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下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903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下部结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内燃机,其被配置于车辆前部的动力装置室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变换器,其被配置于动力装置室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排气管,其穿过对动力装置室和车厢进行划分的车厢前壁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至少在车厢前壁的位置处被配置于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地板通道内;蓄电池,其被设置于与车厢前壁相比靠车辆后方侧;高压电线,其在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并连结变换器和蓄电池;冷却液管,其在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并使冷却液在被设置于车辆前部处的热交换器与蓄电池之间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下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下部结构。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08-19905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备用于对电机供给驱动电力的蓄电池和对从蓄电池向电机的电力供给进行控制的变换器的结构。此外,蓄电池和变换器通过线束(高压电线)而被连结,该线束沿着前侧梁而被配置于前侧梁的下方。在日本特开2008-199051号公报中,通过在正面碰撞时等由前侧梁来负担碰撞载荷,从而保护了高压电线。然而,有时为了对蓄电池进行冷却而会设置冷却液管等,但是在上述文献中,并未考虑到冷却液管的配置布局。因此,从在通过高压电线而更加高效地供给电力的同时确保冷却液管的冷却能力的观点出发,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上述的事实,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在通过高压电线而更加高效地供给电力的同时确保冷却液管的冷却能力的车辆下部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内燃机,其被配置于车辆前部的动力装置室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变换器,其被配置于所述动力装置室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排气管,其穿过对所述动力装置室和车厢进行划分的车厢前壁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至少在所述车厢前壁的位置处被配置于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地板通道内,并且所述排气管一端部与所述内燃机连接;蓄电池,其被设置于与所述车厢前壁相比靠车辆后方侧;高压电线,其在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并连结所述变换器和所述蓄电池;冷却液管,其在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并使冷却液在被设置于车辆前部处的热交换器与所述蓄电池之间循环。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中,在车辆前部的动力装置室中配置有内燃机以及变换器。而且,内燃机被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变换器被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此外,动力装置室和车厢通过车厢前壁而被划分,且排气管穿过该车厢前壁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另外,排气管至少在车厢前壁的位置处被配置于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地板通道内。此处,在与车厢前壁相比靠车辆后方侧设置有蓄电池,该蓄电池和变换器通过高压电线而被连结。此外,高压电线与变换器同样地在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由此,与使高压电线向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高压电线的长度。此外,在车辆前部处设置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和蓄电池通过冷却液管而被连结,从而冷却液在热交换器与蓄电池之间循环。通过这样使冷却液在热交换器和蓄电池之间循环,从而即使在使用了大容量的蓄电池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蓄电池成为高温的情况。另外,冷却液管与高压电线同样地在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由此,能够使冷却液管远离被配置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排气管,从而能够实现难以从排气管受到热量的影响。即,能够抑制冷却液管内的冷却液通过来自排气管的热量而被加温的情况。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为,在第一方式中,在与所述车厢前壁相比靠车辆后方侧配置有燃料罐,所述燃料罐和所述内燃机通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燃料配管而被连结,所述燃料配管在所述车厢前壁的位置处被配置于与所述排气管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燃料配管在车厢前壁的位置处被配置于与排气管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一侧。由此,高压电线和燃料配管隔着排气管而被配置在相反侧,从而与高压电线和燃料配管接近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提高安全性。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为,在第一或者第二方式中,在与所述变换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后端部与所述车厢前壁连接的前侧梁,所述高压电线以及所述冷却液管在所述前侧梁的后端部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面上沿着所述车厢前壁而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在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中,在与变换器相比靠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设置有前侧梁,且该前侧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此外,前侧梁的后端部与车厢前壁连接,且高压电线以及冷却液管在该前侧梁的后端部处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面上沿着车厢前壁而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由此,即使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被配置于变换器的下方的变速器等向车辆后方侧(车厢前壁侧)移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高压电线以及冷却液管被夹在该变速器等与车厢前壁之间的情况。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为,在第三方式中,所述高压电线被配置于与所述冷却液管相比靠所述前侧梁的附近处。在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中,能够抑制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特别是高压电线被夹在变速器等与车厢前壁之间的情况。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为,在第四方式中,在所述前侧梁的所述内侧面上,形成有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凹陷了的凹部,所述高压电线的一部分进入到所述凹部中。在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由于高压电线的一部分进入到凹部中,因此,即使在变速器等靠近了前侧梁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高压电线被夹在变速器等与前侧梁之间的情况。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为,在第五方式中,设置有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对所述凹部进行覆盖的托架,所述高压电线的一部分以被保持于所述托架上的状态而进入到所述凹部中。在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由于在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对凹部进行覆盖的托架上保持有高压电线的一部分,因此,能够将高压电线保持于凹部内。第七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为,在第六方式中,所述托架以悬臂的状态而被安装于所述前侧梁的所述内侧面上。在第七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中,托架以悬臂的状态而被安装于前侧梁的内侧面上。由此,在碰撞载荷被输入至前侧梁而使前侧梁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能够使高压电线与托架一起从前侧梁上脱离。如上所述,通过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能够在通过高压电线而更加高效地供给电力的同时,确保冷却液管的冷却能力。根据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提高了安全性。根据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抑制了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高压电线以及冷却液管发生破损的情况。根据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特别是对高压电线良好地进行了保护。根据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提高了高压电线的保护性能。根据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良好地维持高压电线的保护性能。根据第七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即使在前侧梁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保护了高压电线。附图说明基于以下附图而详细地描述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搭载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的车辆的仰视图。图2为从前斜上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前部时的立体图。图3为从后斜下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动力装置时的立体图。图4为从前斜上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前部时的立体图,且为去除了高压电线以及冷却液管的图。图5为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电线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放大立体图。图6为将由图4的6-6线切断后的状态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10进行说明。另外,在各个附图中适当图示的箭头标记FR表示车辆前方侧,箭头标记UP表示车辆上方侧,箭头标记LH表示车辆左侧。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记载而使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的情况下,设为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朝向行进方向的情况下的左右。如图1所示,在应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10的车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具有:内燃机,其被配置于车辆前部的动力装置室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变换器,其被配置于所述动力装置室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排气管,其穿过对所述动力装置室和车厢进行划分的车厢前壁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至少在所述车厢前壁的位置处被配置于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地板通道内,并且所述排气管一端部与所述内燃机连接;蓄电池,其被设置于与所述车厢前壁相比靠车辆后方侧;高压电线,其在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并连结所述变换器和所述蓄电池;冷却液管,其在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并使冷却液在被设置于车辆前部处的热交换器与所述蓄电池之间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30 JP 2018-0139271.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具有:内燃机,其被配置于车辆前部的动力装置室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一侧;变换器,其被配置于所述动力装置室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排气管,其穿过对所述动力装置室和车厢进行划分的车厢前壁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且至少在所述车厢前壁的位置处被配置于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地板通道内,并且所述排气管一端部与所述内燃机连接;蓄电池,其被设置于与所述车厢前壁相比靠车辆后方侧;高压电线,其在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并连结所述变换器和所述蓄电池;冷却液管,其在车辆宽度方向另一侧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并使冷却液在被设置于车辆前部处的热交换器与所述蓄电池之间循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在与所述车厢前壁相比靠车辆后方侧配置有燃料罐,所述燃料罐和所述内燃机通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燃料配管而被连结,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英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