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flash数据保持能力的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提高flash数据保持能力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闪存(即FLASH)由于具有高密度、低价格和电可编辑、擦除的优点而被广泛作为非易失性记忆体应用的最优选择。目前,闪存单元主要在65纳米技术节点进行,随着对大容量闪存的要求,利用现有技术节点,每片硅片上的芯片数量将会减少。同时,新的技术节点日益成熟,也促使闪存单元用高节点的技术进行生产。这意味着需要将闪存单元的尺寸进行缩减,按照原有结构进行的闪存单元的有源区宽度和沟道长度的缩减,都会使闪存单元的性能受到影响。现在发展的45纳米闪存单元使用自对准的有源区,将浮栅极和有源区做成同样的尺寸,从而可以降低闪存单元之间的互扰,为进一步缩减尺寸提供了可能性。对于闪存单元来说,数据保持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而闪存的可靠性则影响着产品的市场前景。闪存单元的栅极结构通常包括由第一栅氧化层(Tox)、浮栅(FG)、第二ONO层和控制栅(CG)形成的叠加结构,其中浮栅作为存储电荷的载体,其形貌对电荷的保存有一定的影响。在闪存单元的栅极形成过程中,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flash数据保持能力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形成半导体衬底结构;第二步,在衬底上依次沉积栅极氧化层、氮化硅层、多晶碳层、第一氧化层;第三步,刻蚀形成浅沟槽隔离;第四步,在硅片表面沉积氧化物并填满所述浅沟槽;第五步,对氧化物进行研磨,并停留在氮化硅层上;第六步,刻蚀去除氮化硅层,直至露出栅极氧化层;第七步,沉积浮栅多晶硅;第八步,对浮栅多晶硅进行研磨,直至浅沟槽中氧化物露出;第九步,刻蚀浅沟槽中的部分氧化物;第十步,沉积ONO隔离层;第十一步,沉积控制栅多晶硅;第十二步,对控制栅多晶硅进行刻蚀,直至露出栅极氧化层;刻蚀后控制栅的特征尺寸大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flash数据保持能力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形成半导体衬底结构;第二步,在衬底上依次沉积栅极氧化层、氮化硅层、多晶碳层、第一氧化层;第三步,刻蚀形成浅沟槽隔离;第四步,在硅片表面沉积氧化物并填满所述浅沟槽;第五步,对氧化物进行研磨,并停留在氮化硅层上;第六步,刻蚀去除氮化硅层,直至露出栅极氧化层;第七步,沉积浮栅多晶硅;第八步,对浮栅多晶硅进行研磨,直至浅沟槽中氧化物露出;第九步,刻蚀浅沟槽中的部分氧化物;第十步,沉积ONO隔离层;第十一步,沉积控制栅多晶硅;第十二步,对控制栅多晶硅进行刻蚀,直至露出栅极氧化层;刻蚀后控制栅的特征尺寸大于基准尺寸;第十三步,进行氧化处理形成第二氧化层;第十四步,刻蚀去除第二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林健,姬峰,王奇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