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接结构、车辆以及卡接结构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293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16
本公开涉及一种卡接结构、车辆以及卡接结构的加工方法,其中,该卡接结构包括本体(2)和凸出于所述本体(2)的卡子(1),背离所述卡子(1)凸出方向的一侧形成有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卡子(1)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本体(2)连接,在所述卡子(1)工作发生弹性变形时,所述折弯结构绕所述第二端转动并朝向远离所述卡子(1)凸出的方向偏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卡接结构具有较大的卡接力度,与待固定件之间的卡接更加牢固可靠,同时该卡接结构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多种零部件的安装和固定,具有推广意义。

Machining Method of Clamping Structure, Vehicle and Clamp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接结构、车辆以及卡接结构的加工方法
本公开涉及部件的固定和安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卡接结构、车辆以及卡接结构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卡接结构中,卡子一般设计为本体上通过连接筋相连的倒勾,装配过程中,本体的连接筋处受固定件作用发生局部变形,待固定件伸入倒勾的斜面内,倒勾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至原始状态进行卡接,实现卡子的倒勾与待固定件的钣金或塑料件的固定安装。但是,卡接过程中变形力的大小受连接筋的厚度和材料的影响,连接筋的厚度会影响本体的外观,即,连接筋不宜过厚,而使用具有高强度材料的连接筋会增加相应的设计成本,因此,设计一种加强卡接过程中变形力的卡接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卡接结构,在卡接过程中,该卡接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卡接力,实现与待固定件的稳定卡接。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公开提供的卡接结构。本公开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卡接结构的加工方法,该方法能够保证卡接结构与待固定件的牢固卡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卡接结构,包括本体和凸出于所述本体的卡子,背离所述卡子凸出方向的一侧形成有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卡子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本体连接,以在所述卡子工作发生弹性变形时,所述折弯结构绕所述第二端转动并朝向远离所述卡子凸出的方向偏移。可选地,所述本体上形成有开孔,所述卡子连接于所述开孔的一端,所述折弯结构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开孔的另一端。可选地,所述折弯结构包括连接所述卡子和所述本体的连杆,所述连杆具有相对于所述卡子反向凸出的部分。可选地,所述卡子连接在所述开孔的上端,所述连杆包括与所述卡子连接并远离所述卡子凸出方向延伸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一段互成角度并朝向所述开孔的下端延伸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以及所述开孔的下端围成朝向所述卡子凸出开口的中空部分。可选地,所述卡子的凸出方向的前端面形成为弧形面。可选地,所述卡子、所述折弯结构和所述本体一体成型。可选地,所述本体的两侧还形成有向远离所述卡子的凸出方向延伸的加强筋。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零部件和第二零部件,第一零部件和第二零部件通过上述的卡接结构相连接。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卡接结构的加工方法,所述卡接结构包括本体和凸出于所述本体的卡子,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在背离所述卡子凸出方向的一侧设置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卡子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本体连接,在所述卡子工作发生弹性变形时,所述折弯结构绕所述第二端转动并朝向远离所述卡子凸出的方向偏移。可选地,所述加工方法包括,通过注塑模具将所述卡子、所述折弯结构和所述本体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本体上形成有开孔,所述卡子连接在所述开孔的上端,所述折弯结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包括与所述卡子连接并远离所述卡子凸出方向延伸的第一段,与所述第一段互成角度并朝向所述开孔的下端延伸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以及所述开孔的下端围成朝向所述卡子凸出开口的中空部分,所述注塑模具上形成有与所述中空部分形状配合的调整部,所述加工方法包括,在注塑前,打磨所述调整部的相对的两个端面。本公开提供的卡接结构的设计思路是:卡接过程中,卡子和折弯结构抵顶于待固定件,并在待固定件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当失去待固定件的作用力后,卡子和折弯结构在弹性力作用下可恢复至原始状态并实现与待固定件的卡接。在上述过程中,卡子的用于待固定件接触的位置发生的偏移与折弯结构朝向远离卡子的凸出方向发生的偏移进行叠加,使得该卡接结构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形,相应地,当该卡接结构恢复至原始状态时,能够提供较大的卡接力实现与待固定件的稳定卡接。