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砟轨道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697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作铁路无碴轨道轨道板的模具,尤其是一种无砟轨道板模具。其包括:底模、端模、侧模、承轨台壳体、轨道模具基座和预埋套管,所述预埋套管定位装置包括:中心轴、弹性胀套、压套和螺母,所述预埋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它解决了预埋套管上浮的问题,预埋套管易安装和定位,同时预埋套管定位装置方便拆卸,轨道板脱模容易,半封闭的第二套管可防止混凝土进入预埋套管中,承轨台壳体为铝合金制成,解决了模具容易被腐蚀,造成模具损伤和寿命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砟轨道板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作铁路无碴轨道轨道板的模具,尤其是一种无砟轨道板模具。
技术介绍
无砟轨道结构具有高平顺性、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维修量少等特点,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轨道板在预制厂集中预制过程中需要安装预埋套管,现有的预埋套管,不易安装和定位,不利轨道板脱模,预埋套管定位装置不易拆卸等问题,造成生产效率低、易破坏轨道板等问题,另外若不将预埋套管固定,振动器在对混凝土振捣时,预埋套管会产生上浮间隙.控制难度很大,混凝土也易进入预埋套管中。再者,为缩短养护龄期和提高产品质量采取蒸汽养护方式,蒸养时间一般持续14h~18h。无砟轨道板采用高强混凝土,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减水剂等外加剂,氯盐含量较高。在混凝土中对钢铁的腐蚀主要有氯盐腐蚀和碳化腐蚀,据有关研究表明,氯盐腐蚀速率随温度的提高和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蒸汽养护结束,预制构件钢模具腐蚀较为严重。模具被腐蚀,脱膜后预制构件表面凹凸不平,甚至导致预制构件边角破裂,产生预应力集中作用,预应力张拉后预制构件破碎。大大缩短了模具的使用寿命,现阶段一套轨道板钢模的使用寿命为200次左右,寿命较低造成增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板模具,它解决了预埋套管上浮的问题,预埋套管易安装和定位,同时预埋套管定位装置方便拆卸,轨道板脱模容易,半封闭的第二套管可防止混凝土进入预埋套管中,承轨台壳体为铝合金制成,解决了模具容易被腐蚀,造成模具损伤和寿命降低的问题。一种无砟轨道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端模、侧模、承轨台壳体、轨道模具基座和预埋套管,所述承轨台壳体嵌装于底模上,所述侧模与端模、侧模与底模、端模与底模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承轨台壳体上可拆卸连接有预埋套管定位装置,所述预埋套管定位装置包括:中心轴、弹性胀套、压套和螺母,所述预埋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承轨台壳体上具有安装通孔,所述中心轴由下螺杆、定位部和上螺杆组成,所述中心轴的下螺杆穿过安装通孔并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弹性胀套套装于定位部上,所述弹性胀套的顶部内腔为倒锥形,所述压套螺纹连接于上螺杆上且压套的底部为倒锥形与所述弹性胀套的顶部内腔相配适,所述第一套管套装于弹性胀套外侧并由弹性胀套胀紧与弹性胀套过盈配合于一起,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管的内腔为上下贯通的贯通腔,所述第二套管的内腔为下部开放,顶部封闭的半封闭腔;弹性胀套胀紧状态下,压套的顶部距第二套管内腔的顶面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套管具有内螺纹,所述底模底部前、后、左、右侧组焊有振动器安装座,所述振动器安装座上安装振动器。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底模上形成有若干条截面为三角形的凸起棱,所述凸起棱位于左右相邻的承轨台壳体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上均形成有横向的环形凸起及纵向的长条凸起。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定位部与承轨台壳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套装于下螺杆上。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螺母与承轨台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垫圈,所述螺母套装于下螺杆上。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弹性胀套的内腔由顶部的倒锥形腔体和下部的圆柱形腔体组成,所述圆柱形腔体的顶面为倒锥形腔体的底面。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承轨台壳体由铝合金制成。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预埋套管与底模间的缝隙小于0.3mm。