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茶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834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茶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黄茶原料摇青杀青,黄茶原料揉捻闷黄干燥处理,发酵剂的制备,先将其纯化鉴定后低温斜面保存,将扩培好的冠突散囊菌配制成菌液并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后得到冠突散囊菌培养物,将冠突散囊菌培养物干燥,干燥后磨碎过筛,将过筛的冠突散囊菌培养物与K2HPO4、抑制霉菌和MgSO4按照7:1.5:1:0.5的质量比配制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黄茶原料的处理,气蒸接种及发花,干燥及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技术领域。该黄茶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可以较强的促消化、降血脂、溶解脂肪、调节糖类代谢和促进肠胃运动、减肥,对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的抑制作用,可以抑制食品致病菌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茶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
,具体为一种黄茶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黄茶,特产于中国,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黄茶除具有独特的外形之美外,其营养和药理成分在六大茶类中亦表现出色,被茶叶专家推荐为最适宜饮用的茶类,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其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形成黄色,但是目前的黄茶营养价值不足,加工出的成品没有类似,创新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茶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解决了黄茶营养价值不足,加工出的成品没有类似,创新不够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黄茶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黄茶原料摇青杀青:将经过摊放的茶叶送入摇青机摇青3次,每次摇青1min,每次间隔20min,摇青机转速为15~25转/min,将摇青后的茶叶在130~150℃温度下蒸汽杀青,使杀青后茶叶含水量在55~60%;(2)黄茶原料揉捻闷黄干燥处理:将杀青后的茶叶趁热轻揉至茶叶成条,将揉捻后的茶叶在119-122℃温度下烘焙至茶叶含水量为40%~45%,将揉捻叶进行闷黄处理,控制温度在100~120℃,闷黄60~80分钟后,通入50~60℃干燥风,干燥80~120分钟后,在加工过程中用脉冲激光对茶叶进行照射,茶叶含水量达到20~25%即可;(3)发酵剂的制备:从茯砖茶中分离出冠突散囊菌并配制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其纯化鉴定后低温斜面保存,将扩培好的冠突散囊菌配制成菌液并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后得到冠突散囊菌培养物;步骤二:将冠突散囊菌培养物干燥,干燥后磨碎过筛;步骤三:将过筛的冠突散囊菌培养物与K2HPO4、抑制霉菌和MgSO4按照7:1.5:1:0.5的质量比配制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4)黄茶原料的处理:将黄茶使用过滤筛去杂,然后经过高温气蒸和渥堆后加入10-15%的茶汁和0.05-0.1%的防腐溶剂;(5)气蒸接种及发花:将加过茶汁的黄茶进行气蒸,气蒸后立即加入固体纯菌种发酵剂进行接种,然后把接过种的黄茶放在容器中置于发花培养室进行发花培养;(6)干燥及包装:发花后干燥,将经过烘干工序后的茶叶定量装袋并蒸软,然后放入模具中,用高压机采用60T~70T的压力顶压3分钟~5分钟后放入包装盒中。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培养基包括茶水100-120份、百香果果壳粉6-8份、酵母浸粉5-8份、马铃薯粉1-3份、葡萄糖6-10份、氨基酸1-2份和琼脂1-2份。优选的,所述培养基的茶水内的茶汁和水的比例为1:50。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发酵剂培养基采用高温蒸汽灭菌,在0.110-0.125MPa压力下,温度121℃时,灭菌30-40min。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培养过程的环境调节方式为:培养时间为7天,前两天温度设置为27~29℃,湿度设置为45~60%,中间两天温度设置为26~28℃,湿度设置为30~40%,最后三天温度设置为25~27℃,湿度设置为30~35%,培养后得到的冠突散囊菌。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干燥是在100级净化条件下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烘干干燥温度为50℃~60℃,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均为9%~10%。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干燥后磨碎用的筛子采用60目筛子。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原料放置的容器在发花培养室中分层叠加放置,并在湿度为45%~60%,温度为25℃~40℃,密封发酵3天~5天后将湿度调整为30%~45%,温度调整为28℃~30℃,发酵4天~6天并将原料放置的容器打开通气,所述步骤(5)中的气蒸采用高压气蒸装置压力设置为0.30-0.35Mpa,时间设置为8-10秒。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防腐溶剂采用苯甲酸钠或者山梨酸。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的温度设置为45℃~50℃。(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茶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黄茶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可以较强的促消化、降血脂、溶解脂肪、调节糖类代谢和促进肠胃运动、减肥,对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的抑制作用,并且在发酵剂中添加了抑制霉菌可以抑制食品致病菌与腐败菌的代谢物质的产生。