本公开提供的卡接结构能够增大与固定件的卡接力度,使卡子与固定件之间的卡接更加牢固可靠,同时该卡接结构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多种零部件的安装和固定,具有推广意义。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卡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卡接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卡接结构发生弹性变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提供的卡接结构卡接过程中卡子发生弹性变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提供的卡接结构中卡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公开提供的卡接结构加工方法中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卡子2本体21开孔22加强筋3连杆31第一段32第二段4注塑模具41调整部5中空部分6待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为了描述方便而定义的,具体为图3至图5所示的图面方向,“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卡接结构,该卡接结构包括本体2和凸出于本体2的卡子1,其中,背离卡子1凸出方向的一侧形成有折弯结构,折弯结构的第一端与卡子1相连,第二端与本体2相连,在卡子1工作发生弹性变形时,折弯结构绕第二端转动并朝向远离卡子1凸出的方向偏移。需要说明的是,卡接过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的卡接结构中发生弹性变形的有两部分,即卡子1自身发生的变形和折弯结构绕其第二端转动朝向远离卡子1凸出方向发生的偏移,因此该卡接结构在卡接时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量。本公开提供的卡接结构的设计思路是:卡接过程中,卡子1和折弯结构抵顶于待固定件6,并在待固定件6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当失去待固定件6的作用力后,卡子1和折弯结构在弹性力作用下可恢复至原始状态并实现与待固定件6的卡接。在上述过程中,卡子1的用于待固定件6接触的位置发生的偏移与折弯结构朝向远离卡子1的凸出方向发生的偏移进行叠加,使得该卡接结构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形,相应地,当该卡接结构恢复至原始状态时,能够提供较大的卡接力实现与待固定件6的稳定卡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卡接结构具有较大的卡接力度,与待固定件6之间的卡接更加牢固可靠,同时该卡接结构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多种零部件的安装和固定,具有推广意义。在本公开中,本体2上形成有开孔21,卡子1连接于开孔21的一端,折弯结构的第二端连接于开孔21的另一端,这样,当抵顶于待固定件6时,连接于开孔21相对两端的卡子1和折弯结构整体发生变形,实现与待固定件6的卡接防脱,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体2还可以形成为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凸出的S型结构,一侧形成为用于与待固定件6卡接的卡子1,另一侧形成为朝向待固定件6开口的折弯结构,同样能够实现卡子1与待固定件6之间的稳定卡接。折弯结构可以为任意适当的形式。在本公开中,折弯结构包括连接卡子1和本体2的连杆3,连杆3具有相对卡子1反向凸出的部分。具体地,如图4所示,卡接过程中,卡子1抵顶于待固定件6,卡子1和开孔21的连接处先发生位置变形,如图中虚线所示,折弯结构所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接结构,包括本体(2)和凸出于所述本体(2)的卡子(1),其特征在于,背离所述卡子(1)凸出方向的一侧形成有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卡子(1)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本体(2)连接,在所述卡子(1)工作发生弹性变形时,所述折弯结构绕所述第二端转动并朝向远离所述卡子(1)凸出的方向偏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接结构,包括本体(2)和凸出于所述本体(2)的卡子(1),其特征在于,背离所述卡子(1)凸出方向的一侧形成有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的第一端与所述卡子(1)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本体(2)连接,在所述卡子(1)工作发生弹性变形时,所述折弯结构绕所述第二端转动并朝向远离所述卡子(1)凸出的方向偏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上形成有开孔(21),所述卡子(1)连接于所述开孔(21)的一端,所述折弯结构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开孔(21)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结构包括连接所述卡子(1)和所述本体(2)的连杆(3),所述连杆(3)具有相对于所述卡子(1)反向凸出的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1)连接在所述开孔(21)的上端,所述连杆(3)包括与所述卡子(1)连接并远离所述卡子(1)凸出方向延伸的第一段(31),与所述第一段(31)互成角度并朝向所述开孔(21)的下端延伸的第二段(32),所述第一段(31)、所述第二段(32)以及所述开孔(21)的下端围成朝向所述卡子(1)凸出开口的中空部分(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1)的凸出方向的前端面形成为弧形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子(1)、所述折弯结构和所述本体(2)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接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