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志宾专利>正文

乌龙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03140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7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乌龙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初加工乌龙茶或者精加工乌龙茶作为原料茶加工袋泡茶,具体步骤包括:1、净化:1.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10%;1.2、步骤1.1重复若干次;2、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3、粉碎、筛选;4、拼配、均堆;5、杀菌:5.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茶叶润湿,然后,将润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施加微波进行杀菌并干燥;5.2、步骤5.1进行至少一次;6、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7、包装,得到袋泡茶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在不损伤茶叶已有香气、滋味、品质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茶叶内外的彻底净化,保证了袋泡茶的卫生与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自从20世纪初被专利技术以来,袋泡茶以其“定量、卫生、方便、快速”等优势一直在整个茶叶消费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袋泡茶的加工从原料到成品通常要经过:杀菌、粉碎、筛选、拼配、均堆、烘干、杀菌、包装等工序,其中的原料有人采用初加工茶,也有人采用精加工茶。由于茶叶在温湿度适当的情况下很容易滋生微生物,因而加工袋泡茶时首先对原料茶进行杀菌,包装前再次进行杀菌,并要求整个工艺过程不允许手接触茶叶和袋泡茶的内包装材料,目的是保证袋泡茶的卫生。然而,由于乌龙茶鲜叶采摘后直接付制,制成的初加工茶或精加工茶上不可避免地会附着有灰尘、虫卵、鸟兽粪便等污染物,茶叶表面和茶叶内部还会有农药残留,这些来源于种植技术、种植环境等产生的污染物及农残仅通过风选、筛分、杀菌等现有袋泡茶工艺并无法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和农残仍然威胁着饮用者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该方法加工乌龙茶类袋泡茶,能够有效去除乌龙茶表面附着的污染物,清除茶叶内部的农残,从而保证乌龙茶类袋泡茶的卫生与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该方法以初加工乌龙茶或者精加工乌龙茶作为原料茶加工袋泡茶,具体步骤包括: 1、净化: 1、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加湿过程中控制茶叶温度< 35°c,同时控制纯净水添加速度和添加量,避免茶汁流失;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 10%;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以控制茶叶温度< 80°c ; 1.2、步骤1.1重复若干次; 2、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茶叶中的污染物残渣; 3、粉碎、筛选; 4、拼配、均堆; 5、杀囷: 5.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茶叶润湿,润湿时,控制纯净水添加速度和添加量,避免茶汁流失,控制茶叶温度< 35°C ;然后,将润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施加微波进行杀菌并干燥,直至茶叶含水率彡10%;杀菌并干燥时,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以控制茶叶温度< 80°C ; 5、2、步骤5.1进行至少一次; 6、烘焙: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间以短时提温冲击,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以及烘焙过程中插入的短时提温冲击的次数根据茶叶的感官品质要求来确定; 7、包装,得到袋泡茶成品。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干燥时,控制茶叶温度彡60°C。进一步,所述步骤1、5中,对茶叶的加湿或润湿具体为:首先向茶叶喷洒纯净水并拌匀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茶叶,然后将加水后的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静置。进一步,所述步骤1、5中,对茶叶的加湿或润湿具体为:将待加湿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在真空环境中,向茶叶喷洒纯净水并拌匀后静置,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茶叶后静置。进一步,所述乌龙茶为安溪乌龙,所述步骤6中,所述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 85°C,所述短时提温冲击温度为< 105°C,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为< 40分钟。