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737989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1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将底物A和有机锌试剂B进行交叉偶联反应,得到联芳基化合物;其中,底物A的化学结构为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ryl compound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ryl compound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of: catalyzing the reaction of the substrate A with the organic zinc reagent B by the catalytic action of the catalyst to obtain the aryl compound; wherein,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substrate A 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合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是实现碳碳成键的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功能材料、香料和天然产物的合成中。尤其是对于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利用酚类化合物之间的交叉偶联反应也是常用的合成方法。通常而言,先将酚类化合物转化为相应的甲磺酸酯(OMs)、三氟甲磺酸酯(OTf)或对甲苯磺酸酯(OTs),继而与有机金属试剂反应,即可实现酚类化合物交叉偶联反应(J.Am.Chem.Soc.1984,106,4630.;Chem.Soc.Rev.2011,40,4963.;Chem.-Eur.J.2011,17,1728.)。但芳基甲磺酸酯、三氟甲磺酸酯及对甲苯磺酸酯的反应活性普遍较低,合成成本也比较高。而且,现有的交叉偶联反应中采用金属钯作催化剂,大大增加了反应成本。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低、收率高的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联芳基化合物制备成本高、收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是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将底物A和有机锌试剂B进行交叉偶联反应,得到联芳基化合物;其中,底物A的化学结构如式I所示,有机锌试剂B的化学结构如式II所示:催化剂为镍盐、铜盐及钴盐的一种或多种;式I中,n为0~1;各X各自独立地选自C、N、S或O;Y为氟磺酸酯基、甲磺酸酯基、三氟甲磺酸酯基、对甲苯磺酸酯基和卤素原子中的任意一种;R1、R2、R3及R4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芳基、酯基、腈基、烷氧基或卤素原子,或者,R1、R2、R3及R4中任意相邻的两个为一组,且至少一组成键;式II中,m为0~1;各H各自独立地选自C、N、S或O;Z为ZnCl、ZnBr或ZnI;R5,R6,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芳基、酯基、腈基、烷氧基或卤素原子,或者,R5,R6,R7,R8中任意相邻的两个为一组,且至少一组之间成键。进一步地,镍盐为NiCl2、NiBr2、NiI2、Ni(OAc)2、Ni(acac)2、NiCl2(PPh3)2、NiBr2(PPh3)2、Ni(PCy3)Cl2、NiCl2(dppf)、NiCl2(dppe)、NiCl2(dppp)、Ni(Py)2Cl2中的一种或多种;铜盐为CuI、CuBr、CuCl、Cu(OAc)2、Cu(acac)2、Cu(OTf)2、CuBr2、CuCl2及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钴盐为CoCl2、CoBr2、Co(acac)2及Co(acac)3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交叉偶联反应过程中,底物A和有机锌试剂B的摩尔比为1:1~3。进一步地,交叉偶联反应过程中,底物A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30~60:1。进一步地,交叉偶联反应过程中,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配体,配体为胺配体和/或磷配体;优选胺配体为TMEDA、DMEDA、EDA、联吡啶及邻菲罗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磷配体为PPh3、PCy3、P(t-Bu)3、dppf,dppe,dppp、光学或消旋的BINAP、dppb及Xantphos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交叉偶联反应过程中,配体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3:1。进一步地,交叉偶联反应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苯、甲苯、二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乙腈、甲醇、乙醇及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交叉偶联反应的反应温度为60~80℃。进一步地,进行交叉偶联反应后,得到粗产物;然后对粗产物进行淬灭、提纯,得到联芳基化合物。进一步地,采用萃取剂进行提纯,萃取剂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及2-甲基四氢呋喃的一种或多种。