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和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516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3 05:24
提供变速器和致动器,变速器具有:第一轴,其能够绕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旋转;第二轴,其能够绕周向旋转并且在所述中心轴线所延伸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轴并列配置;外壳,其在内部收纳有具有内齿部的内齿轮;环状的外齿轮,其具有与所述内齿部部分地啮合的外齿部并且该外齿轮与所述第二轴连接;凸轮,其具有收纳所述第一轴的所述轴向一端的连接孔并且该凸轮与所述第一轴一体地旋转;以及轴承,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内周面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之间,所述连接孔在轴向一端具有底面,在轴向另一端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器和致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和致动器。
技术介绍
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05-308131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杯型波动齿轮装置,该杯型波动齿轮装置具有:刚性内齿轮;杯形状的挠性外齿轮,其以同轴状态配置在该杯型波动齿轮装置的内侧;以及椭圆形轮廓的波动发生器,其嵌入于该杯型波动齿轮装置的内侧。该杯型波动齿轮装置中的波动发生器具有:凸轮板,其呈椭圆形轮廓;插头,该凸轮板以同轴状态固定于该插头;以及波形轴承,其安装于凸轮板的外周面。在插头的中心形成有能够供输入轴嵌入固定的轴孔。当日本公开公报第2005-308131号公报所公开的杯型波动齿轮装置进行动作时,在插头上产生载荷。若在插头上产生的载荷过大,则有可能输入轴从插头脱落。因此,考虑到通过加长轴孔而增大插头与输入轴的接触面积来增大插头与输入轴的紧固强度,但有可能使装置大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变速器具有:第一轴,其能够绕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旋转;第二轴,其能够绕周向旋转并且在所述中心轴线所延伸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轴并列配置;外壳,其在内部收纳有具有内齿部的内齿轮;环状的外齿轮,其具有与所述内齿部部分地啮合的外齿部并且该外齿轮与所述第二轴连接;凸轮,其具有收纳所述第一轴的所述轴向一端的连接孔并且该凸轮与所述第一轴一体地旋转;以及轴承,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内周面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之间,所述连接孔在轴向一端具有底面,在轴向另一端开口。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致动器具有所述变速器和与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连接的旋转电力机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变速器的大型化并且提高第一轴与凸轮的紧固强度。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的要素、特征、步骤、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侧视剖视图。图3A是示出凸轮的外形的一例的立体图。图3B是示出凸轮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图4是示出外齿轮的外形的一例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内齿轮的外形的一例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减速器中的凸轮与第一轴的连接构造的局部放大侧视剖视图。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减速器的第一变形例的凸轮与第一轴的连接构造的局部放大侧视剖视图。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减速器的第二变形例的凸轮与第一轴的连接构造的局部放大侧视剖视图。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减速器的第三变形例的凸轮与第一轴的连接构造的局部放大侧视剖视图。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减速器的第四变形例的凸轮与第一轴的连接构造的局部放大侧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进行说明。【1.致动器的整体结构】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侧视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致动器100具有马达(旋转电力机械)200和减速器(变速器)300。另外,旋转电力机械不限于马达,也可以是发电机,也可以是既作为马达也作为发电机而发挥功能的电动发电机。另外,变速器不限于减速器,也可以是增速器。【2.马达的结构】参照图2对马达200的结构进行说明。马达200对作为旋转轴线的第一轴110进行旋转驱动。马达200具有固定于第一轴110的转子210和包围转子210的圆环状的定子220。在该例子中,转子210是励磁,定子220是电枢。另外,也可以是,转子210是电枢,定子220是励磁。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第一轴110的中心轴线111的轴向也称为“X方向”,将以中心轴线111为中心的周向也称为“θ方向”,将以中心轴线111为中心的径向也称为“r方向”。