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动力车辆常使用发动机余热作为采暖来源以提高乘员舱温度,电动汽车则使用加热器作为采暖来源以提高乘员舱温度。对于拥有2个内燃机和1套电池系统,能实现纯电行驶的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来说,为满足不同运行模式下的采暖需求,需在发动机工作时采集发动机余热作为采暖来源,而在电池系统提供动力时使用加热器作为采暖来源。然而,在上述不同运行模式下采集热量时,其采暖回路是分离的,即在发动机工作时通过其中一条采暖回路来采集热量,而在电池系统提供动力时通过其中另一条采暖回路来采集热量。因此,在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加热系统中,其管路设计复杂,零部件多,因而极大占据了车辆的空间,同时也由于较多的零部件而使制造成本飙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集成度高,能够有效减少加热系统在车辆中占据的空间。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的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加热系统。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加热系统,用于采集热量至乘员舱以提高所述乘员舱的温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中;增程式发动机,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组成第一循环回路;动力发动机,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组成第二循环回路;第二管路,与部分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组成第三循环回路,且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部分所述第一管路中;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三循环回路中;和水泵,位于所述第三循环回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加热系统,用于采集热量至乘员舱以提高所述乘员舱的温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中;增程式发动机,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组成第一循环回路;动力发动机,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组成第二循环回路;第二管路,与部分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组成第三循环回路,且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部分所述第一管路中;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三循环回路中;和水泵,位于所述第三循环回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所述第一管路依次连通的第一电磁阀、第一截止阀、第一三通、第二三通、第二截止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三通和所述第二三通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式发动机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一端口之间,所述动力发动机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端口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二管路中,且所述第一三通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三截止阀与所述第二三通的第一端口由所述第二管路依次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加热器的出水口端,以采集所述加热器的出水口处的水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管路、第三电磁阀、第三三通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三管路中,所述第三管路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三三通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三三通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一三通与所述第三电磁阀之间,所述水泵位于所述第二三通与所述第三三通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水罐,分别与所述增程式发动机、所述动力发动机和所述水泵通过管道连接,以向所述增程式发动机、所述动力发动机和所述水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磊,国举强,鱼红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