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灯具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443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9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灯具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拿取与移动、且污水能回收的汽车灯具检测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汽车灯具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一安装框、顶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插杆、第二插杆、网板、第二安装框、活塞、挡板和第一把手;第一安装框顶部开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顶板位于第一安装框顶部;第一固定板固接于顶板底部,且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二固定板固接于顶板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达到了便于拿取与移动、且污水能回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灯具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灯具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灯具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多项检测,现在的汽车经常受到日嗮雨淋,汽车灯具受到雨淋,如果汽车灯具内部进水,就会影响到汽车灯的使用,再阴雨天看不清的时候造成危险,对汽车灯具防水性的检测时非常重要的,目前汽车灯具防水性检测装置比较笨重,不便移动,并且淋雨试验后的污水不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没有达到充分利用和节约资源的目的。现有的汽车灯具防水性检测装置存在不便拿取与移动、且污水不能回收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便于拿取与移动、且污水能回收的汽车灯具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汽车灯具防水性检测装置存在不便拿取与移动、且污水不能回收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拿取与移动、且污水能回收的汽车灯具检测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汽车灯具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一安装框、顶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插杆、第二插杆、网板、第二安装框、活塞、挡板和第一把手;第一安装框顶部开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顶板位于第一安装框顶部;第一固定板固接于顶板底部,且位于第一凹槽内;第二固定板固接于顶板底部,且位于第二凹槽内;第一安装框一侧部开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与第一凹槽连通;第一固定板上开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插杆一端贯穿第一通孔、位于第二通孔内,第一安装框另一侧部开有第四通孔,且第四通孔与第二凹槽连通;第二固定板上开有第五通孔、第六通孔;第一插杆一端贯穿第四通孔、位于第五通孔内,网板一端固接于第一安装框一内侧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一安装框另一内侧部;第二安装框固接于顶板底部,顶板上开有第七通孔,第二安装框底部开有多个等间距的第八通孔,第一安装框一侧部开有排水孔,活塞与排水孔插装连接,第一安装框前部开有第九通孔,挡板与第九通孔插装连接,第一把手固接于挡板一侧部。优选地,该汽车灯具检测装置还包括有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第一磁铁固接于第一凹槽一内侧部;第二磁铁固接于第一插杆一侧部,且与第一磁铁磁性连接;第三磁铁固定于第二凹槽一内侧部;第四磁铁固接于第二插杆一侧部,且与第三磁铁磁性连接。优选地,该汽车灯具检测装置还包括有第二把手、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第二把手固接于顶板顶部,第一橡胶套固接于第一把手表面,第二橡胶套固接于第二把手表面。(3)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固定板于第一凹槽配合、第二固定板于第二凹槽配合,便可顶板上升与下降,从而减小检测装置的体积,通过排水孔与活塞配合,便于对污水的收集,通过第九通孔与挡板,便于汽车灯具的存放和拿取,通过第二安装框与第八通孔配合,完成模拟下雨的状况,达到了便于拿取与移动、且污水能回收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第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的第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中A的第二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1中B的第二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安装框,2-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顶板,5-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7-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第三通孔,10-第一插杆,11-第四通孔,12-第五通孔,13-第六通孔,14-第二插杆,15-网板,16-第二安装框,17-第七通孔,18-第八通孔,19-排水孔,20-活塞,21-第九通孔,22-挡板,23-第一把手,24-第一磁铁,25-第二磁铁,26-第三磁铁,27-第四磁铁,28-第二把手,29-第一橡胶套,30-第二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汽车灯具检测