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案例一:一种黄茶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黄茶原料摇青杀青:将经过摊放的茶叶送入摇青机摇青3次,每次摇青1min,每次间隔20min,摇青机转速为15~25转/min,将摇青后的茶叶在130~150℃温度下蒸汽杀青,使杀青后茶叶含水量在55~60%;(2)黄茶原料揉捻闷黄干燥处理:将杀青后的茶叶趁热轻揉至茶叶成条,将揉捻后的茶叶在119-122℃温度下烘焙至茶叶含水量为40%~45%,将揉捻叶进行闷黄处理,控制温度在100~120℃,闷黄60~80分钟后,通入50~60℃干燥风,干燥80~120分钟后,在加工过程中用脉冲激光对茶叶进行照射,茶叶含水量达到20~25%即可;(3)发酵剂的制备:从茯砖茶中分离出冠突散囊菌并配制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其纯化鉴定后低温斜面保存,将扩培好的冠突散囊菌配制成菌液并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后得到冠突散囊菌培养物;步骤二:将冠突散囊菌培养物干燥,干燥后磨碎过筛;步骤三:将过筛的冠突散囊菌培养物与K2HPO4、抑制霉菌和MgSO4按照7:1.5:1:0.5的质量比配制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4)黄茶原料的处理:将黄茶使用过滤筛去杂,然后经过高温气蒸和渥堆后加入10-15%的茶汁和0.05-0.1%的防腐溶剂;(5)气蒸接种及发花:将加过茶汁的黄茶进行气蒸,气蒸后立即加入固体纯菌种发酵剂进行接种,然后把接过种的黄茶放在容器中置于发花培养室进行发花培养;(6)干燥及包装:发花后干燥,将经过烘干工序后的茶叶定量装袋并蒸软,然后放入模具中,用高压机采用60T~70T的压力顶压3分钟~5分钟后放入包装盒中。步骤(3)中培养基包括茶水100份、百香果果壳粉6份、酵母浸粉5份、马铃薯粉1份、葡萄糖6份、氨基酸1份和琼脂1份。培养基的茶水内的茶汁和水的比例为1:50。步骤(3)中发酵剂培养基采用高温蒸汽灭菌,在0.110-0.125MPa压力下,温度121℃时,灭菌30-40min。步骤(3)中培养过程的环境调节方式为:培养时间为7天,前两天温度设置为27~29℃,湿度设置为45~60%,中间两天温度设置为26~28℃,湿度设置为30~40%,最后三天温度设置为25~27℃,湿度设置为30~35%,培养后得到的冠突散囊菌。步骤(3)中的干燥是在100级净化条件下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烘干干燥温度为50℃~60℃,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均为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茶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黄茶原料摇青杀青:将经过摊放的茶叶送入摇青机摇青3次,每次摇青1min,每次间隔20min,摇青机转速为15~25转/min,将摇青后的茶叶在130~150℃温度下蒸汽杀青,使杀青后茶叶含水量在55~60%;(2)黄茶原料揉捻闷黄干燥处理:将杀青后的茶叶趁热轻揉至茶叶成条,将揉捻后的茶叶在119‑122℃温度下烘焙至茶叶含水量为40%~45%,将揉捻叶进行闷黄处理,控制温度在100~120℃,闷黄60~80分钟后,通入50~60℃干燥风,干燥80~120分钟后,在加工过程中用脉冲激光对茶叶进行照射,茶叶含水量达到20~25%即可;(3)发酵剂的制备:从茯砖茶中分离出冠突散囊菌并配制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其纯化鉴定后低温斜面保存,将扩培好的冠突散囊菌配制成菌液并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后得到冠突散囊菌培养物;步骤二:将冠突散囊菌培养物干燥,干燥后磨碎过筛;步骤三:将过筛的冠突散囊菌培养物与K2HPO4、抑制霉菌和MgSO4按照7:1.5:1:0.5的质量比配制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4)黄茶原料的处理:将黄茶使用过滤筛去杂,然后经过高温气蒸和渥堆后加入10‑15%的茶汁和0.05‑0.1%的防腐溶剂;(5)气蒸接种及发花:将加过茶汁的黄茶进行气蒸,气蒸后立即加入固体纯菌种发酵剂进行接种,然后把接过种的黄茶放在容器中置于发花培养室进行发花培养;(6)干燥及包装:发花后干燥,将经过烘干工序后的茶叶定量装袋并蒸软,然后放入模具中,用高压机采用60T~70T的压力顶压3分钟~5分钟后放入包装盒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茶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黄茶原料摇青杀青:将经过摊放的茶叶送入摇青机摇青3次,每次摇青1min,每次间隔20min,摇青机转速为15~25转/min,将摇青后的茶叶在130~150℃温度下蒸汽杀青,使杀青后茶叶含水量在55~60%;(2)黄茶原料揉捻闷黄干燥处理:将杀青后的茶叶趁热轻揉至茶叶成条,将揉捻后的茶叶在119-122℃温度下烘焙至茶叶含水量为40%~45%,将揉捻叶进行闷黄处理,控制温度在100~120℃,闷黄60~80分钟后,通入50~60℃干燥风,干燥80~120分钟后,在加工过程中用脉冲激光对茶叶进行照射,茶叶含水量达到20~25%即可;(3)发酵剂的制备:从茯砖茶中分离出冠突散囊菌并配制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将其纯化鉴定后低温斜面保存,将扩培好的冠突散囊菌配制成菌液并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后得到冠突散囊菌培养物;步骤二:将冠突散囊菌培养物干燥,干燥后磨碎过筛;步骤三:将过筛的冠突散囊菌培养物与K2HPO4、抑制霉菌和MgSO4按照7:1.5:1:0.5的质量比配制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4)黄茶原料的处理:将黄茶使用过滤筛去杂,然后经过高温气蒸和渥堆后加入10-15%的茶汁和0.05-0.1%的防腐溶剂;(5)气蒸接种及发花:将加过茶汁的黄茶进行气蒸,气蒸后立即加入固体纯菌种发酵剂进行接种,然后把接过种的黄茶放在容器中置于发花培养室进行发花培养;(6)干燥及包装:发花后干燥,将经过烘干工序后的茶叶定量装袋并蒸软,然后放入模具中,用高压机采用60T~70T的压力顶压3分钟~5分钟后放入包装盒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茶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培养基包括茶水100-120份、百香果果壳粉6-8份、酵母浸粉5-8份、马铃薯粉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京帅陶鹏陈锴妮雷秦睿孙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咸新区茯茶镇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