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性树枝取代的蒽基深蓝光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902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蓝光电致发光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溶性树枝取代的蒽基深蓝光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蒽基深蓝光材料的结构式为式I,R为吸电性结构单元中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蒽基深蓝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溶性树枝取代的蒽基深蓝光材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薄膜形貌稳定性,以及易合成纯化等特点;并在非掺杂电致发光器件中,展现出高发光效率及低效率滚降,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溶性树枝取代的蒽基深蓝光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蓝光电致发光材料的
,涉及有机分子蓝光电致发光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可溶性树枝取代的蒽基深蓝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蒽基深蓝光材料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因其具有自发光、柔性、低能耗等优势,正引领信息显示与照明技术的发展。相对于绿光、红光材料,设计高效率、高稳定蓝光电致发光材料,对于OLED显示,特别是OLED照明,具有重要意义。蓝光材料可分为传统蓝光荧光材料、蓝光磷光材料、TADF(热活化延迟荧光)型蓝光材料和TTA(三重态-三重态湮灭)型蓝光荧光材料。但是,传统蓝光荧光材料只能利用单重态激子,电致发光内量子效率一般只有25%;而对于蓝光磷光材料以及TADF型蓝光材料,电致发光内量子效率可达100%,但其较长的三重态激子寿命与高三重态能级,不利于获得高稳定、高效率OLED器件。相比而言,TTA型蓝光荧光材料,即两个三重态激子复合形成一个单重态,因而电致发光内量子效率可达62.5%,远超经典荧光材料的25%。在高电流密度下,三线态激子的密度增加反而促进三线态激子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溶性树枝取代的蒽基深蓝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式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溶性树枝取代的蒽基深蓝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式I:所述R为以下吸电性结构单元中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溶性树枝取代的蒽基深蓝光材料,其特征在于:为以下化学结构中一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溶性树枝取代的蒽基深蓝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9-(4-溴苯基)-10-(4,4”-二-叔丁基-[1,1':3',1”-三苯基]-5'-基)蒽:在有机溶剂中,在催化体系作用下,将9-溴-10-(3,5-双(4-叔丁基苯基)苯基)蒽与4-溴苯硼酸反应,后续处理,获得含溴的蒽基化合物;(2)制备2-(4-(10-(4,4”-二-叔丁基-[1,1':3',1”-三苯基]-5'-基)蒽-9-基)苯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戊环:在有机溶剂中,在催化体系的作用下,将步骤(1)的含溴的蒽基化合物与双联频哪醇硼酸酯进行反应,后续处理,获得含硼酸酯的蒽基化合物;(3)制备蓝光材料:在有机溶剂中和催化体系的作用下,将含硼酸酯的蒽基化合物与R-An-Br反应,得到蓝光材料即可溶性树枝取代的蒽基深蓝光材料;R-An-Br的结构为:其中R如可溶性树枝取代的蒽基深蓝光材料的结构式I所定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溶性树枝取代的蒽基深蓝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反应为加热回流反应;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和乙醇,所述催化体系包括催化剂和碱性溶液,所述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旭辉彭灵魏鑫峰王梅王林叶曹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