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505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所述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转子、太阳轮、双联行星轮、行星架和行星架轴承,所述太阳轮套设在所述电机转子上,且与所述双联行星轮啮合,所述双联行星轮支承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行星架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行星架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行星架的内圈配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双联行星轮的两端和行星架的两端分别加装轴承,能够对双联行星轮和行星架进行轴向限位,在传动过程中,避免窜动。

A Planetary Gear Driv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rotor, a solar wheel, a double planetary wheel, a planetary frame and a planetary frame bearing. The solar wheel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motor rotor and meshes with the double planetary wheel. The double planetary wheel is supported on the planetary frame, and the inner ring of the planetary frame bearing is fixed on the planetary frame. On the central axis, the outer ring of the planetary carrier bearing is matched and fixed with the inner ring of the planetary carrier. The utility model installs bearings at both ends of the double planetary wheel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planetary frame respectively, which can limit the axial position of the double planetary wheel and the planetary frame, and avoid moving in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动车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已经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电动车在世界范围内的销量也在逐年增加,电动车替代自行车的趋势逐步扩大,而电动车轮毂驱动装置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的好坏往往决定着电动车整体的优劣。现有的自行车小高速带齿轮毂电机普遍采用NGW型行星齿轮减速机或NW型行星齿轮减速机,NW型行星齿轮传动结构中行星架保持固定;NGW型行星齿轮传动结构中,采用的是单悬臂固定结构,当电机带负载转动时,齿轮会往相反方向偏,传动精度低,效率低,不够平稳,同时不能承受较大扭矩,影响电机寿命。现有NGW或NW型行星齿轮传动结构具有如下缺点:(1)在实现大传动比时,由于齿圈径向尺寸较大,导致电机直径大、体积大、重量大;(2)采用了较大直径滚柱,导致单向离合器外径较大、体积较大、重量大,占用了内部空间;(3)NGW型行星齿轮传动结构,无法避免单悬臂结构,不能承受较大扭矩,影响电机寿命,同时当电机带负载转动时,齿轮会往相反方向偏,传动精度低,效率低,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在双联行星轮的两端和行星架的两端分别加装轴承,能够对双联行星轮和行星架进行轴向限位,在传动过程中,避免窜动。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包括电机转子、太阳轮、双联行星轮、行星架和行星架轴承,所述太阳轮套设在所述电机转子上,且与所述双联行星轮啮合,所述双联行星轮支承在所述行星架上,所述行星架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于中心轴上,所述行星架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行星架的内圈配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架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中心轴为小间隙配合、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架包括左行星架及与所述左行星架同轴的右行星架,所述左行星架和右行星架均呈环形板状结构,所述行星架轴承包括行星架左轴承和行星架右轴承,所述行星架左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左行星架的内圈配合固定,所述行星架右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右行星架的内圈配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左行星架上设置有凸柱,所述右行星架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凸柱和凸台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且所述凸柱的端部嵌入所述凹槽中。进一步地,所述凸柱上开设有凸柱安装孔,所述凸柱安装孔贯穿所述左行星架;所述凹槽内开设有与凸柱安装孔同轴的凸台安装孔,所述凸台安装孔贯穿所述右行星架,所述左行星架和右行星架通过连接件在凸柱安装孔和凸台安装孔处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凸柱和凸台的数量均为3-5个,且所述凸柱与所述凸台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凸柱的形状为圆柱形。