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6740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0:39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所述方法包括:在车辆的动力电池经过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后,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第一实际行驶里程是否满足预设的里程要求;若确定所述第一实际行驶里程不满足所述里程要求,则调整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热管理参数,并按照调整后的热管理参数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控制,以使所述车辆的实际行驶里程能够满足所述里程要求。这样,可通过热管理参数下车辆实际的行驶里程对热管理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对车辆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控制,可实现对热管理参数的自动调整,从而实现对车辆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控制,以使热管理控制适应不同的环境,增加车辆续驶里程。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Vehicle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battery heat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vehicle. The method includes: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first actual driving mileage of the vehicle during the charge-discharge cycle of the preset number of times meets the preset mileage requirement after the vehicle's power battery has passed the preset charge-discharge cycle; adjusting the thermal management parameters corresponding to the power battery if the first actual driving mileage 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ileage, and adjusting it accordingly. The thermal management parameters after completion control the thermal management of the power battery so that the actual driving mileage of the vehicle can meet the mileage requirements. In this way, the thermal management parameters can be adjusted by the actual driving mileage of the vehicle under the thermal management parameters, so that the thermal management control of the vehicle power battery can be carried out, and the thermal management parameters can be adjusted automatically, thus the thermal management control of the vehicle power battery can be realized, so that the thermal management control can adapt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nd increase the vehicle driving mile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由动力电池提供动力,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的温度降低,导致动力电池的可用电量明显下降。目前,一般通过车载加热装置为动力电池加热,也就是对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以提升动力电池的温度从而增加动力电池的可用电量。具体的加热方式是设置一个固定的加热目标值,每次行驶时将动力电池加热至该加热目标值。但是,由于加热动力电池需要耗费电池电量,而加热电池所耗费的电量和温度上升所增加的电池可用电量对于车辆的行驶里程影响不一,无法保证车辆达到最佳的行驶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以提升车辆的续驶里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车辆的动力电池经过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后,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第一实际行驶里程是否满足预设的里程要求;若确定所述第一实际行驶里程不满足所述里程要求,则调整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热管理参数,并按照调整后的热管理参数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控制,以使所述车辆的实际行驶里程能够满足所述里程要求。通过上述方案,可通过热管理参数下车辆实际的行驶里程对热管理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对车辆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控制,可实现对热管理参数的自动调整,从而实现对车辆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控制,以使热管理控制适应不同的环境,增加车辆续驶里程。可选地,所述热管理参数为热管理温度;所述调整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热管理参数,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环境温度和电池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电池温度,确定温度调整变化量;根据所述温度调整变化量调整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热管理参数。通过上述方案,通过温度调整变化量的设置对热管理参数进行调整,并通过动力电池在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环境温度和电池温度动态确定温度调整变化量,可以使对热管理参数的调整更加灵活,且适用性强。可选地,所述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环境温度和电池温度,包括:获取所述车辆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每天初次上电的环境温度之和以及每天初次上电的电池温度之和;将所述每天初次上电的环境温度之和与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所经历天数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环境温度,并且,将所述每天初次上电的电池温度之和与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所经历天数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电池温度。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电池温度,确定温度调整变化量,包括: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对应的热管理温度的差值、以及所述电池温度与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对应的热管理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温度调整变化量。通过上述方式,结合环境温度、电池温度以及动力电池在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对应的热管理温度计算温度调整变化量,可利用车辆在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实际行驶中的相关数据确定温度调整变化量,使得确定出的温度调整变化量更加符合当时的行驶环境,具有针对性。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对应的热管理温度的差值、以及所述电池温度与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对应的热管理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温度调整变化量,包括: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温度调整变化量ΔT:ΔT=k*(Ta-Told)+k*(Tb-Told)其中,k为预设系数,且0≤k≤1,Ta为所述环境温度,Tb为电池温度,Told为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对应的热管理温度。