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鼠源CD19抗体的人源化设计及表达验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361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抗CD19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剂。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抗CD19人源化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体能够高特异性地结合CD19抗原,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和生物活性,以及低的免疫原性,结构稳定,成药性良好。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人源化抗体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抗体制剂中的稳定性非常好,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CD19相关的疾病的药物。

Humanized design and expression verification of mouse-derived CD19 antibod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umanized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CD19 and its preparation. Specifically,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new humanized anti-CD19 antibody. The antibody of the invention can bind CD19 antigen with high specificity, has high affinity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low immunogenicity, stable structure and good drug preparation. Moreover, the humanized antibody of the invention has good stability in the antibody preparation of the invention and is used to prepare drugs for preventing or treating diseases related to CD1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鼠源CD19抗体的人源化设计及表达验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涉及抗CD19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剂。
技术介绍
人源化抗体是指在嵌合抗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鼠源成分,及保留鼠抗CDR区,其它部分用人抗体部分替换,在疾病治疗中,人源化抗体之所以优于鼠源抗体,是因为抗体中鼠源性成分的减少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人源化抗体的另一个优点是它在体内的半衰期长,鼠源抗体的半衰期不到一天,而人源化抗体可达数天有时甚至更长时间。由于鼠单抗在临床治疗时会引起人抗鼠抗体反应(humananti-mouseantibody,HAMA),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受到限制。抗体人源化技术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鼠单抗的免疫原性。因此,鉴于CD19在各类相关疾病中作用和功能,本领域仍然需要开发适于治疗患者的抗CD19人源化抗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鼠源CD19抗体(FMC63克隆)进行人源化设计及表达,获得与鼠源抗体亲和力在一个数量级的人源化抗体,最大程度降低鼠源抗体在人体内可能引起的免疫原性。本专利技术又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高亲和力高生物活性的CD19人源化抗体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的轻链可变区,所述轻链可变区选自下组:(1a)序列如SEQIDNO.3所示的轻链可变区;(1b)将SEQID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至少一个(如1-20个、较佳地1-15个、更佳地1-10个、更佳地1-8个、更佳地1-3个、最佳地1或2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修饰和/或添加而形成的,具有(1a)所述轻链可变区功能的由SEQIDNO.3所示序列衍生的轻链可变区;(2a)序列如SEQIDNO.5所示的轻链可变区;或(2b)将SEQID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至少一个(如1-20个、较佳地1-15个、更佳地1-10个、更佳地1-8个、更佳地1-3个、最佳地1或2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修饰和/或添加而形成的,具有(2a)所述轻链可变区功能的由SEQIDNO.5所示序列衍生的轻链可变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轻链可变区对应于SEQIDNO.1所示序列存在选自下组的氨基酸突变:第7位苏氨酸(T)、第15位亮氨酸(L)、第22位的丝氨酸(S)、第71位酪氨酸(Y)、第72位丝氨酸(S)、第87位的苯丙氨酸(F)、第104位的亮氨酸(L)、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轻链可变区对应于SEQIDNO.1所示序列的突变选自下组:T7S、L15V、S22T、Y71F、S72T、F87Y、L104V、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轻链可变区对应于SEQIDNO.1所示序列存在选自下组的氨基酸突变:第1位天门冬氨酸(D)、第4位蛋氨酸(M)、第7位苏氨酸(T)、第9位丝氨酸(S)、第10位丝氨酸(S)、第17位天门冬氨酸(D)、第21位异亮氨酸(I)、第45位赖氨酸(K)、第58位缬氨酸(V)、第71位酪氨酸(Y)、第72位丝氨酸(S)、第87位苯丙氨酸(F)、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轻链可变区对应于SEQIDNO.1所示序列的突变选自下组:D1E、M4L、T7S、S9A、S10T、D17E、I21L、K45R、V58I、Y71F、S72T、F87Y、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轻链可变区序列如SEQIDNO.3或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的轻链,所述的轻链具有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体的轻链还包括轻链恒定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轻链恒定区为人源、鼠源或兔源的,较佳地为人源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选自下组:(1c)序列如SEQIDNO.4所示的重链可变区;(1d)将SEQID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至少一个(如1-20个、较佳地1-15个、更佳地1-10个、更佳地1-8个、更佳地1-3个、最佳地1或2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修饰和/或添加而