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读取晶片信息的晶片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677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2:38
可读取晶片信息的晶片储存装置。涉及晶片储存设备领域。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使用方便,使用后可在对晶片进行稳定承托的同时,方便的识别出晶片的类型,从而有效避免对晶片后续加工带来困扰的可读取晶片信息的晶片储存装置。包括箱体、显示器、检测探头、电池、旋转驱动组件和承托组件,所述显示器固定连接在箱体外,从而显示出检测结果,所述检测探头可旋转的连接在箱体内,所述电池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底部;所述驱动套筒的侧壁呈上小下大的锥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晶片的类型进行高效的识别,从而避免了因晶片类型错误而对后续加工带来困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读取晶片信息的晶片储存装置
本技术涉及晶片储存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现代晶圆工厂中通常利用晶片盒对同一类型的多个晶片进行存储、转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同类型晶片的加工工艺不同,因此,若一个晶片盒中混入了个别不同类型的晶片,则将直接导致该晶片在后续加工中报废,严重的将污染该晶片盒中的所有晶片,更严重的则将面临整条生产线上的晶片被污染,给晶片的后续加工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现有技术中解决办法是将晶片逐个送入专门的机台上进行检测,操作时间极长长,操作步也较为骤繁琐,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工作,极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使用方便,使用后可在对晶片进行稳定承托的同时,方便的识别出晶片的类型,从而有效避免对晶片后续加工带来困扰的可读取晶片信息的晶片储存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箱体、显示器、检测探头、电池、旋转驱动组件和承托组件,所述显示器固定连接在箱体外,从而显示出检测结果,所述检测探头可旋转的连接在箱体内,所述电池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底部;所述承托组件包括顶板、底板、同步带和三根立柱,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壁的顶部,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箱体内壁的底部,所述立柱的顶端与顶板铰接、且立柱的底端与底板铰接,三根所述立柱均竖直设置、且三根立柱的间距相等,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承托座,每个所述承托座的顶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立柱同轴心的驱动套筒,晶片放入后边缘与驱动套筒相贴合;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带轮,所述同步带呈环状、且绕设在三个带轮上;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连接在箱体内、且用于驱动其中一根立柱旋转。所述驱动套筒的侧壁呈上小下大的锥面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一对传动齿轮,其中一所述立柱为主动立柱,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箱体中、且与电池相连接,其中一个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另一个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主动立柱上,一对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输出电机,其中一所述立柱为主动立柱,所述输出电机固定连接在顶板上、且与主动立柱同轴心,所述主动立柱的底端与底板铰接、且顶端与输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相连。本技术使用时,可先开启检测探头,使其对准其中一个晶片,再开启旋转驱动组件,使得该晶片在立柱以及驱动套筒的影响下带动晶片绕自身轴心旋转,从而使得检测探头在拍摄完一圈该晶片后判断出晶片的类型,并体现在显示器上;此后,可驱使检测探头向上或向下翻转,从而对准下一个晶片,并在拍摄完一圈后将晶片的类型体现在显示器上。最后,操作人员即可在显示屏上方便、直观的看到储存装置中所有晶片的类型,从而可方便、高效的找出与其他类型不一致的晶片,使得晶片无需再逐个送入专门的机台上进行检测,再实现了对晶片的临时储存的同时,可对晶片的类型进行高效的识别,从而避免了因晶片类型错误而对后续加工带来困扰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4是图2是B-B向剖视图;图中1是箱体,2是显示器,3是检测探头,4是电池,51是顶板,52是底板,53是同步带,54是立柱,541是承托座,542是驱动套筒,543是带轮,6是晶片。