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解决了预埋套管上浮的问题,预埋套管易安装和定位,同时预埋套管定位装置方便拆卸,轨道板脱模容易,半封闭的第二套管可防止混凝土进入预埋套管中,承轨台壳体为铝合金制成,解决了模具容易被腐蚀,造成模具损伤和寿命降低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图1: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所述预埋套管和预埋套管定位装置结合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所述预埋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1、端模2、侧模3、承轨台壳体4、轨道模具基座和预埋套管6,所述承轨台壳体4嵌装于底模1上,所述侧模3与端模2、侧模3与底模1、端模2与底模1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承轨台壳体4上可拆卸连接有预埋套管定位装置7,所述预埋套管定位装置7包括:中心轴70、弹性胀套71、压套72和螺母73,所述预埋套管6包括第一套管60和第二套管61,所述承轨台壳体4上具有安装通孔40,所述中心轴70由下螺杆70-1、定位部70-2和上螺杆70-3组成,所述中心轴70的下螺杆70-1穿过安装通孔40并与螺母73螺纹连接,所述弹性胀套71套装于定位部70-2上,所述弹性胀套71的顶部内腔为倒锥形,所述压套72螺纹连接于上螺杆70-3上且压套72的底部为倒锥形与所述弹性胀套71的顶部内腔相配适,所述第一套管60套装于弹性胀套71外侧并由弹性胀套71胀紧与弹性胀套71过盈配合于一起,所述第二套管61与第一套管6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管60的内腔为上下贯通的贯通腔,所述第二套管61的内腔为下部开放,顶部封闭的半封闭腔;弹性胀套71胀紧状态下,压套72的顶部距第二套管61内腔的顶面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套管60具有内螺纹,所述底模1底部前、后、左、右侧组焊有振动器安装座,所述振动器安装座上安装振动器。安装预埋套管6时,先将中心轴70通过螺母连接于承轨台壳体4上,在中心轴70上套装弹性胀套71,将压套72与上螺杆70-3螺纹连接,在弹性胀套71外套第一套管60,安装容易,定位方便、效率高,下旋,压套72使弹性胀套71胀大从而与第一套管60过盈配合,进而使得第一套管60与弹性胀套71结合于一起,可防止对混凝土振捣时,预埋套管产生上浮间隙,然后将第二套管61螺纹连接于第一套管60上,浇注制作轨道板,预埋套管6被固定结合于轨道板中,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砟轨道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1)、端模(2)、侧模(3)、承轨台壳体(4)、轨道模具基座和预埋套管(6),所述承轨台壳体(4)嵌装于底模(1)上,所述侧模(3)与端模(2)、侧模(3)与底模(1)、端模(2)与底模(1)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承轨台壳体(4)上可拆卸连接有预埋套管定位装置(7),所述预埋套管定位装置(7)包括:中心轴(70)、弹性胀套(71)、压套(72)和螺母(73),所述预埋套管(6)包括第一套管(60)和第二套管(61),所述承轨台壳体(4)上具有安装通孔(40),所述中心轴(70)由下螺杆(70‑1)、定位部(70‑2)和上螺杆(70‑3)组成,所述中心轴(70)的下螺杆(70‑1)穿过安装通孔(40)并与螺母(73)螺纹连接,所述弹性胀套(71)套装于定位部(70‑2)上,所述弹性胀套(71)的顶部内腔为倒锥形,所述压套(72)螺纹连接于上螺杆(70‑3)上且压套(72)的底部为倒锥形与所述弹性胀套(71)的顶部内腔相配适,所述第一套管(60)套装于弹性胀套(71)外侧并由弹性胀套(71)胀紧与弹性胀套(71)过盈配合于一起,所述第二套管(61)与第一套管(6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管(60)的内腔为上下贯通的贯通腔,所述第二套管(61)的内腔为下部开放,顶部封闭的半封闭腔;弹性胀套(71)胀紧状态下,压套(72)的顶部距第二套管(61)内腔的顶面具有一定距离,所述第一套管(60)具有内螺纹,所述底模(1)底部前、后、左、右侧组焊有振动器安装座,所述振动器安装座上安装振动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砟轨道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1)、端模(2)、侧模(3)、承轨台壳体(4)、轨道模具基座和预埋套管(6),所述承轨台壳体(4)嵌装于底模(1)上,所述侧模(3)与端模(2)、侧模(3)与底模(1)、端模(2)与底模(1)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承轨台壳体(4)上可拆卸连接有预埋套管定位装置(7),所述预埋套管定位装置(7)包括:中心轴(70)、弹性胀套(71)、压套(72)和螺母(73),所述预埋套管(6)包括第一套管(60)和第二套管(61),所述承轨台壳体(4)上具有安装通孔(40),所述中心轴(70)由下螺杆(70-1)、定位部(70-2)和上螺杆(70-3)组成,所述中心轴(70)的下螺杆(70-1)穿过安装通孔(40)并与螺母(73)螺纹连接,所述弹性胀套(71)套装于定位部(70-2)上,所述弹性胀套(71)的顶部内腔为倒锥形,所述压套(72)螺纹连接于上螺杆(70-3)上且压套(72)的底部为倒锥形与所述弹性胀套(71)的顶部内腔相配适,所述第一套管(60)套装于弹性胀套(71)外侧并由弹性胀套(71)胀紧与弹性胀套(71)过盈配合于一起,所述第二套管(61)与第一套管(6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管(60)的内腔为上下贯通的贯通腔,所述第二套管(61)的内腔为下部开放,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勤孙华东张旭王保群阚涛周晓静贾坚刘芝敏乔弘张伟林张大林樊文波李晓荣李亚东裴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山东高速轨道设备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