形成的,具有(1c)所述重链可变区功能的由SEQIDNO.4所示序列衍生的重链可变区;(2c)序列如SEQIDNO.6所示的重链可变区;或(2d)将SEQID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至少一个(如1-20个、较佳地1-15个、更佳地1-10个、更佳地1-8个、更佳地1-3个、最佳地1或2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修饰和/或添加而形成的,具有(2c)所述重链可变区功能的由SEQIDNO.6所示序列衍生的重链可变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对应于SEQIDNO.2所示序列存在选自下组的氨基酸突变:第17位丝氨酸(S)、第20位缬氨酸(V)、第48位亮氨酸(L)、第67位的亮氨酸(L)、第82位蛋氨酸(M)、第85位的亮氨酸(L)、第92位的异亮氨酸(I)、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对应于SEQIDNO.2所示序列的突变选自下组:S17T、V20L、L48I、L67V、M82L、L85V、I92V、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对应于SEQIDNO.2所示序列存在选自下组的氨基酸突变:第10位甘氨酸(G)、第15位丝氨酸(S)、第17位丝氨酸(S)、第19位丝氨酸(S)、第20位缬氨酸(V)、第44位甘氨酸(G)、第49位甘氨酸(G)、第85位亮氨酸(L)、第115位丝氨酸(S)、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对应于SEQIDNO.2所示序列的突变选自下组:G10A、S15T、S17T、S19T、V20L、G44A、G49A、L85M、S115T、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序列如SEQIDNO.4或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的重链,所述的重链具有如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体的重链还包括重链恒定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重链恒定区为人源、鼠源或兔源的,较佳地为人源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所述抗体具有:(1)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和/或(2)如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所述的重链可变区;或者,所述抗体具有: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轻链;和/或如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所述的重链。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体具有如SEQIDNO.3或5所示的轻链可变区;和/或如SEQIDNO.4或6所示的重链可变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体具有选自下组的突变:(a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轻链可变区对应于SEQIDNO.1所示序列存在选自下组的氨基酸突变:第7位苏氨酸(T)、第15位亮氨酸(L)、第22位的丝氨酸(S)、第71位酪氨酸(Y)、第72位丝氨酸(S)、第87位的苯丙氨酸(F)、第104位的亮氨酸(L)、或其组合;和/或(b1)所述重链可变区对应于SEQIDNO.2所示序列存在选自下组的氨基酸突变:第17位丝氨酸(S)、第20位缬氨酸(V)、第48位亮氨酸(L)、第67位的亮氨酸(L)、第82位蛋氨酸(M)、第85位的亮氨酸(L)、第92位的异亮氨酸(I)、或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体具有选自下组的突变:(a2)所述轻链可变区对应于SEQIDNO.1所示序列存在选自下组的氨基酸突变:第1位天门冬氨酸(D)、第4位蛋氨酸(M)、第7位苏氨酸(T)、第9位丝氨酸(S)、第10位丝氨酸(S)、第17位天门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链可变区选自下组:(1a)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轻链可变区;(1b)将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至少一个(如1‑20个、较佳地1‑15个、更佳地1‑10个、更佳地1‑8个、更佳地1‑3个、最佳地1或2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修饰和/或添加而形成的,具有(1a)所述轻链可变区功能的由SEQ ID NO.3所示序列衍生的轻链可变区;(2a)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的轻链可变区;或(2b)将SEQ ID 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至少一个(如1‑20个、较佳地1‑15个、更佳地1‑10个、更佳地1‑8个、更佳地1‑3个、最佳地1或2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修饰和/或添加而形成的,具有(2a)所述轻链可变区功能的由SEQ ID NO.5所示序列衍生的轻链可变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链可变区选自下组:(1a)序列如SEQIDNO.3所示的轻链可变区;(1b)将SEQID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至少一个(如1-20个、较佳地1-15个、更佳地1-10个、更佳地1-8个、更佳地1-3个、最佳地1或2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修饰和/或添加而形成的,具有(1a)所述轻链可变区功能的由SEQIDNO.3所示序列衍生的轻链可变区;(2a)序列如SEQIDNO.5所示的轻链可变区;或(2b)将SEQID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至少一个(如1-20个、较佳地1-15个、更佳地1-10个、更佳地1-8个、更佳地1-3个、最佳地1或2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修饰和/或添加而形成的,具有(2a)所述轻链可变区功能的由SEQIDNO.5所示序列衍生的轻链可变区。2.一种抗体的轻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链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链可变区。3.一种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链可变区选自下组:(1c)序列如SEQIDNO.4所示的重链可变区;(1d)将SEQID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至少一个(如1-20个、较佳地1-15个、更佳地1-10个、更佳地1-8个、更佳地1-3个、最佳地1或2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修饰和/或添加而形成的,具有(1c)所述重链可变区功能的由SEQIDNO.4所示序列衍生的重链可变区;(2c)序列如SEQIDNO.6所示的重链可变区;或(2d)将SEQID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至少一个(如1-20个、较佳地1-15个、更佳地1-10个、更佳地1-8个、更佳地1-3个、最佳地1或2个)氨基酸残基的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游凤涛
申请(专利权)人:博生吉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