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nti-collision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n anti-collis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 headlamp.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n anti-collis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 headlamp which is easy to install.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technical problem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such an anti-collision device for automobile headlamp, including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 first anti-collision rod, a first anti-collision frame,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a first U-shaped chuck,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 second U-shaped chuck, a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a third connecting plate, a bumper, a fourth connecting plate, a third U-shaped chuck and a fifth connecting plate.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 to the side of the first U-shaped chuck near the second U-shaped chuck, and the other end is fixed to the side of the second U-shaped chuck near the first U-shaped chuck.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the effect of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rubb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前照灯用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撞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照灯用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车灯就是指车辆上的灯具。车灯种类组合,前照灯组合前照灯在整辆车的前部,它主要起照明和信号作用。前照灯发出的光可以照亮车体前方的道路情况,使驾驶者可以在黑夜里安全的行车,当车停在路边的车位置,经常会被一些马虎的司机卡车刮到,或者直接撞上,且因为车灯没有防撞功能,进而车灯直接被撞环,如若车主没有及时更换,容易造成事故,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便于安装的汽车前照灯用防撞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驻停车辆的车灯容易被其他车辆刮碰,且现有车辆的车灯没有防撞功能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汽车前照灯用防撞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汽车前照灯用防撞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接杆、第一防撞杆、第一防撞框、第二连接杆、第一U形卡杆、第一连接板、第二U形卡杆、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保险杆、第四连接板、第三U形卡杆、第五连接板、第四U形卡杆、第三连接杆、第二防撞框、第二防撞杆、第四连接杆、第一防撞板、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照灯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连接杆(1)、第一防撞杆(2)、第一防撞框(3)、第二连接杆(4)、第一U形卡杆(5)、第一连接板(6)、第二U形卡杆(7)、第二连接板(8)、第三连接板(9)、保险杆(10)、第四连接板(11)、第三U形卡杆(12)、第五连接板(13)、第四U形卡杆(14)、第三连接杆(15)、第二防撞框(16)、第二防撞杆(17)、第四连接杆(18)、第一防撞板(19)、第一弹性件(20)、第二弹性件(21)和第二防撞板(22);第一连接板(6)一端固接于第一U形卡杆(5)靠近第二U形卡杆(7)的侧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二U形卡杆(7)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照灯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连接杆(1)、第一防撞杆(2)、第一防撞框(3)、第二连接杆(4)、第一U形卡杆(5)、第一连接板(6)、第二U形卡杆(7)、第二连接板(8)、第三连接板(9)、保险杆(10)、第四连接板(11)、第三U形卡杆(12)、第五连接板(13)、第四U形卡杆(14)、第三连接杆(15)、第二防撞框(16)、第二防撞杆(17)、第四连接杆(18)、第一防撞板(19)、第一弹性件(20)、第二弹性件(21)和第二防撞板(22);第一连接板(6)一端固接于第一U形卡杆(5)靠近第二U形卡杆(7)的侧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二U形卡杆(7)靠近第一U形卡杆(5)的侧部;第二连接板(8)一端固接于第二U形卡杆(7)远离第一连接板(6)的侧部,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板(9)端部铰接;第四连接板(11)一端固接于第三U形卡杆(12)靠近第二U形卡杆(7)的侧部,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板(9)远离第二连接板(8)的端部铰接;第五连接板(13)一端固接于第三U形卡杆(12)靠近第四U形卡杆(14)的侧部,另一端固接于第四U形卡杆(14)靠近第三U形卡杆(12)的侧部;第一U形卡杆(5)、第二U形卡杆(7)、第三U形卡杆(12)、第四U形卡杆(14)均与保险杆(10)卡接,第一连接杆(1)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二U形卡杆(7)顶部,第二连接杆(4)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一U形卡杆(5)顶部,第三连接杆(15)沿竖直方向固接于第四U形卡杆(14)顶部,第四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树坚,贺晓,胡建华,禤健,孔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雪莱特汽车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