瑕,章炎麟,宋文怀,张艺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