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开启的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84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2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开启的缓冲结构,包括充电口盖外板、充电口盖主体、充电口盖辅运动杆、充电口盖主运动杆,所述充电口盖主体上设置有辅运动杆旋转轴,所述充电口盖辅运动杆上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所述辅运动杆旋转轴上的旋转安装孔,所述辅运动杆旋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一致分布且宽度一致的凹槽,所述旋转安装孔的内孔壁上设置有宽度呈渐变结构且与所述凹槽对应配合的凸台。本技术通过在四连杆翻转结构内部设计缓冲机构,控制充电口盖开启运动速度,提高用户体验感,对充电口盖起到限位保护作用,防止其运动过位与机盖产生碰撞干涉损坏,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开启的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通过开启充电口盖进行充电,充电口盖具有保护充电插座及装饰美观的作用。电口盖是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外饰装饰件,分为前置充电口盖和后置充电口盖。前置充电口盖一般集成于前保险杠本体内部,后置充电口盖一般定位于车身侧围。

2、开启充电口盖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关闭,其设计过程需要考虑造型,产品的结构强度和人机操作舒适性,运行结构的可靠性等方面。四连杆翻转机构作为快充充电口盖的一种常用运动机构,在开启过程中需要控制开启角度和开启速度,以免造成运动干涉或用户体验感差等问题。

3、目前部分车型已经开发电动阻尼齿轮,通过电动开关控制充电口盖缓慢开启,但是对设计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设计单独的空间来布置阻尼装置,同时也造成了产品开发成本的提升,不符合降本增效的开发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开启的缓冲结构。

2、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开启的缓冲结构,包括充电口盖外板、充电口盖主体、充电口盖辅运动杆、充电口盖主运动杆,所述充电口盖辅运动杆、充电口盖主运动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充电口盖外板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充电口盖主体上,所述充电口盖主体上设置有辅运动杆旋转轴,所述充电口盖辅运动杆上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所述辅运动杆旋转轴上的旋转安装孔,所述辅运动杆旋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一致分布且宽度一致的凹槽,所述旋转安装孔的内孔壁上设置有宽度呈渐变结构且与所述凹槽对应配合的凸台。

4、优选地,所述辅运动杆旋转轴上的凹槽设置有三个。

5、优选地,三个凹槽的宽度均为1mm。

6、优选地,所述凸台的宽度为0.5mm-1.2mm。

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本技术通过在四连杆翻转结构内部设计缓冲机构,控制充电口盖开启运动速度,提高用户体验感,而且通过缓冲机构的设计,也可以对充电口盖起到限位保护作用,防止其运动过位与机盖产生碰撞干涉损坏,同时减少了阻尼器件的开发,降低了产品开发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开启的缓冲结构,包括充电口盖外板(1)、充电口盖主体(2)、充电口盖辅运动杆(3)、充电口盖主运动杆(4),所述充电口盖辅运动杆(3)、充电口盖主运动杆(4)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充电口盖外板(1)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充电口盖主体(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主体(2)上设置有辅运动杆旋转轴(5),所述充电口盖辅运动杆(3)上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所述辅运动杆旋转轴(5)上的旋转安装孔(6),所述辅运动杆旋转轴(5)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一致分布且宽度一致的凹槽(7),所述旋转安装孔(6)的内孔壁上设置有宽度呈渐变结构且与所述凹槽(7)对应配合的凸台(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开启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运动杆旋转轴(5)上的凹槽(7)设置有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开启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凹槽(7)的宽度均为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开启的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8)的宽度为0.5mm-1.2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开启的缓冲结构,包括充电口盖外板(1)、充电口盖主体(2)、充电口盖辅运动杆(3)、充电口盖主运动杆(4),所述充电口盖辅运动杆(3)、充电口盖主运动杆(4)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充电口盖外板(1)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充电口盖主体(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盖主体(2)上设置有辅运动杆旋转轴(5),所述充电口盖辅运动杆(3)上设置有转动连接于所述辅运动杆旋转轴(5)上的旋转安装孔(6),所述辅运动杆旋转轴(5)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方向一致分布且宽度一致的凹槽(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忠宝李小林郑礼忻赵玉柱袁堂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