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凸台的高度,所述凹槽具有开口,所述开口靠近所述右行星架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左行星架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行星轮轴孔轮轴孔,且多个行星轮轴孔绕所述左行星架中心轴均匀分布;所述右行星架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行星轮轴孔,所述右行星架上的行星轮轴孔和左行星架上的行星轮轴孔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销子、铆钉或铰制孔螺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在双联行星轮的两端和行星架的两端分别加装轴承,能够对双联行星轮和行星架进行轴向限位,在传动过程中,避免窜动;(2)本技术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避免了行星齿轮减速机的单悬臂固定结构,当电机带负载转动时,齿轮不会往相反方向偏,传动精度高,效率高,且传动平稳,同时能够承受较大扭矩,延长的电机寿命。(3)本技术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较大的传动比。(4)本技术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行星架的两端轴承为体积较小的单向轴承,占用的空间小,更利于电机小型化发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轮毂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4中行星轮与行星轮轴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体式行星架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分体式行星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分解示意图。其中,1-太阳轮,2-双联行星轮,21-行星轮大轮,22-行星轮小轮,3-左齿圈、4-右齿圈,5-单向离合器,6-行星架右轴承、7-行星轮轴承,8-行星销,9-行星架左轴承,10-电机壳体,11-中心轴,12-电机转子,13-行星架,131-左行星架,132-右行星架,133-行星轮轴孔,14-连接柱,15-凸柱,151-凸柱安装孔,16-凸台,161-凹槽,162-凸台安装孔,163-开口,17-嵌线定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4,图1是本技术的轮毂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包括电机转子12、太阳轮1、行星架13、行星架轴承、双联行星轮2和包围双联行星轮2的内齿圈,所述双联行星轮2支承在所述行星架13上,所述太阳轮1和内齿圈同时与所述双联行星轮2啮合。所述行星架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于中心轴11上,所述行星架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行星架13的内圈配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行星架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中心轴11小间隙配合、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所述行星架13包括左行星架131和右行星架132,所述左行星架131和右行星架132均呈环形板状结构,所述左行星架131和右行星架132上均设置有行星轮轴承7,所述左行星架131的行星轮轴承7的内侧与所述双联行星轮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右行星架132的行星轮轴承7的内侧与所述双联行星轮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左行星架131的行星轮轴承7的内侧与所述双联行星轮的一端过盈配合,所述右行星架的行星轮轴承的内侧与所述双联行星轮的另一端过盈配合。其中,所述行星轮轴承7的数量为偶数或奇数,且在所述左行星架131上的行星轮轴承7的数量与所述右行星架132上的行星轮轴承7的数量相等;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左行星架131上的行星轮轴承7和所述右行星架132上的行星轮轴承7的数量均为3-5个;进一步地,所述左行星架上的行星轮轴承的数量为3个,右行星架上的行星轮轴承的数量为3个;或者,所述左行星架上的行星轮轴承的数量为4个,右行星架上的轴承的数量为4个。所述行星架轴承包括行星架左轴承9和行星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机转子(12)、太阳轮(1)、双联行星轮(2)、行星架(13)和行星架轴承,所述太阳轮(1)套设在所述电机转子(12)上,且与所述双联行星轮(2)啮合,所述双联行星轮(2)支承在所述行星架(13)上,所述行星架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于中心轴(11)上,所述行星架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行星架(13)的内圈配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机转子(12)、太阳轮(1)、双联行星轮(2)、行星架(13)和行星架轴承,所述太阳轮(1)套设在所述电机转子(12)上,且与所述双联行星轮(2)啮合,所述双联行星轮(2)支承在所述行星架(13)上,所述行星架轴承的内圈固定套设于中心轴(11)上,所述行星架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行星架(13)的内圈配合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中心轴(11)为小间隙配合、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13)包括左行星架(131)及与所述左行星架(131)同轴的右行星架(132),所述左行星架(131)和右行星架(132)均呈环形板状结构,所述行星架轴承包括行星架左轴承(9)和行星架右轴承(6),所述行星架左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左行星架(13)的内圈配合固定,所述行星架右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右行星架(13)的内圈配合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行星架(131)上设置有凸柱(15),所述右行星架(132)上设置有凸台(16),所述凸台(16)上开设有凹槽(161),所述凸柱和凸台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且所述凸柱(15)的端部嵌入所述凹槽(161)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聪宋文权徐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麦思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