采用上述公式,结合环境温度、电池温度以及动力电池在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对应的热管理温度计算温度调整变化量,同时引入预设系数,可通过预设系数对温度调整变化量的精度进行的控制,在增大预设系数时使温度调整变化量处于较大的数值,而在减小预设系数时使温度调整变化量处于较小的数值,从而使后续的热管理参数调整的精度是可控的,便于热管理参数调整。可选地,所述调整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热管理参数,包括:在预设的热管理参数范围内调整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热管理参数,以使所述调整后的热管理参数不超出所述预设的热管理参数范围。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将热管理参数限定在一个范围内,在调节过程中出现热管理参数超出范围的情况则开始进行反向调节,可以保证动力电池的工作质量,同时反向调节的设置可以使动力电池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预设的热管理参数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参数,更加便于选取到最合适的热管理参数。可选地,所述调整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热管理参数,包括:若所述第一实际行驶里程小于或等于所述车辆在上一次经过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第二实际行驶里程,则向第一数值变化方向调整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热管理参数,其中,所述第一数值变化方向是与上一次的热管理参数调整方向相反的方向;若所述第一实际行驶里程大于所述第二实际行驶里程,则向第二数值变化方向调整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热管理参数,所述第二数值变化方向是与上一次的热管理参数调整方向相同的方向。采用上述方式,可通过近期热管理参数对应的实际行驶里程变化情况确定热管理参数的调整方向,若某一调整方向能够达到更优的行驶里程增加效果,则继续按照该调整方向调整热管理参数,若某一调整方向造成车辆实际行驶里程减小,则及时变换方向对热管理参数进行调整,便于得到最佳的热管理参数。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车辆上电时,确认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车辆模式设置指令,所述车辆模式设置指令用于指示车辆进入目标模式;若接收到所述车辆模式设置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模式以及预设的模式与热管理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热管理参数,并按照所述目标热管理参数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控制;若未接收到所述车辆模式设置指令,再执行所述在车辆的动力电池经过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后,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第一实际行驶里程是否满足预设的里程要求的步骤。通过上述方式,在用户已设置的情况下,按照用户的设置进行热管理控制,在用户未设置的情况下,才会自动确定热管理参数从而实现热管理控制,可以更加适配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可选地,所述车辆模式设置指令为里程模式选择指令,所述目标模式选自长里程模式和短里程模式之一,其中,所述长里程模式对应的热管理参数为能够使所述动力电池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第一热管理参数,所述短里程模式对应的热管理参数为与所述动力电池当前的电池参数之间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的第二热管理参数,所述电池参数为所述热管理控制所控制的参数;或者,所述车辆模式设置指令为驾驶模式选择指令,所述目标模式选自动力模式和经济模式之一,其中,所述动力模式对应的热管理参数为所述第一热管理参数,所述经济模式对应的热管理参数为所述第二热管理参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车辆的动力电池经过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后,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第一实际行驶里程是否满足预设的里程要求;调整模块,用于若确定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车辆的动力电池经过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后,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第一实际行驶里程是否满足预设的里程要求;若确定所述第一实际行驶里程不满足所述里程要求,则调整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热管理参数,并按照调整后的热管理参数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控制,以使所述车辆的实际行驶里程能够满足所述里程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车辆的动力电池经过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后,确定所述车辆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第一实际行驶里程是否满足预设的里程要求;若确定所述第一实际行驶里程不满足所述里程要求,则调整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热管理参数,并按照调整后的热管理参数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热管理控制,以使所述车辆的实际行驶里程能够满足所述里程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参数为热管理温度;所述调整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热管理参数,包括: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环境温度和电池温度;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电池温度,确定温度调整变化量;根据所述温度调整变化量调整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热管理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环境温度和电池温度,包括:获取所述车辆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每天初次上电的环境温度之和以及每天初次上电的电池温度之和;将所述每天初次上电的环境温度之和与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所经历天数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环境温度,并且,将所述每天初次上电的电池温度之和与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所经历天数的比值确定为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的电池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电池温度,确定温度调整变化量,包括: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对应的热管理温度的差值、以及所述电池温度与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对应的热管理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温度调整变化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对应的热管理温度的差值、以及所述电池温度与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预设次数的充放电循环期间对应的热管理温度的差值,确定所述温度调整变化量,包括: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温度调整变化量ΔT:ΔT=k*(Ta-Told)+k*(Tb-Told)其中,k为预设系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坚张聚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