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4所示,包括箱体1、显示器2、检测探头3、电池4、旋转驱动组件和承托组件,所述显示器固定连接在箱体外,从而显示出检测结果(以便操作人员观察、操作),所述检测探头可旋转的连接在箱体内(从而可在箱体中上下翻转,对各个晶片进行检测,判断其晶片的类型,由于可旋转的检测探头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技术,因此,本案中不再赘述),所述电池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底部(通过电池给显示器、检测探头和旋转驱动组件供电);所述承托组件包括顶板51、底板52、同步带53和三根立柱54,所述顶板51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壁的顶部,所述底板52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壁的底部,所述立柱54的顶端与顶板51铰接、且立柱54的底端与底板52铰接,三根所述立柱54均竖直设置、且三根立柱54的间距相等,所述立柱54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承托座541,每个所述承托座541的顶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立柱54同轴心的驱动套筒542,晶片6放入后边缘与驱动套筒542相贴合;使用时,可将晶片放入三根立柱之间,并使其落在三个承托座的顶面上,此时,即可使得驱动套筒与晶片相切,从而使得驱动套筒旋转时,可带动晶片绕自身轴心旋转;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带轮543,所述同步带54呈环状、且绕设在三个带轮543上;从而使得三根立柱可时刻保持同步旋转状态;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连接在箱体内、且用于驱动其中一根立柱旋转。这样,使用时,可先开启检测探头,使其对准其中一个晶片,再开启旋转驱动组件,使得该晶片在立柱以及驱动套筒的影响下带动晶片绕自身轴心旋转,从而使得检测探头在拍摄完一圈该晶片后判断出晶片的类型,并体现在显示器上;此后,可驱使检测探头向上或向下翻转,从而对准下一个晶片,并在拍摄完一圈后将晶片的类型体现在显示器上。最后,操作人员即可在显示屏上方便、直观的看到储存装置中所有晶片的类型,从而可方便、高效的找出与其他类型不一致的晶片,使得晶片无需再逐个送入专门的机台上进行检测,再实现了对晶片的临时储存的同时,可对晶片的类型进行高效的识别,从而避免了因晶片类型错误而对后续加工带来困扰的问题。所述驱动套筒的侧壁呈上小下大的锥面状。从而确保晶片放入后,晶片的边缘与驱动套筒保持贴合。下面通过两种实施例对旋转驱动组件进行代表性阐述:实施例一: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一对传动齿轮,其中一所述立柱为主动立柱,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箱体中、且与电池相连接,其中一个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另一个传动齿轮固定连接在主动立柱上,一对传动齿轮相啮合。实施例二: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输出电机,其中一所述立柱为主动立柱,所述输出电机固定连接在顶板上、且与主动立柱同轴心,所述主动立柱的底端与底板铰接、且顶端与输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读取晶片信息的晶片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显示器、检测探头、电池、旋转驱动组件和承托组件,所述显示器固定连接在箱体外,从而显示出检测结果,所述检测探头可旋转的连接在箱体内,所述电池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底部;所述承托组件包括顶板、底板、同步带和三根立柱,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壁的顶部,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箱体内壁的底部,所述立柱的顶端与顶板铰接、且立柱的底端与底板铰接,三根所述立柱均竖直设置、且三根立柱的间距相等,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承托座,每个所述承托座的顶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立柱同轴心的驱动套筒,晶片放入后边缘与驱动套筒相贴合;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带轮,所述同步带呈环状、且绕设在三个带轮上;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连接在箱体内、且用于驱动其中一根立柱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读取晶片信息的晶片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显示器、检测探头、电池、旋转驱动组件和承托组件,所述显示器固定连接在箱体外,从而显示出检测结果,所述检测探头可旋转的连接在箱体内,所述电池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底部;所述承托组件包括顶板、底板、同步带和三根立柱,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壁的顶部,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在箱体内壁的底部,所述立柱的顶端与顶板铰接、且立柱的底端与底板铰接,三根所述立柱均竖直设置、且三根立柱的间距相等,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承托座,每个所述承托座的顶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立柱同轴心的驱动套筒,晶片放入后边缘与驱动套筒相贴合;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带轮,所述同步带呈环状、且绕设在三个带轮上;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连接在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婧婧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