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有第一安装框1、顶板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第一插杆10、第二插杆14、网板15、第二安装框16、活塞20、挡板22和第一把手23;第一安装框1顶部开有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顶板4位于第一安装框1顶部;第一固定板5固接于顶板4底部,且位于第一凹槽2内;第二固定板6固接于顶板4底部,且位于第二凹槽3内;第一安装框1一侧部开有第一通孔7,且第一通孔7与第一凹槽2连通;第一固定板5上开有第二通孔8、第三通孔9,第一插杆10一端贯穿第一通孔7、位于第二通孔8内,第一安装框1另一侧部开有第四通孔11,且第四通孔11与第二凹槽3连通;第二固定板6上开有第五通孔12、第六通孔13;第一插杆10一端贯穿第四通孔11、位于第五通孔12内,网板15一端固接于第一安装框1一内侧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一安装框1另一内侧部;第二安装框16固接于顶板4底部,顶板4上开有第七通孔17,第二安装框16底部开有多个等间距的第八通孔18,第一安装框1一侧部开有排水孔19,活塞20与排水孔19插装连接,第一安装框1前部开有第九通孔21,挡板22与第九通孔21插装连接,第一把手23固接于挡板22一侧部。当需要使用本检测装置时,首先将本检测装置搬至需要检测汽车灯具的位置,将第一插杆10拔出,使得第一插杆10离开第二通孔8、第一通孔7,将第二插杆14拔出,使得第二插杆14离开第五通孔12、第四通孔11,便可控制顶板4上升,顶板4带动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上升,当第一通孔7、第三通孔9、第六通孔13、第四通孔1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时,控制第一插杆10插入第一通孔7,使其位于第三通孔9内,控制第二插杆14插入第四通孔11,使其位于第六通孔13内,再通过第一把手23将挡板22从第九通孔21内拔出,便可将需要检测汽车灯具通过第九通孔21放置于网板15顶部,再将挡板22塞会第九通孔21内,便可通过第七通孔17向第二安装框16内注水,第二安装框16内的水通过第八通孔18向下流动,从而模拟下雨的情况,进而淋向汽车灯具,水通过网板15集中第一安装框1内底部,当需要查看汽车灯具时,停止注水,通过第一把手23将挡板22从第九通孔21内拔出,便可取出汽车灯具,从而对汽车灯具进行检测,当汽车灯具内部不存在水分时,便是汽车灯具合格,当汽车内存在水分时,便是汽车灯具不合格,当需要收集第一安装框1内的水时,将活塞20拔出,使得水通过排水孔19流出第一安装框1,如此反复,当不需要使用检测装置时,将第一插杆10拔出,使得第一插杆10离开第三通孔9、第一通孔7,将第二插杆14拔出,使得第二插杆14离开第六通孔13、第四通孔11,便可控制顶板4下降,顶板4带动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下降,回到初始位置,控制第一插杆10插入第一通孔7,使其位于第二通孔8内,控制第二插杆14插入第四通孔11,使其位于第五通孔12内,再通过第一把手23将挡板22塞入第九通孔21内,如此,达到了便于拿取与移动、且污水能回收的效果。进一步,该汽车灯具检测装置还包括有第一磁铁24、第二磁铁25、第三磁铁26和第四磁铁27;第一磁铁24固定于第一凹槽2一内侧部;第二磁铁25固接于第一插杆10一侧部,且与第一磁铁24磁性连接;第三磁铁26固定于第二凹槽3一内侧部;第四磁铁27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灯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安装框(1)、顶板(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第一插杆(10)、第二插杆(14)、网板(15)、第二安装框(16)、活塞(20)、挡板(22)和第一把手(23);第一安装框(1)顶部开有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顶板(4)位于第一安装框(1)顶部;第一固定板(5)固接于顶板(4)底部,且位于第一凹槽(2)内;第二固定板(6)固接于顶板(4)底部,且位于第二凹槽(3)内;第一安装框(1)一侧部开有第一通孔(7),且第一通孔(7)与第一凹槽(2)连通;第一固定板(5)上开有第二通孔(8)、第三通孔(9),第一插杆(10)一端贯穿第一通孔(7)、位于第二通孔(8)内,第一安装框(1)另一侧部开有第四通孔(11),且第四通孔(11)与第二凹槽(3)连通;第二固定板(6)上开有第五通孔(12)、第六通孔(13);第一插杆(10)一端贯穿第四通孔(11)、位于第五通孔(12)内,网板(15)一端固接于第一安装框(1)一内侧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一安装框(1)另一内侧部;第二安装框(16)固接于顶板(4)底部,顶板(4)上开有第七通孔(17),第二安装框(16)底部开有多个等间距的第八通孔(18),第一安装框(1)一侧部开有排水孔(19),活塞(20)与排水孔(19)插装连接,第一安装框(1)前部开有第九通孔(21),挡板(22)与第九通孔(21)插装连接,第一把手(23)固接于挡板(22)一侧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灯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安装框(1)、顶板(4)、第一固定板(5)、第二固定板(6)、第一插杆(10)、第二插杆(14)、网板(15)、第二安装框(16)、活塞(20)、挡板(22)和第一把手(23);第一安装框(1)顶部开有第一凹槽(2)、第二凹槽(3),顶板(4)位于第一安装框(1)顶部;第一固定板(5)固接于顶板(4)底部,且位于第一凹槽(2)内;第二固定板(6)固接于顶板(4)底部,且位于第二凹槽(3)内;第一安装框(1)一侧部开有第一通孔(7),且第一通孔(7)与第一凹槽(2)连通;第一固定板(5)上开有第二通孔(8)、第三通孔(9),第一插杆(10)一端贯穿第一通孔(7)、位于第二通孔(8)内,第一安装框(1)另一侧部开有第四通孔(11),且第四通孔(11)与第二凹槽(3)连通;第二固定板(6)上开有第五通孔(12)、第六通孔(13);第一插杆(10)一端贯穿第四通孔(11)、位于第五通孔(12)内,网板(15)一端固接于第一安装框(1)一内侧部,另一端固接于第一安装框(1)另一内侧部;第二安装框(16)固接于顶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树坚贺晓胡建华禤健孔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雪莱特汽车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