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骨架、汽车顶盖骨架及汽车侧围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11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骨架、汽车顶盖骨架及汽车侧围骨架,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其中一种汽车骨架包括由复数根车梁相互垂直连接构成的若干连接点,若干连接点包括第一连接点,该第一连接点由第一车梁和第二车梁通过连接件一连接构成。连接件一包括连接板和L形护板,两L形护板阴角朝外地相背设置于连接板两端,从而使连接件一的一侧形成凵形的安装部,另一侧形成安装面。第一车梁的一端插接于安装部,第二车梁的侧壁固设于安装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适用于客车车身骨架大规模的设计和制造,具有轻量化水平高、材料利用率高、结构稳定性强和技术状态适应性良好等优点。

A kind of automobile skeleton, automobile roof skeleton and automobile sidewall skele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骨架、汽车顶盖骨架及汽车侧围骨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一种汽车骨架、汽车顶盖骨架及汽车侧围骨架。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客车骨架一般为钢骨架结构,采用矩形钢管焊接而成。由于铝合金材料相比于矩形钢管具有比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和便于加工制造等特点,近年来已逐步应用于汽车
,以实现客车车身结构的轻量化。但是现有全铝客车骨架大多存在结构设计复杂、安装零件多等问题,无法实现标准化生产,且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组装,不便于拆卸和维修。申请号为201710160800.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骨架,包括竖直设置的主梁、水平设置的辅助梁以及可拆卸连接于主梁和辅助梁之间的连接件;所述主梁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凹设形成有至少两条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二安装面上凹设形成有至少一条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辅助梁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安装面和第四安装面,所述第三安装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第三固定槽,所述第四安装面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第四固定槽,所述第三固定槽和第四固定槽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辅助梁的端面贴合于所述主梁的第二安装面上;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槽位置相应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槽位置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板的边缘垂直延伸有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槽位置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边缘垂直延伸有第四安装板,所述第四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四固定槽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主梁和辅助梁的材质为铝合金。该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主梁、辅助梁和连接件之间可以实现快速可拆卸安装,主梁、辅助梁构成了车体的主要框架,所需零部件种类少,方便进行标准化作业,安装成本低,结构强度高,且便于维修。但是该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不足:其一,该方案中单个连接件结构强度较弱,应用于对结构强度要求较高的连接点时,需同时使用两个连接件对称安装,才能确保结构稳定性;其二,该方案中连接件的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分别通过螺钉固设于主梁的第一安装面和辅助梁的第四安装面,使得第一安装面和第四安装面的连接处表面不平整,不便于后续粘接玻璃、窗框、侧蒙皮或者不同材料的内饰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骨架、汽车顶盖骨架及汽车侧围骨架,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骨架,包括由复数根车梁相互垂直连接构成的若干连接点,若干所述连接点包括第一连接点,该第一连接点由第一车梁和第二车梁通过连接件一连接构成;所述连接件一包括连接板和L形护板,两所述L形护板阴角朝外地相背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两端,从而使连接件一的一侧形成凵形的安装部,另一侧形成安装面;所述第一车梁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车梁的侧壁固设于所述安装面。进一步,所述L形护板的一阳角面设有凸台一,两所述L形护板的凸台一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板,并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车梁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安装部相嵌合的第一安装槽。进一步,所述L形护板的另一阳角面设有凸台二,两所述L形护板的凸台二形成所述安装面,所述第二车梁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安装面相嵌合的第二安装槽。进一步,该汽车骨架还包括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由第三车梁和第四车梁通过连接件二连接构成,所述连接件二呈L型,两所述连接件二阴角朝外地相背设置于所述第四车梁的侧壁,中部插接有所述第三车梁。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二的一阳角面设有凸台三,所述第三车梁的两侧壁均设有与所述凸台三相嵌合的第三安装槽。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二的另一阳角面设有凸台四,所述第四车梁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凸台四相嵌合的第四安装槽。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车梁、第二车梁、第三车梁、第四车梁、连接件一和连接件二均为铝合金型材。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点的结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连接点的结构强度。