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式电动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38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式电动车车架,属于电动车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后车架,所述后车架的顶部设置有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弹簧,减振弹簧的底端连接于后车架,减振弹簧的顶端设置有定位片,定位片上开设有定位,使得电动车的后车架能够长期保持减振缓冲的效果。

A Vibration Absorbing Electric Vehicl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式电动车车架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的
,特别涉及一种减振式电动车车架。
技术介绍
电动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由电力驱动,适于短途出行,方便快捷,且环保无污染。电动车的车架为电动车的整体提供支撑,是电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497905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减振式电动车车架,包括电池盒架,电池盒架的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梁管和座梁管,主梁管上设置有头管,座梁管上设置有后车架,后车架的顶部设置有座包支板。电动车的后车架用于支撑后座,常用来载人,电动车整车的组装时,通常在后车架上安装记忆棉等材质的坐垫,在行车颠簸过程中,对坐车人员起到缓冲作用,以提高坐车人员的使用舒适度。然而,电动车长期载人使得记忆棉等材质的坐垫被严重压实,回弹性能严重降低,进而逐渐失去对坐车人员的缓冲作用,降低行车颠簸时坐车人员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减振式电动车车架,使得电动车的后车架能够长期保持减振缓冲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减振式电动车车架,包括后车架,所述后车架的顶部设置有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弹簧,减振弹簧的底端连接于后车架,减振弹簧的顶端设置有定位片,定位片上开设有定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为了便于安装,后座座包的底面通常设置有螺纹孔,采用本技术的车架组装电动车时,将后座座包置于定位片的顶面,采用螺栓穿过定位孔与后座座包螺纹连接,即可将后座座包固定于后车架上。采用本技术的车架的电动车在行车过程中,减振弹簧与后座座包一同起到减振缓冲的作用。由于减振弹簧具有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当电动车长期载人严重降低了后座座包的回弹性时,减振弹簧还能起到减振缓冲的作用,使得电动车的后车架能够长期保持减振缓冲的效果。此外,减振谈弹簧还具有噪音低、隔振效果好等优点,进一步提高了乘车人员的使用舒适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振弹簧设置有多个,多个减振弹簧在后车架的顶部且沿行车方向的两侧对称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多个减振弹簧的设置能够增多后座座包的受力点的数量,多个减振弹簧沿行车方向的两侧对称分布,能够提高后座座包的受力均匀性和平衡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后车架沿行车方向后端的减振弹簧的位置高度高于其他减振弹簧的顶端的位置高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后座座包的后端的高度较高,进而对乘坐于后座座包的人员的臀部以及背脊起到支撑效果,缓解乘坐疲劳,进而提高乘坐舒适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振弹簧的外部套有弹性材质的防护袋,防护袋的底端固定于后车架,防护袋的顶端固定于定位片。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防护袋能够对减振弹簧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减少减振弹簧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接触,进而提高减振弹簧作用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袋为无纺布材质的防护袋。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适于用作防护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车架包括由尾管环绕而成的架体,尾管环绕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环绕的尾管内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管状的后车架能够减轻后车架的自重,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加强筋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后车架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上开设有减重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减重孔能够降低加强筋的自重,进而提高后车架以及整个车架的轻便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重孔的边缘设置有加固凸缘。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减重孔的加工过程中,减重孔的内壁处的材料被切割,容易出现微小裂纹、应力集中等缺陷,加固凸缘的设置能够对减重孔的内壁边缘起到联结保护的作用,进而提高加强筋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固凸缘为焊接形成的加固凸缘。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焊接过程中,加固凸缘为焊接形成,使得加强筋的减重孔边缘处的材料组织熔融后重新凝固,能够有效消除微小裂纹、应力等缺陷,进而提高加固凸缘的联结保护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后车架上设置减振弹簧,由于减振弹簧具有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当电动车长期载人严重降低了后座座包的回弹性时,减振弹簧还能起到减振缓冲的作用,使得电动车的后车架能够长期保持减振缓冲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隐藏防护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将图2中隐藏的防护袋显现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电池盒架;11、踏管;12、围板;13、载板;2、主梁管;21、头管;3、座梁管;4、后车架;41、承载管;411、减振弹簧;412、定位片;4121、定位孔;413、防护袋;414、加强筋;415、容置槽;42、货架;5、主座支板;6、减重孔;61、加固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减振式电动车车架,如图1所示,包括电池盒架1,电池盒架1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主梁管2和座梁管3,主梁管2上设置有头管21,座梁管3上设置有后车架4,后车架4的顶部设置有主座支板5和减振装置。电池盒架1为开口向上的长方体框架盒状结构,包括位于电池盒架1顶部的踏管11。踏管1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环形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处的内侧设置有载板13。载板13为水平的板状结构,边缘与踏管11的环形内壁固定连接。两个载板13上分别设置有主梁管2和座梁管3。主梁管2为弯管状结构,底端与对应的载板13的顶面固定连接,顶端沿电池盒架1的长度方向且远离电池盒架1中心处的一侧延伸。主梁管2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车把等部件的头管21。头管21为倾斜设置的直管状结构,长度方向的中心处与主梁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座梁管3为倾斜设置的直管状结构,底端与对应的载板13的顶面固定连接,顶部向远离电池盒架1中心一侧倾斜。座梁管3的顶端设置有后车架4。后车架4包括两个承载管41,两个承载管41沿垂直于行车方向排布。承载的轴线位于水平面内且与行车方向一致,两个弯管沿行车方向的前端均向上弯曲延伸并连接有共同的主座支板5。结合图2,承载管41上设置有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包括八个减振弹簧411,八个减振弹簧411对称设置于两个承载管41上,即每个承载管41上设置四个减振弹簧411。减振弹簧411的伸缩方向位于竖直面内。位于承载管41沿行车方向后端的两个减振弹簧411的顶端的位置高度高于其他减振弹簧411的顶端的位置高度。承载管41上开设有容置槽415,减振弹簧411的底端固定于容置槽415内,减振弹簧411的顶端设置有定位片412。定位片412为水平设置的片状结构,顶面开设有贯穿的用于固定后座座包的定位孔4121。后座座包安装于定位片412后,后座座包的后端的高度·较高,进而对乘坐于后座座包的人员的臀部以及背脊起到支撑效果,缓解乘坐疲劳,进而提高乘坐舒适度。结合图3,减振弹簧411的外部套有弹性材质的防护袋413。防护袋413的底端固定于承载管41,顶端固定于定位片412的底部。防护袋413可以选用无纺布材质。两个承载管4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414。加强筋414为水平设置的平板,长度方向与行车方向垂直,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承载管41相互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式电动车车架,包括后车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4)的顶部设置有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弹簧(411),减振弹簧(411)的底端连接于后车架(4),减振弹簧(411)的顶端设置有定位片(412),定位片(412)上开设有定位孔(41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式电动车车架,包括后车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4)的顶部设置有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包括减振弹簧(411),减振弹簧(411)的底端连接于后车架(4),减振弹簧(411)的顶端设置有定位片(412),定位片(412)上开设有定位孔(41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式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弹簧(411)设置有多个,多个减振弹簧(411)在后车架(4)的顶部且沿行车方向的两侧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振式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后车架(4)沿行车方向后端的减振弹簧(411)的位置高度高于其他减振弹簧(411)的顶端的位置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振式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弹簧(411)的外部套有弹性材质的防护袋(4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拥军邹解军邹树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豪骏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