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雾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10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后雾灯,其包括灯罩壳体;扣合于灯罩壳体的灯座壳体,灯座壳体内设雾灯室,雾灯室具有位于中央且内凹的反光曲面及延伸于反光曲面周围的限位平面;设置于反光曲面中央的安装孔;以及卡榫配合于安装孔的灯座安装盖,灯座安装盖固定雾灯灯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具有中央面板部与加强面板部的灯罩壳体配合雾灯灯泡,加强导光,提高配光性能,同时灯座安装盖增强密封,避免以往后雾灯容易受天气干扰受损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雾灯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灯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后雾灯。
技术介绍
雾灯,安装于汽车的前部和后部,用于雨雾天气行车时照明道路。因为雾天能见度低,驾驶员视线受到限制。灯光可增大运行距离,特别是黄色防雾灯的光穿透力强,它可提高驾驶员与周围交通参与者的能见度,使来车和行人在较远处发现对方。然而,目前雾灯密封性较差,配光性能较弱,容易受到雨雪天气干扰,侵蚀雾灯内部元件,造成损坏,严重时造成安全隐患,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后雾灯,通过具有中央面板部与加强面板部的灯罩壳体配合雾灯灯泡,加强导光,提高配光性能,同时灯座安装盖增强密封,避免以往后雾灯容易受天气干扰受损的麻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后雾灯,其包括灯罩壳体;扣合于灯罩壳体的灯座壳体,灯座壳体内设雾灯室,雾灯室具有位于中央且内凹的反光曲面及延伸于反光曲面周围的限位平面;设置于反光曲面中央的安装孔;以及卡榫配合于安装孔的灯座安装盖,灯座安装盖固定雾灯灯泡。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灯罩壳体包括中央面板部与位于中央面板部周围的加强面板部;中央面板部向外凸出,具有面向反光曲面的透明平面与位于四周的导光侧面,导光侧面排列导光圆柱;加强面板部密布导光圆柱且环设拉伸卡边,拉伸卡边嵌设于灯座壳体。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灯座安装盖环设多个凸出限位块,安装孔对应环设延伸限位孔,凸出限位块穿设延伸限位孔卡榫配合,且灯座安装盖与安装孔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圈。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灯座安装盖上端具有连通至雾灯灯泡的接线通道及位于接线通道两侧的旋转叶片,接线通道水平布置于灯座安装盖上侧表面。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反光曲面还设置有防水透气接头,防水透气接头环设半环挡圈。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反光曲面由反光单元间隔排列形成,反光单元凸起,成方格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具有中央面板部与加强面板部的灯罩壳体配合雾灯灯泡,加强导光,提高配光性能,同时灯座安装盖增强密封,避免以往后雾灯容易受天气干扰受损的麻烦。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后雾灯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后雾灯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灯罩壳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灯座安装盖示意图。附图标记灯罩壳体10,中央面板部11,加强面板部12,拉伸卡边13,导光圆柱14,灯座壳体20,反光曲面21,限位平面22,安装孔30,延伸限位孔31,灯座安装盖40,凸出限位块41,接线通道42,旋转叶片43,雾灯灯泡50,橡胶密封圈60,防水透气接头70,半环挡圈7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后雾灯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后雾灯爆炸图。