一种汽车骨架,包括顶盖骨架和侧围骨架,所述顶盖骨架包括顶弧杆和顶边纵梁,所述侧围骨架包括与所述顶边纵梁相连接的立柱;所述顶边纵梁和立柱通过如上所述的连接件一连接,并构成如上所述的第一连接点;两所述顶边纵梁之间通过如上所述的连接件二设置有复数根所述顶弧杆,并构成如上所述的第二连接点。一种汽车顶盖骨架,包括顶弧杆和顶边纵梁,两所述顶边纵梁之间通过如上所述的连接件二设置有复数根所述顶弧杆,并构成如上所述的第二连接点。一种汽车侧围骨架,包括顶边纵梁、腰梁、底边纵梁和立柱,所述腰梁与顶边纵梁、底边纵梁之间均通过如上所述的连接件一设置有复数根所述立柱,并构成如上所述的第一连接点。一种汽车侧围骨架,包括顶边纵梁、腰梁、底边纵梁、加强梁和立柱,所述腰梁与顶边纵梁、底边纵梁之间均通过如上所述的连接件一设置有复数根所述立柱,并构成如上所述的第一连接点;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通过如上所述的连接件二设置有复数根所述加强梁,并构成如上所述的第二连接点。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车梁、第二车梁和连接件一可实现快速可拆卸安装,并构成车体的主要框架;连接件一采用对称式的一体化设计,结构精简实用,能够满足汽车骨架的主要连接点对结构强度的高要求;连接件一的安装部插接于第一车梁的端部,安装面固设于第二车梁的侧壁,不会对第一车梁和第二车梁的其他侧面造成干扰,不影响后续相关配件的粘接和布设,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2、本专利技术根据汽车骨架不同部位对结构强度的不同要求,设计了三种结构强度不同的连接件,各连接件可配合螺栓将多种铝型材拼装成汽车骨架结构,取代了现有全铝客车采用的焊接的连接方式,使得汽车骨架的装配和拆卸更加灵活简便,充分考虑了客车玻璃、窗框、蒙皮和舱门的装配工艺及技术状态的多变性,大大提升了铝合金车身结构的市场适应性。3、本专利技术中凹槽与凸台相嵌合的卡槽式组合设计可增大铝型材与连接件的接触面积,保证两者之间受力均匀,从而增加结构的稳定性,改善车辆的抗弯、抗扭性能,并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骨架结构由多种铝型材配合连接件拼装而成,各部件结构设计简单,材料利用率和轻量化水平较高,并且能根据设计需要和结构需求灵活应用于客车车身的不同部位或者不同种类的客车车身,方便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符合客车多品种而小批量的生产制造工艺特点。综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适用于客车车身骨架大规模的设计和制造,具有轻量化水平高、材料利用率高、结构稳定性强和技术状态适应性良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件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件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中铝型材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铝型材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铝型材三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顶边纵梁与立柱的装配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腰梁与立柱的装配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铝型材四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件三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一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3为图一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4为图一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骨架,包括由复数根车梁相互垂直连接构成的若干连接点,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连接点包括第一连接点,该第一连接点由第一车梁和第二车梁通过连接件一连接构成;所述连接件一包括连接板和L形护板,两所述L形护板阴角朝外地相背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两端,从而使连接件一的一侧形成凵形的安装部,另一侧形成安装面;所述第一车梁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车梁的侧壁固设于所述安装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骨架,包括由复数根车梁相互垂直连接构成的若干连接点,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连接点包括第一连接点,该第一连接点由第一车梁和第二车梁通过连接件一连接构成;所述连接件一包括连接板和L形护板,两所述L形护板阴角朝外地相背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两端,从而使连接件一的一侧形成凵形的安装部,另一侧形成安装面;所述第一车梁的一端插接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二车梁的侧壁固设于所述安装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护板的一阳角面设有凸台一,两所述L形护板的凸台一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板,并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车梁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安装部相嵌合的第一安装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护板的另一阳角面设有凸台二,两所述L形护板的凸台二形成所述安装面,所述第二车梁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安装面相嵌合的第二安装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由第三车梁和第四车梁通过连接件二连接构成,所述连接件二呈L型,两所述连接件二阴角朝外地相背设置于所述第四车梁的侧壁,中部插接有所述第三车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二的一阳角面设有凸台三,所述第三车梁的两侧壁均设有与所述凸台三相嵌合的第三安装槽。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汽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二的另一阳角面设有凸台四,所述第四车梁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凸台四相嵌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维毅吴长风陈龙志简福瀛廖生慧沈斯哲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