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电动三轮车折叠车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7172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8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休闲电动三轮车折叠车座,它涉及折叠车座技术领域。它包括车体、前车座、后车座、扶杆、后框,还包括拉杆、连杆、旋转杆、转轴铰链,车体后部依次设置有前车座、后车座和后框,后车座两侧设置有扶杆,扶杆底部中心通过拉杆与连杆相连,连杆设置在旋转杆上,旋转杆顶部还与后框的支架连接,后框设置在支架上,扶杆底部前端通过转轴铰链与后车座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折叠操作简单易用稳定,解决了前后两座车型车身太长,存放空间大,不能进电梯以及折叠繁琐等难题。同时又能保证单人或两人乘车时的舒适,特别适合城镇等广大地区及广大消费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折叠车座
,具体涉及一种休闲电动三轮车折叠车座。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动车一般只有一个车座,而一些具有前后座的电动车又存在不能折叠的现象,这样在进入电梯或是空间比较小的地方的时候,就会显得拥挤或者是不能进入,由于两座电动车的车身比较长,存放占用空间大,而一些具有折叠功能的电动车折叠操作比较复杂,特别是进入电梯的时候会耽误很多时间,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折叠方便可靠的休闲电动三轮车折叠车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休闲电动三轮车折叠车座,结构设计合理,折叠操作简单易用稳定,解决了前后两座车型车身太长,存放空间大,不能进电梯以及折叠繁琐等难题。同时又能保证单人或两人乘车时的舒适,特别适合城镇等广大地区及广大消费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休闲电动三轮车折叠车座,包括车体、前车座、后车座、扶杆、后框,还包括拉杆、连杆、旋转杆、转轴铰链,车体后部依次设置有前车座、后车座和后框,后车座两侧设置有扶杆,扶杆底部中心通过拉杆与连杆相连,连杆设置在旋转杆上,旋转杆顶部还与后框的支架连接,后框设置在支架上,扶杆底部前端通过转轴铰链与后车座铰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杆为L型。作为优选,所述的前车座和后车座之间还设置有靠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折叠操作简单易用稳定,解决了前后两座车型车身太长,存放空间大,不能进电梯以及折叠繁琐等难题。同时又能保证单人或两人乘车时的舒适,特别适合城镇等广大地区及广大消费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两人乘车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人乘车状态示意图(折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休闲电动三轮车折叠车座,包括车体1、前车座2、后车座3、扶杆4、后框8,还包括拉杆5、连杆6、旋转杆7、转轴铰链9,车体1后部依次设置有前车座2、后车座3和后框8,后车座3两侧设置有扶杆4,扶杆4底部中心通过拉杆5与连杆6相连,连杆6设置在旋转杆7上,旋转杆7顶部还与后框8的支架10连接,后框8设置在支架10上,扶杆4底部前端通过转轴铰链9与后车座3铰接。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旋转杆7为L型。此外,所述的前车座2和后车座之间还设置有靠背。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动车的两人乘车状态:车体后部依次设置有前车座2、后车座3和后框8,这时前车座可以做驾驶人,后车座可以载人;当进入空间比较小的电梯时,或者进行存放收纳的时候就进行折叠,这时就变成了只可以一人乘座的状态,将扶杆4向前拉,带动拉杆5,拉杆5再拉动连杆6,连杆6带动旋转杆7向前旋转,使得后框8也跟着扶手4向前主动,直至后框8折叠至后车座3的上方,这样就将两车座变成一车座了,节约了空间,方便存放或进入电梯,使用方便可靠,实用性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休闲电动三轮车折叠车座,包括车体(1)、前车座(2)、后车座(3)、扶杆(4)、后框(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杆(5)、连杆(6)、旋转杆(7)、转轴铰链(9),车体(1)后部依次设置有前车座(2)、后车座(3)和后框(8),后车座(3)两侧设置有扶杆(4),扶杆(4)底部中心通过拉杆(5)与连杆(6)相连,连杆(6)设置在旋转杆(7)上,旋转杆(7)顶部还与后框(8)的支架(10)连接,后框(8)设置在支架(10)上,扶杆(4)底部前端通过转轴铰链(9)与后车座(3)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休闲电动三轮车折叠车座,包括车体(1)、前车座(2)、后车座(3)、扶杆(4)、后框(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杆(5)、连杆(6)、旋转杆(7)、转轴铰链(9),车体(1)后部依次设置有前车座(2)、后车座(3)和后框(8),后车座(3)两侧设置有扶杆(4),扶杆(4)底部中心通过拉杆(5)与连杆(6)相连,连杆(6)设置在旋转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然
申请(专利权)人:黄骅市骅利电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