转子210具有圆筒状的轭211、固定于轭211的外周面的永磁铁212。在轭211中收纳有第一轴110的X方向的一部分,轭211固定于第一轴110。在轭211的外周设置有永磁铁212。永磁铁212是被磁化成S极和N极在θ方向上交替排列并且其间隔为等间隔的环形磁铁。永磁铁212的一个磁极定位在r方向外侧的面、即与定子220对置的面。定子220具有铁芯221和多个线圈222。铁芯221是软磁性体,具有多个齿224。多个齿224在θ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各齿224朝向中心轴线111在r方向上延伸。线圈222的数量与齿224的数量相同。线圈222的数量、即槽数与永磁铁212的数量、即极数不同。例如,在三相马达的情况下,槽数为3的倍数。另外,极数为偶数。马达200还具有壳体230和罩240。壳体230具有筒部231和板状的盖部232。筒部231在内部具有圆柱状的空间,筒部231的一端、在图2的例子中是X方向的端部被盖部232封闭。该壳体230收纳转子210和定子220。壳体230的筒部231的内径为与铁芯221的外形大致相同的大小,例如通过粘接剂将铁芯221固定在筒部231的内周面。由此,在壳体230的内周面固定有定子220。盖部232在r方向中心部具有圆形的孔233。孔233的直径比第一轴110大,第一轴110贯通孔233。在孔233的周围安装有圆环状的轴承234,轴承234将第一轴110支承为能够旋转。壳体230的外形在沿X方向观察时是组合了半圆和矩形的形状。即,壳体230在沿X方向观察时具有半圆的半圆部235和矩形的凸缘部236。半圆部235的半圆的外形为与内周面同心的圆。即,半圆部235的外形是以第一轴110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半圆的圆弧面。另一方面,凸缘部236具有两个在r方向上延伸的直角的角部237,在各个角部237上通过螺栓与减速器300连结。罩240是直径比壳体230的圆形的开口稍大的圆板。罩240固定于壳体230的开口,并封闭开口。在罩240的r方向中心部设置有圆形的孔241,在该孔241中安装有圆环状的轴承242。轴承242将第一轴110支承为能够旋转。在上述那样的结构的马达200中,当对作为电枢的定子220的各线圈222施加电流时,因电磁感应作用使第一轴110向θ方向旋转。【3.减速器的结构】参照图2,对减速器300的结构进行说明。减速器300是从第一轴110向作为在X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的第二轴120变速地传递旋转的波动齿轮装置。减速器300具有外壳301、内齿轮302、作为外齿轮的外齿轮303以及波动发生器310。第一轴110从罩240沿X方向延伸,在第一轴110的一端连接有波动发生器310。波动发生器310具有凸轮304和挠性轴承305。本实施方式的致动器100例如能够以X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来进行配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以使马达200位于下侧且减速器300位于上侧的方式配置致动器100。在这样的致动器100的配置中,第一轴110的与波动发生器310的连接端(一端)为上端,其相反端(另一端)为下端。在第一轴110的一端部固定有凸轮304。图3A是示出凸轮304的外形的立体图,图3B是示出凸轮304的结构的侧视剖视图。凸轮304具有在X方向上并列的小径部341和大径部342。小径部341和大径部342的外形是以第一轴110的中心轴线111为中心的圆形,大径部342的外径比小径部341的外径大。大径部342配置在比小径部341靠近马达200的位置。在大径部342的外周部设置有椭圆状的缺口部343,在该缺口部343安装有挠性轴承305(参照图2)。在凸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器,其具有:第一轴,其能够绕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旋转;第二轴,其能够绕周向旋转并且在所述中心轴线所延伸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轴并列配置;外壳,其在内部收纳有具有内齿部的内齿轮;以及环状的外齿轮,其具有与所述内齿部部分地啮合的外齿部并且该外齿轮与所述第二轴连接,该变速器的特征在于,该变速器还具有:凸轮,其具有收纳所述第一轴的所述轴向一端的连接孔并且该凸轮与所述第一轴一体地旋转;以及轴承,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内周面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之间,所述连接孔在轴向一端具有底面,在轴向另一端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29 JP 2018-102508;2017.09.15 US 62/559,0261.一种变速器,其具有:第一轴,其能够绕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旋转;第二轴,其能够绕周向旋转并且在所述中心轴线所延伸的轴向上与所述第一轴并列配置;外壳,其在内部收纳有具有内齿部的内齿轮;以及环状的外齿轮,其具有与所述内齿部部分地啮合的外齿部并且该外齿轮与所述第二轴连接,该变速器的特征在于,该变速器还具有:凸轮,其具有收纳所述第一轴的所述轴向一端的连接孔并且该凸轮与所述第一轴一体地旋转;以及轴承,其配置在所述外齿轮的内周面与所述凸轮的外周面之间,所述连接孔在轴向一端具有底面,在轴向另一端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具有从轴向一端的端面穿过所述底面的贯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具有在轴向一端的端面开口的螺纹孔,该变速器还具有螺钉,该螺钉具有:头部,其直径比所述贯通孔大;以及轴部,其贯通所述贯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具有在轴向一端的端面开口的插入孔,该变速器还具有结合部件,该结合部件具有:头部,其直径比所述贯通孔大;以及轴部,其贯通所述贯通孔,插入于所述插入孔中,所述结合部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户田显宽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