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庆义专利>正文

汽车发动机进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584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排气装置,它包括进气部分和排气部分,进气部分由谐振腔和进气歧管组成,各个进气歧管为长度相等的圆弧形,并且在谐振腔上等间距地布置,谐振腔的截面形状是:布置进气歧管的一侧为矩形,另一侧为圆弧形;壳体内安装圆阀,圆阀两端分别设置左密封腔和右密封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各气缸充气均衡性、无机械震荡和充气效率,并具有工作阻力小、耗油低、控制准确,性能隐定等优点,更加符合环保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附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发动机的进排气装置主要是由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组成,其中进气装置由谐振腔和与之相连的进气歧管组成,空气通过谐振腔与各个进气歧管分别进入各个气缸,排气装置由与各个气缸连接的排气歧管和排气总管组成,各个气缸的废气通过排气歧管汇总到排气总管并排出。现有的进排气装置存在进气歧管的长度不同,会造成各个气缸的充气效果不一,因为现有的电喷发动机是根据各个气缸的充气效果控制喷油和燃烧的,充气不均必然会造成各个气缸工作负荷不均匀,发动机工作不平稳,久而久之会造成有的个别气缸过度磨损,并且进排气的噪声大,进排气机构动作不灵敏。另外,还存在着进气管的截面形状和位置布置不够合理的问题,会造成进排气管的沿程阻力较大,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尤其是对发动机在中高速和最大扭矩工况时的充气效率影响最为明显,因为此时对发动机的充气效率要求最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对各个气缸充气均衡,实现无机械震荡,充气效率高的汽车发动机进排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如下汽车发动机进排气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气部分和排气部分,进气部分由谐振腔和进气歧管组成,各个进气歧管分别连接着谐振腔和各个气缸进气口,进气歧管的内腔的截面为圆形,排气部分为单根排气管直接贴合在气缸排气口上,所述各个进气歧管为长度相等的圆弧形,并且在谐振腔上等间距地布置,谐振腔的截面形状是布置进气歧管的一侧为矩形,另一侧为圆弧形,所述壳体内安装圆阀,圆阀两端分别设置左密封腔和右密封腔。所述圆阀安装在轴上,轴上安装传动轮,圆阀的外径呈圆锥状,圆阀上开设左腔室和右腔室。 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1)改善了气缸的充气均衡性。本专利技术采用长度相等的进气歧管,保证对于各个气缸而言沿程阻力都相同,使各个气缸充气均匀,各个气缸工作负荷均衡,发动机工作平稳。(2)实现无机械震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壳体内安装圆阀,圆阀两端分别设置左密封腔和右密封腔。有效消除了机械震荡。(3)提高了充气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进气歧管的截面形状和外形上作了改进,进气歧管在谐振腔与气缸之间采用大圆弧过渡,内腔截面采用圆形,减小了沿程阻力,提高了充气效率,满足了发动机在中高速和最大扭矩工况时的充气要求。(4)进气歧管和排气管的长度作了优化设计,提高了充气效率和扫气系数,使进气更充分,排气更彻底。(5)排气管的设计适合与三元催化废气处理装置匹配,更加符合环保排放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进气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A-A视图。 图4是排气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汽车发动机进排气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气部分和排气部分,进气部分由谐振腔1和进气歧管2组成,各个进气歧管2分别连接着谐振腔1和各个气缸,各个进气歧管的长度相等,并且在谐振腔上等间距地布置,歧管2总容积为0.755L,展开长度为440mm,进气歧管的内腔的截面为圆形。采用长度相等的进气歧管是为了保证对于各个气缸而言沿程阻力都相同,使各个气缸充气均匀性好,各个气缸工作负荷均衡,发动机工作平稳。进气歧管2的内腔截面采用圆形,是因为圆形截面较光滑,在相同的表面积下,圆形截面的截面积最大,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沿程阻力,提高充气效率,为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输出扭矩创造了条件。各个进气歧管2在谐振腔1与气缸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同样是为了减小沿程阻力。 壳体内安装圆阀22,圆阀22两端分别设置左密封腔26和右密封腔24,所述圆阀22安装在轴上,轴上安装传动轮,圆阀的外径呈圆锥状,圆阀22上开设左腔室和右腔室。 谐振腔1的截面为馒头形——即布置进气歧管2的一侧为矩形,另一侧为圆弧形。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大的容积,另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与进气歧管2连接,并且满足铸造上的要求。 谐振腔1与气缸工作容积之比为1.0,既保证了谐振腔具有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容积,同时尽可能占用较小的空间。 现有的发动机的配气相位中有一个进排气门都打开的气门重叠期,此时排气管中的废气可能发生倒流,进入气缸,使气缸内含氧量下降,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因此设计要求进气歧管的长度和排气管的长度分别与进排气压力波的脉动次数相匹配,而排气管长度越长越容易达到匹配要求。但另一方面,三元催化废气处理过程要求废气温度越高越好;同时,废气温度高也有利于安装增压器以提高进气效率,提高发动机的功率,这就要求排气管长度越短越好。为解决上述矛盾,本专利技术对进气歧管的长度和排气管的长度作了优化设计,使进气歧管的长度和排气管的长度之比在2.5,使进气更充分、排气更彻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车发动机进排气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气部分和排气部分,进气部分由谐振腔(1)和进气歧管(2)组成,各个进气歧管(2)分别连接着谐振腔(1)和各个气缸进气口,进气歧管(2)的内腔的截面为圆形,排气部分为单根排气管(3)直接贴合在气缸排气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进气歧管(2)为长度相等的圆弧形,并且在谐振腔(1)上等间距地布置,谐振腔(2)的截面形状是:布置进气歧管(1)的一侧为矩形,另一侧为圆弧形,所述壳体内安装圆阀22,圆阀22两端分别设置左密封腔26和右密封腔24。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发动机进排气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气部分和排气部分,进气部分由谐振腔(1)和进气歧管(2)组成,各个进气歧管(2)分别连接着谐振腔(1)和各个气缸进气口,进气歧管(2)的内腔的截面为圆形,排气部分为单根排气管(3)直接贴合在气缸排气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进气歧管(2)为长度相等的圆弧形,并且在谐振腔(1)上等间距地布置,谐振腔(2)的截面形状是布置进气歧管(1)的一侧为矩形,另一侧为圆弧形,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义
申请(专利权)人:张庆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