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镍盐、铜盐及钴盐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催化剂,利用底物A和有机锌试剂B进行交叉偶联反应进行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相较于其他贵金属催化剂如金属钯催化剂,镍盐、铜盐和钴盐的成本较低,能够大大降低联芳基化合物的反应成本。同时,底物A所示的芳基磺酸酯或卤代芳烃具有较强的亲电性能,是性能优异的亲电试剂,具有易制备、成本低、活性高、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利用其与有机锌试剂B能够在镍盐、铜盐或钴盐的作用下发生交叉偶联反应,生成联芳基化合物,且该反应的收率较高。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描述的,现有的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存在成本高、收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将底物A和有机锌试剂B进行交叉偶联反应,得到联芳基化合物;其中,底物A的化学结构如式I所示,有机锌试剂B的化学结构如式II所示:催化剂为镍盐、铜盐及钴盐的一种或多种;式I中,n为0~1;各X各自独立地选自C、N、S或O;Y为氟磺酸酯基、甲磺酸酯基、三氟甲磺酸酯基、对甲苯磺酸酯基及卤素原子中的任意一种;R1、R2、R3及R4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芳基、酯基、腈基、烷氧基或卤素原子,或者,R1、R2、R3及R4中任意相邻的两个为一组,且至少一组成键;式II中,m为0~1;各H各自独立地选自C、N、S或O;Z为ZnCl、ZnBr或ZnI;R5,R6,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芳基、酯基、腈基、烷氧基或卤素原子,或者,R5,R6,R7,R8中任意相邻的两个为一组,且至少一组成键。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镍盐、铜盐及钴盐的一种或多种作为催化剂,利用底物A和有机锌试剂B进行交叉偶联反应进行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相较于其他贵金属催化剂如金属钯催化剂,镍盐、铜盐和钴盐的成本较低,能够大大降低联芳基化合物的反应成本。同时,底物A所示的芳基磺酸酯或卤代芳烃具有较强的亲电性能,是性能优异的亲电试剂,具有易制备、成本低、活性高、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利用其与有机锌试剂B能够在镍盐、铜盐或钴盐的作用下发生交叉偶联反应,生成联芳基化合物,且该反应的收率较高。除此以外,本专利技术上述制备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联芳基化合物制备方法而言,路线较短,反应条件较为温和。同时,使用的底物A的种类较多,更适宜应用至工业化生产中。值得说明的是,上述R1、R2、R3及R4中任意相邻的两个为一组,且至少一组成键的含义是R1、R2、R3及R4中相邻的两个,比如R1和R2,与二者所对应的X之间组成多元环,如五元环、六元环等,且多元环可以是碳环,也可以是杂环。举例说明:8-氟磺酸酯喹啉作为底物A,n为1,R1、R2均为H,R3,R4之间成键,且与对应的取代位上的C之间形成六元杂环。类似地,R5,R6,R7,R8中相邻的两个为一组,且至少一组成键也有同样含义。优选地,R1、R2、R3及R4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10的烷基、C6~C12的芳基、C1~C10的酯基、腈基、C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将底物A和有机锌试剂B进行交叉偶联反应,得到所述联芳基化合物;其中,所述底物A的化学结构如式I所示,所述有机锌试剂B的化学结构如式II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芳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将底物A和有机锌试剂B进行交叉偶联反应,得到所述联芳基化合物;其中,所述底物A的化学结构如式I所示,所述有机锌试剂B的化学结构如式II所示:所述催化剂为镍盐、铜盐及钴盐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式I中,n为0~1;各X各自独立地选自C、N、S或O;Y为氟磺酸酯基、甲磺酸酯基、三氟甲磺酸酯基、对甲苯磺酸酯基和卤素原子中的任意一种;R1、R2、R3及R4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芳基、酯基、腈基、烷氧基或卤素原子,或者,R1、R2、R3及R4中任意相邻的两个为一组,且至少一组成键;所述式II中,m为0~1;各H各自独立地选自C、N、S或O;Z为ZnCl、ZnBr或ZnI;R5,R6,R7,R8各自独立地选自H、烷基、芳基、酯基、腈基、烷氧基或卤素原子,或者,R5,R6,R7,R8中任意相邻的两个为一组,且至少一组之间成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盐为NiCl2、NiBr2、NiI2、Ni(OAc)2、Ni(acac)2、NiCl2(PPh3)2、NiBr2(PPh3)2、Ni(PCy3)Cl2、NiCl2(dppf)、NiCl2(dppe)、NiCl2(dppp)、Ni(Py)2Cl2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铜盐为CuI、CuBr、CuCl、Cu(OAc)2、Cu(acac)2、Cu(OTf)2、CuBr2、CuCl2及CuSO4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钴盐为CoCl2、CoBr2、Co(acac)2及Co(acac)3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浩詹姆斯·盖吉卢江平包登辉魏福亮张恩选
申请(专利权)人: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凯莱英生命科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天津凯莱英制药有限公司凯莱英医药化学阜新技术有限公司吉林凯莱英医药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