如图所示,一种后雾灯包括灯罩壳体10;扣合于灯罩壳体10的灯座壳体20,灯座壳体20内设雾灯室,雾灯室具有位于中央且内凹的反光曲面21及延伸于反光曲面21周围的限位平面22;设置于反光曲面21中央的安装孔30;以及卡榫配合于安装孔30的灯座安装盖40,灯座安装盖40固定雾灯灯泡50。在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灯罩壳体10与灯座壳体20相互卡扣,形成后雾灯的外壳主体,内部通过灯座安装盖40安装雾灯灯泡50,提供光源,同时灯座壳体20的内表面具有环挡于雾灯灯泡50的反光曲面21,反光曲面21内凹,能够反射雾灯灯泡50所发出的光线,起到汇聚的作用,同时周围的限位片面22延伸至灯罩壳体10,防止光线的溢散,加强导向,提高配光性能,实用方便。值得一提的是,反光曲面21由反光单元间隔排列形成,反光单元向外凸起,成方格状,表面具有弧度,能够加强反射。请参考图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灯罩壳体示意图。灯罩壳体10包括中央面板部11与位于中央面板部11周围的加强面板部12;中央面板部11向外凸出,具有面向反光曲面21的透明平面与位于四周的导光侧面,导光侧面排列导光圆柱14;加强面板部12密布导光圆柱14且环设拉伸卡边13,拉伸卡边13嵌设于灯座壳体20。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面板部11与周围的加强面板部12相互配合,凸出设计,加强层次的效果。同时中央面板部11的主面设置为透明平面,增强透光,加强警示,在起四周的侧面密布导光圆柱14,类似于凸透镜,起到放大效果,增加光线的折射效率,增加光照范围。而平铺的加强面板部12进一步密布导光圆柱14,加强配光。拉伸卡边13凸出嵌合灯座壳体20,定位导向,安装更为方便,在其表面也可设置橡胶涂层,增强密封。接下来,请一并参考图2与图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灯座安装盖40示意图。灯座安装盖40环设多个凸出限位块41,安装孔30对应环设延伸限位孔31,凸出限位块41穿设延伸限位孔31卡榫配合,且灯座安装盖40与安装孔30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圈60。具体而言,在安装灯座安装盖40时,可以将凸出限位块41对准延伸限位孔31压入,然后旋转,当然在其中一个凸出限位块41一侧也可加装止抵块,提供限位,最终卡榫配合,实现固定,两者之间通过橡胶密封圈60加强密封。灯座安装盖40上端具有连通至雾灯灯泡50的接线通道42及位于接线通道42两侧的旋转叶片43,接线通道42水平布置于灯座安装盖40上侧表面。雾灯灯泡50灯珠较大,照明效果要较强,其灯座安装盖40上端具有连通的接线通道42,接线通道42水平布置上侧表面,与雾灯灯泡50的安装通道垂直,方便布线的同时节约占用空间。而且在位于接线通道42两侧还设置方便旋钮的旋转叶片43,方便旋钮,提高安装的便捷性。请复参考图1,反光曲面21后端还设置有防水透气接头70,防水透气接头70用以安装防水透气帽,起到灯座壳体20内的防水透气效果,有效散热,而且环设半环挡圈71,方便安装,能够遮挡住两者连接处,避免雨水及灰尘进入,加强保护。此外灯座壳体20侧面还设置有安装支架,具有螺栓紧固的安装孔,方便拆卸更换安装至车体,操作便捷。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雾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壳体;扣合于所述灯罩壳体的灯座壳体,所述灯座壳体内设雾灯室,所述雾灯室具有位于中央且内凹的反光曲面及延伸于所述反光曲面周围的限位平面;设置于所述反光曲面中央的安装孔;以及卡榫配合于所述安装孔的灯座安装盖,所述灯座安装盖固定雾灯灯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雾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罩壳体;扣合于所述灯罩壳体的灯座壳体,所述灯座壳体内设雾灯室,所述雾灯室具有位于中央且内凹的反光曲面及延伸于所述反光曲面周围的限位平面;设置于所述反光曲面中央的安装孔;以及卡榫配合于所述安装孔的灯座安装盖,所述灯座安装盖固定雾灯灯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雾灯,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灯罩壳体包括中央面板部与位于所述中央面板部周围的加强面板部;所述中央面板部向外凸出,具有面向所述反光曲面的透明平面与位于四周的导光侧面,所述导光侧面排列导光圆柱;所述加强面板部密布导光圆柱且环设拉伸卡边,所述拉伸卡边嵌设于所述灯座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龙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