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无人机发动机的冷却排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9582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3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无人机发动机的冷却排气管,包括排气管主体和套装在排气管主体外侧的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与排气管主体的形状相同,排气管主体设置在第一管体的内腔中间,排气管主体的一端为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接,排气管主体的另外一端为第一排气口,第一管体与排气管主体之间构成圆环形结构的第一负压腔,第一负压腔与空气连通,第一负压腔一端为第二进气口,第一负压腔另一端为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设置在第一排气口的后方靠近第一排气口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无人机内部的空间小,冷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无人机发动机的冷却排气管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无人机的排气管没有设置冷却装置或者设置了冷却效果不好的冷却装置,由于无人机的空间所限,所以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排气管的冷却装置不能设置的过于庞大,但是据了解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排气管的冷却装置,要么相对来说还是过于复杂,占用无人机的内部空间;要么冷却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发动机排气管散发出的热量会对无人机内部排气管附近的电子元件产生热辐射,影响电子元件的使用性能,从而影响无人机的性能。所以对发动机的排气管进行散热很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无人机发动机的冷却排气管,以解决发动机排气管的冷却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无人机发动机的冷却排气管,包括排气管主体和套装在排气管主体外侧与排气管主体通过支架连接的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与排气管主体的形状相同,排气管主体设置在第一管体的内腔中间,排气管主体的一端为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接,排气管主体的另外一端为第一排气口,发动机产生的气体从第一排气口排出。第一管体与排气管主体之间构成圆环形结构的第一负压腔,第一负压腔与空气连通,第一负压腔一端为第二进气口,第一负压腔另一端为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设置在第一进气口的后方靠近第一进气口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的外侧套装有与第一管体形状相同的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通过支架连接,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构成圆环形结构的第二负压腔,第二负压腔的一端为与第二进气口对应的第三进气口,第二负压腔的另外一端为与第二出气口对应的第三出气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垂直设置,第一排气口设置在排气管主体的侧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内壁光滑过度,减小空气流过的阻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体内壁光滑过度,减小空气流过的阻力。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无人机发动机的冷却排气管具有以下优势:结构简单,占用无人机内部的空间小,冷却效果好,利用排气管排气口喷出气体后,排气口后方产生的负压带,使空气从负压腔流过,气体流动的过程中携带走排气管内部的热量,从而实现对排气管的冷却;利用两个负压腔的结构,排气管主体温度基本上保持在60度以下,冷却效果显著。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纵向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排气管主体;12-第一进气口;11-第一排气口;2-第一管体;21-第一负压腔;23-第二进气口;22-第二出气口;3-第二管体;31-第二负压腔;33-第三进气口;32-第三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无人机发动机的冷却排气管,包括排气管主体1、第一管体2和第二管体3,排气管主体1设置有第一进气口12和第一排气口11,第一进气口12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接,发动机产生的气体从第一排气口11排出。第一进气口12设置在排气管主体1的一端,第一排气口11设置在排气管主体1的另一端的侧部,第一排气口11与第一进气口12成90度的夹角。第一管体2套装在排气管主体1外侧与排气管主体1通过支架连接,第一管体2与排气管主体1的形状相同,长度近似,第一管体2内壁光滑过度,减小空气流过的阻力。排气管主体1设置在第一管体2的内腔中间,第一管体2与排气管主体1之间构成圆环形结构的第一负压腔21,空气从第一负压腔21的第二进气口23流入,从第二出气口22流出。空气在第一负压腔21内的流动方向与排气管主体1内部的气体流动方向相同。第一负压腔21与第一进气口12对应的一端为第二进气口23,第一负压腔21与第一出气口对应的一端为第二出气口22,第二进气口23设置在第一进气口12的后方靠近第一进气口12的位置,第一管体2的出气端与排气管主体1的出气端齐平。第一管体2的外侧套装有与第一管体2形状相同、长度相同的第二管体3,第一管体2与第二管体3之间通过支架连接,第二管体3内壁光滑过度,减小空气流过的阻力。第一管体2设置在第二管体3的内腔中间。第一管体2与第二管体3之间构成圆环形结构的第二负压腔31,空气从第二负压腔31的第三进气口33流入,从第三出气口32流出。空气在第二负压腔31内的流动方向与排气管主体1内部的气体流动方向相同。第二负压腔31与第一、二进气口(12、23)对应的一端为第三进气口33,第二负压腔31与第一排气口11、第二出气口22对应的一端为第三出气口3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利用的是伯努利原理,发动机产生的气体从排气管主体1的第一排气口11喷出后,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大,压力就小,所以在第一排气口11附近出现一个低压区域。气体会自动的从高压区域往低压区域流动,所以空气会从第一负压腔21的第二进气口23流入,从第二出气口22流出。空气在第一负压腔21内流动的过程中会带走排气管内部的热量,从而起到冷却排气管的效果。在第一负压腔21的外侧再设置一个第二负压腔31,第二负压腔31也会带走一部分热量。两个负压腔的结构设计基本上可以使无人机的发动机排气管的温度维持在60度以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无人机发动机的冷却排气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无人机发动机的冷却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管主体(1)和套装在排气管主体(1)外侧与排气管主体(1)通过支架连接的第一管体(2),第一管体(2)与排气管主体(1)的形状相同,排气管主体(1)设置在第一管体(2)的内腔中间,排气管主体(1)的一端为第一进气口(12),第一进气口(12)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接,排气管主体(1)的另外一端为第一排气口(11),第一管体(2)与排气管主体(1)之间构成圆环形结构的第一负压腔(21),第一负压腔(21)与空气连通,第一负压腔(21)一端为第二进气口(23),第一负压腔(21)另一端为第二出气口(22),第二进气口(23)设置在第一进气口(12)的后方靠近第一进气口(12)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无人机发动机的冷却排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管主体(1)和套装在排气管主体(1)外侧与排气管主体(1)通过支架连接的第一管体(2),第一管体(2)与排气管主体(1)的形状相同,排气管主体(1)设置在第一管体(2)的内腔中间,排气管主体(1)的一端为第一进气口(12),第一进气口(12)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连接,排气管主体(1)的另外一端为第一排气口(11),第一管体(2)与排气管主体(1)之间构成圆环形结构的第一负压腔(21),第一负压腔(21)与空气连通,第一负压腔(21)一端为第二进气口(23),第一负压腔(21)另一端为第二出气口(22),第二进气口(23)设置在第一进气口(12)的后方靠近第一进气口(12)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无人机发动机的冷却排气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么世广童庆禧华棣于本水薛永祺张立福吴太夏杨杭张红明岑奕杨磊郝强刘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三爻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