进一步,所述乌龙茶为台湾乌龙,所述步骤6中,所述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 80°C,所述短时提温冲击温度为< 100°C,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为< 60分钟。进一步,所述乌龙茶为闽北乌龙,所述步骤6中,所述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 95°C,所述短时提温冲击温度为< 120°C,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为< 60分钟。进一步,所述乌龙茶为武夷岩茶,所述步骤6中,所述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 105°C,所述短时提温冲击温度为< 135°C,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为< 120分钟。进一步,所述乌龙茶为广东乌龙,所述步骤6中,所述烘焙过程中的基本烘焙温度为< 120°C,所述短时提温冲击温度为< 140°C,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为< 60分钟。茶叶上的污染物包括附着在茶叶表面的灰尘、虫卵、鸟兽粪便、农残,也包括被吸收到茶叶内部的农残;乌龙茶初加工茶和精加工茶均呈条索状,茶叶90%的表面被包裹而成为内表面。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在对原料茶进行净化处理时,首先将原料茶加湿至吸水饱和,使条索状的茶叶展开,使茶叶的表面都成为外表面,从而为表面污染物的剥离创造条件。微波加热为体加热,即茶叶内外同时受热,随着微波的施加,被吸收到茶叶内部的水分受热后同时从内向外迀移,而大量迀移到茶叶表面的水分子则促动了茶叶表面污染物的剥离、脱落。农药的降解包括热分解和挥发,温度越高,热分解越充分,而挥发则除了受温度影响之夕卜,更重要的是随着外界环境压力的降低挥发速度将大大加快,因而,真空环境和微波加热大大促进了茶叶表面及其内部农残的降解。微波加热也促进了茶叶中农药化学分子从茶叶细胞上的剥离,从内向外迀移的水分子则实现了将农残分子及其降解后的产物从茶叶内部向茶叶表面的运输、脱落。风选、筛分工序实现了对从茶叶表面脱落的污染物的最终清除。乌龙茶特有的感官品质在初加工茶和精加工茶阶段就已经形成。干茶重新吸水后,在有氧状态下若再遇到适当的温度,茶叶中必将发生进一步的生物氧化(俗称“发酵”),而改变原料茶已有的香气、滋味。故,为了尽可能降低这种影响,本专利技术加湿时,1.控制纯净水的添加量,避免加水过多而造成茶汁流失;2.控制茶叶温度,避免或尽可能减小茶叶吸水后其内部发生非酶促氧化、微生物滋生等生化反应。将待加湿茶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在真空环境中喷洒纯净水或者利用雾化纯净水浸润,可以产生先抽真空排气、后浸润、再抽真空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排出茶叶吸附的气体,而且使水能够快速浸入茶叶内部,更容易地浸润整个茶叶,缩短加湿时间,减小茶叶中的生化反应。在真空环境中加湿和静置,降低环境中的氧含量,可抑制茶叶中需氧参与的各种生物氧化的进一步发生,为保持茶叶原有品质创造必要条件。将干燥的原料茶重新加湿,会弱化茶叶的香气、滋味。为此,本专利技术在后期的烘焙过程中,专门设置了短时提温冲击,利用短时提温冲击激发茶叶香气,强化茶味,使茶叶的香气、滋味恢复至净化前的状态,甚至更强。而茶叶含水率彡10%后,即使在短时高温下,茶叶内部也不会发生不希望的生化反应而影响茶叶的品质。以前的杀菌通常利用紫外线灯辐照完成,并不适合茶叶要求避光的特点,杀菌的同时会对茶质造成损害。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及非热效应起到杀菌作用。而先对原料茶作润湿处理,并置于真空环境施加微波则是利用微波具有选择性加热及真空状态水沸点低的特点来实现低温灭菌,避免了茶叶发生焦变等损伤茶质的现象,有效保持原料茶的感官品质。总之,本专利技术方法在不损伤茶叶已有香气、滋味、品质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茶叶内外的彻底净化,保证了袋泡茶的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乌龙茶类袋泡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初加工乌龙茶或者精加工乌龙茶作为原料茶加工袋泡茶,具体步骤包括:1、净化:1.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茶叶加湿至吸水饱和,加湿过程中控制茶叶温度≤35℃,同时控制纯净水添加速度和添加量,避免茶汁流失;然后,将加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并通过施加微波将茶叶干燥至含水率≤10%;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以控制茶叶温度≤80℃;1.2、步骤1.1重复若干次;2、对茶叶进行风选、筛分,去除茶叶中的污染物残渣;3、粉碎、筛选;4、拼配、均堆;5、杀菌:5.1、首先,利用纯净水将茶叶润湿,润湿时,控制纯净水添加速度和添加量,避免茶汁流失,控制茶叶温度≤35℃;然后,将润湿后的茶叶及时置于真空环境中,施加微波进行杀菌并干燥,直至茶叶含水率≤10%;杀菌并干燥时,通过调节真空环境的真空度、微波功率和/或微波连续施加时间,以控制茶叶温度≤80℃;5.2、步骤5.1进行至少一次;6、烘焙:将茶叶烘焙至含水率≤6%,烘焙过程中间以短时提温冲击,每次短时提温冲击的持续时间以及烘焙过程中插入的短时提温冲击的次数根据茶叶的感官品质要求来确定;7、包装,得到袋泡茶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宾
申请(专利权)人:林志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