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机防溅液改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5044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速机防溅液改进装置,在减速机上端盖与皮带轮之间设计防溅盘,并对防溅盘进行特殊设计,可有效收集皮带轮上溅出的液体,避免溅液顺着皮带轮和主轴进入减速机,对减速机造成腐蚀损坏,有效减少停机维护,减轻维修工作量。

An Improvement Device for Anti-Splash Fluid of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速机防溅液改进装置
本技术涉及减速机生产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减速机防溅液改进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线生产中,当传动电机与减速机垂直安装时,皮带轮位于减速机上方,并与减速机的主轴传动连接。当皮带轮转动时,皮带轮上会有溅出液体,在生产时,溅液会顺着皮带轮和主轴进入减速机,造成减速机被溅液腐蚀损坏,需要停机并进行维修,工作量上升且影响了正常的生产操作。因此,有必要针对此现象,设计一种可有效防止减速机被溅液腐蚀的改进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有效防止减速机被溅液腐蚀,减少停机维护的一种减速机防溅液改进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速机防溅液改进装置,安装在减速机上方,所述的减速机具有上端盖,减速机的主轴伸出上端盖并传动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的减速机上端盖与皮带轮之间的主轴上啮合有防溅盘,所述防溅盘中心具有供主轴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外周的防溅盘上具有定位孔,所述防溅盘通过定位孔与皮带轮固定,所述的防溅盘下表面为平面,防溅盘从中心向外周厚度逐渐减小,防溅盘的上表面呈斜向下的斜面,所述的防溅盘外周还向下延伸后再向上翻折具有上翻边,所述上翻边与防溅盘外周向下延伸处之间形成下凹的集液沟,所述的集液沟具有沟槽底面,所述沟槽底面为斜面并具有最低点,所述上翻边对应沟槽底面最低点位置处具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内插接有堵头。在上述方案中,在皮带轮下方设计了防溅盘,可接住皮带轮处甩出的溅液,避免溅液直接与主轴接触或从主轴处流入减速机内部造成腐蚀损坏。在防溅盘上,设计了集液沟,防溅盘表面的液体可通过防溅盘上表面的斜面设计流入集液沟中,而集液沟也具有最低点,液体由集液沟导流向集液沟的沟槽底面的最低点汇集,当收集到一定量的液体时,可根据需要取下上翻边上的堵头,排出汇集的溅液。进一步的,为了便于主轴与防溅盘的配合固定,所述的主轴上具有键,所述防溅盘的通孔侧壁上具有与键配合的键槽。进一步的,所述的上端盖对应主轴伸出端部具有上凸的凸壳,所述的上翻边下端面向下延伸具有外罩在凸壳外的下翻边。下翻边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上端盖、主轴处的防溅液能力。更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加工成型,所述的防溅盘、上翻边、下翻边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减速机防溅液改进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在减速机上端盖与皮带轮之间设计防溅盘,并对防溅盘进行特殊设计,可有效收集皮带轮上溅出的液体,避免溅液顺着皮带轮和主轴进入减速机,对减速机造成腐蚀损坏,有效减少停机维护,减轻维修工作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中防溅盘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图中1、减速机2、上端盖3、主轴4、皮带轮5、防溅盘6、通孔7、定位孔8、上翻边9、集液沟10、堵头11、键槽12、凸壳13、下翻边。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减速机1防溅液改进装置,是本技术最优实施例,安装在减速机1上方,所述的减速机1具有上端盖2,减速机1的主轴3伸出上端盖2并传动连接有皮带轮4。减速机1上端盖2与皮带轮4之间的主轴3上啮合有防溅盘5,所述防溅盘5中心具有供主轴3贯穿的通孔6,所述通孔6外周的防溅盘5上具有定位孔7,所述防溅盘5通过定位孔7与皮带轮4固定。