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043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30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包括横梁、横梁凸起,所述横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横梁凸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在横梁上设置的横梁凸起提高扭力梁的侧倾中心高度,增加整车的等效侧倾刚度,降低整车对悬架弹性元件的要求,可以明显提高整车的操控稳定性,同时可以降低横梁料厚、取消稳定杆结构可以大幅减重,且降低制造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乘用车扭力梁横梁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
技术介绍
扭力梁式悬挂是汽车后悬挂类型的一种,是通过一个扭力梁来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尽管有些厂商宣称自己的车装备的是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挂,但是扭力梁还是非独立悬挂的一种。扭力梁式后悬架常见于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的车型。其外观与作动方式类似于拖曳臂式,只是在连接左右轮的下支架中间以一根粗大的梁连接,而梁的两侧拖曳臂用于为前后方向定位,整个悬架系统以拖曳臂的前端与车身连结,在梁的上方有用来做为横向定位的连杆,看起来就像H型。在车身倾斜时因扭力梁车轴的扭曲,使车轮的倾角会有变化。由于扭力梁式后悬架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容易维修且占用车底空间较小,可降低车底盘的高度,从而车内空间得以增加,因而常用于小型车。扭力梁式后悬架的左右拖曳臂通过的中间扭力梁连接,使得悬架看起来像H型,悬架系统通过拖曳臂的前端与车身连结。因为拖曳臂的刚性大,通常不用配置横向连杆。而在车身倾斜时由于扭力梁车轴的扭曲,会影响车轮倾角的变化。其缺陷便在于,左右两侧在弹跳时会产生互相牵制,剧烈转向时甚至会发生举脚的状况,而且因为无法调整定位角度,影响了汽车的操控性。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架,是汽车后悬挂装置类型的一种,是在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上增加一个平衡杆来使车轮产生倾斜,保持车辆的平稳。扭力梁式半独立后悬架系统专利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今天这种经典结构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被广泛用于前轮驱动的中小型家庭轿车的后悬架系统中。虽然在近40年的发展中,各大汽车厂商对扭力梁式半独立悬架进行着不断地升级和优化,但其主要构成仍旧由4部份组成:用于承受主要垂向和侧向力矩扭转横梁;焊接在扭转横梁左右两侧的纵向摆臂;布置于纵向摆臂前端用于连接车身的弹性元件及连接支架;弹簧减振器系统。扭力梁式半独立后悬架系统具有以下优点:悬架结构简单,重量轻;在整车装配时,无须后轮定位,减少装配工时;占用空间小,容易获得较大的尾部空间;弹簧减振器系统便于匹配布置;有利于控制车轮相对于弹簧减振的运动比率;扭转横梁特性可以替代稳定杆的功用;悬架运动过程中,前束和轮距变化微小;侧向力工况下,外倾角变较小;直线稳定性好,后轮胎损耗小;通过的合理设定弹性衬套的特性,可降低制动点头。目前扭力梁横梁为直线结构,其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直线型扭力梁横梁无法改变悬架侧倾中心,2、为控制整车侧倾需要增加扭力梁侧倾刚度,通过增加扭力梁横梁材料厚度或者增加稳定杆来实现,这样会增加整车重量,同时也会增加整车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通过使直线横梁中部凸起来实现扭力梁侧倾中心抬高,增加整车的等效侧倾刚度,提高整车的操控稳定性,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包括横梁、横梁凸起,所述横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横梁凸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梁凸起为上凸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述横梁两端均设置有卡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梁为波浪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梁和横梁凸起为一体式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梁凸起的剪切中心设置在横梁的剪切中心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在横梁上设置的横梁凸起提高扭力梁的侧倾中心高度,增加整车的等效侧倾刚度,降低整车对悬架弹性元件的要求,可以明显提高整车的操控稳定性,同时可以降低横梁料厚、取消稳定杆结构可以大幅减重,且降低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原理后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原理俯视图。图中:1、横梁;2、横梁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包括横梁1、横梁凸起2,所述横梁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横梁凸起2。通过设置的在横梁1上设置的横梁凸起2提高扭力梁的侧倾中心高度,增加整车的等效侧倾刚度,降低整车对悬架弹性元件的要求,可以明显提高整车的操控稳定性,同时可以降低横梁料厚、取消稳定杆结构可以大幅减重,且降低制造成本。所述横梁凸起2为上凸结构,所述横梁1两端均设置有卡槽,所述横梁1为波浪形结构,所述横梁1和横梁凸起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横梁凸起2的剪切中心设置在横梁1的剪切中心的。提高扭力梁的侧倾中心高度,增加整车的等效侧倾刚度,可以明显提高整车的操控稳定性。具体原理:使用时,横梁1的中间设置的横梁凸起2为上凸结构,O2点为扭梁右侧轴套中心点,由图2可知,S1为横梁凸起2结构的横梁剪切中心,S2为直线型横梁1的剪切中心,连接O2、S1形成直线与过车轮中心线且与地面垂直的平面相交点P11,连接O2、S2形成直线与过车轮中心线且与地面垂直的平面相交点P12,在图3中点P1=点P2,由于点P11Z向高度高于点P12,所以从图3中可知侧倾中心高度R11高于R12,所以横梁凸起2有助于提高扭转梁的侧倾中心高度,侧倾中心提高可以有效抑制整车侧倾,可以降低横梁材料厚度,取消横向稳定杆,达到整车减重降本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在横梁1上设置的横梁凸起2提高扭力梁的侧倾中心高度,增加整车的等效侧倾刚度,降低整车对悬架弹性元件的要求,可以明显提高整车的操控稳定性,同时可以降低横梁料厚、取消稳定杆结构可以大幅减重,且降低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包括横梁(1)、横梁凸起(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横梁凸起(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包括横梁(1)、横梁凸起(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横梁凸起(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凸起(2)为上凸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扭力梁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两端均设置有卡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张文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