为了便于主轴3与防溅盘5的配合固定,所述的主轴3上具有键,所述防溅盘5的通孔6侧壁上具有与键配合的键槽11。在安装时,防溅盘5上端面与皮带轮4固定,防溅盘5通孔6处通过键槽11与主轴3啮合,主轴3、防溅盘5、皮带轮4三者同步转动。防溅盘5下表面为平面,防溅盘5从中心向外周厚度逐渐减小,防溅盘5的上表面呈斜向下的斜面,所述的防溅盘5外周还向下延伸后再向上翻折具有上翻边8,所述上翻边8与防溅盘5外周向下延伸处之间形成下凹的集液沟9,所述的集液沟9具有沟槽底面,所述沟槽底面为斜面并具有最低点,所述上翻边8对应沟槽底面最低点位置处具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内插接有堵头10。上端盖2对应主轴3伸出端部具有上凸的凸壳12,在实际设计中,所述的上翻边8下端面向下延伸具有外罩在凸壳12外的下翻边13。下翻边13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上端盖2、主轴3处的防溅液能力。为了便于加工成型,所述的防溅盘5、上翻边8、下翻边13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上述方案中,在皮带轮4下方设计了防溅盘5,可接住皮带轮4处甩出的溅液,避免溅液直接与主轴3接触或从主轴3处流入减速机1内部造成腐蚀损坏。在防溅盘5上,设计了集液沟9,防溅盘5表面的液体可通过防溅盘5上表面的斜面设计流入集液沟9中,而集液沟9也具有最低点,液体由集液沟9导流向集液沟9的沟槽底面的最低点汇集,当收集到一定量的液体时,可根据需要取下上翻边8上的堵头10,排出汇集的溅液。在集液过程中,当防溅盘5随着主轴3和皮带轮4同步转动时,防溅盘5表面的溅液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可在防溅盘5转动时快速沿防溅盘5上表面的斜面流向集液沟9,同时由于上翻边8的遮挡限位作用,溅液也不会由于离心力而甩出防溅盘5,而是由上翻边8限位而被收集到集液沟9内。在实际设计中,更可以在上翻边8顶部继续设计向防溅盘5中心延伸的内扣部,进一步对溅液进行限位收集,避免离心力过大而从上翻边8顶部甩出。同时,为了避免集液沟9收集过多溅液,溅液在防溅盘5上表面回流,上翻边8顶部高度不超过防溅盘5的上表面最高点。如此设计的一种减速机防溅液改进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在减速机1的上端盖2与皮带轮4之间设计防溅盘5,并对防溅盘5进行特殊设计,可有效收集皮带轮4上溅出的液体,避免溅液顺着皮带轮4和主轴3进入减速机1,对减速机1造成腐蚀损坏,有效减少停机维护,减轻维修工作量。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速机防溅液改进装置,安装在减速机(1)上方,所述的减速机(1)具有上端盖(2),减速机(1)的主轴(3)伸出上端盖(2)并传动连接有皮带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机(1)上端盖与皮带轮(4)之间的主轴(3)上啮合有防溅盘(5),所述防溅盘(5)中心具有供主轴(3)贯穿的通孔(6),所述通孔(6)外周的防溅盘(5)上具有定位孔(7),所述防溅盘(5)通过定位孔(7)与皮带轮(4)固定,所述的防溅盘(5)下表面为平面,防溅盘(5)从中心向外周厚度逐渐减小,防溅盘(5)的上表面呈斜向下的斜面,所述的防溅盘(5)外周还向下延伸后再向上翻折具有上翻边(8),所述上翻边(8)与防溅盘(5)外周向下延伸处之间形成下凹的集液沟(9),所述的集液沟(9)具有沟槽底面,所述沟槽底面为斜面并具有最低点,所述上翻边(8)对应沟槽底面最低点位置处具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内插接有堵头(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机防溅液改进装置,安装在减速机(1)上方,所述的减速机(1)具有上端盖(2),减速机(1)的主轴(3)伸出上端盖(2)并传动连接有皮带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机(1)上端盖与皮带轮(4)之间的主轴(3)上啮合有防溅盘(5),所述防溅盘(5)中心具有供主轴(3)贯穿的通孔(6),所述通孔(6)外周的防溅盘(5)上具有定位孔(7),所述防溅盘(5)通过定位孔(7)与皮带轮(4)固定,所述的防溅盘(5)下表面为平面,防溅盘(5)从中心向外周厚度逐渐减小,防溅盘(5)的上表面呈斜向下的斜面,所述的防溅盘(5)外周还向下延伸后再向上翻折具有上翻边(8),所述上翻边(8)与防溅盘(5)外周向下延伸处之间形成下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海鹏殷红斌
申请(专利权)人:凡登江苏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