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防撞梁、前防撞梁总成与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31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前防撞梁、前防撞梁总成和车辆,其中,前防撞梁包括:横梁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板与后板,并且横梁本体被构造为中空管状结构;至少一条加强筋,设置于中空管状结构内,加强筋分别与前板以及后板固定连接,并能够沿横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加强筋的横截面被构造为弯曲形状。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在碰撞时能够提升应力分散效率,以能够降低前防撞梁的应变,进而降低前防撞梁的开裂概率,另一方面,弯曲的加强筋相对于一字型直筋而言,还能够实现溃缩导向,从而能够在发生碰撞时用产生的动能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实现碰撞缓冲,以提升碰撞过程中的安全性。

Front Anti-Collision Beam, Front Anti-Collision Beam Assembly and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poses a front anti-collision beam, a front anti-collision beam assembly and a vehicle, in which the front anti-collision beam includes a cross beam body, including a relatively arranged front plate and a rear plate, and the cross beam body is constructed into a hollow tubular structure; at least one reinforcing bar is arranged in the hollow tubular structure, and the reinforcing bar is fixed to the front plate and the rear plate respectively, and can be connected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cross beam body. The degree direction extension is arranged, in which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reinforcing bar is constructed into a bending shape. Through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on the one hand, the stress dispersion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during collision, so as to reduce the strain of the front anti-collision beam, thereby reducing the cracking probability of the front anti-collision beam. On the other hand, the bending reinforcing bars can also realize collapse orientation relative to the straight bars, so that the kinetic energy deformation generated during collision can be used to absorb the collision. Impulse force is used to realize collision buffering, so as to enhance the safety of collis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防撞梁、前防撞梁总成与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防撞梁、一种前防撞梁总成以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横梁本体的横截面为目字型,在进行防撞实验时存在以下缺陷:(1)前防撞梁上与吸能盒接触安装的安装面,即前防撞梁的后板面的厚度为4mm,在进行柱碰试验时此面容易变形,导致安装螺栓脱开;(2)前防撞梁加强筋厚度2.8mm,且有两根加强筋,撞击时应力不容易分散,仿真分析背面应变达12%,而6082-T6材料的断裂延伸率仅达8%,低于应变,导致碰撞时前防撞梁背面及侧面均开裂,试验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防撞梁。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防撞梁总成。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前防撞梁,包括:横梁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板与后板,并且横梁本体被构造为中空管状结构;至少一条加强筋,设置于中空管状结构内,加强筋分别与前板以及后板固定连接,并能够沿横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加强筋的横截面被构造为弯曲形状。。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一字型的直筋替换为弯曲形状的加强筋,弯曲的加强筋相对于与前板、后板垂直设置的一字型直筋,一方面,在碰撞时能够提升应力分散效率,以能够降低前防撞梁的应变,进而降低前防撞梁的开裂概率,另一方面,弯曲的加强筋相对于一字型直筋而言,还能够实现溃缩导向,从而能够在发生碰撞时用产生的动能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实现碰撞缓冲,以提升碰撞过程中的安全性。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将一字直筋替换为弯曲形状的加强筋,目的为实现碰撞时应力的快速分散以降低应变,因此,弯曲形状的加强筋无论是规则的弯曲结构,还是非规则的弯曲结构,凡是可以实现上述目的的,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其中,弯曲形状的加强筋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加强筋的弯曲方向可以为向上弯曲、向下弯曲、斜向上弯曲以及斜向下弯曲等。另外,弯曲形状的加强筋可以为规则的圆弧段、椭圆弧段等,或非规则的波浪形结构等。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前防撞梁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加强筋的数量为1条时,加强筋向上凸起以构造为弯曲形状,或向下凹陷以构造为弯曲形状。在该技术方案中,加强筋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具体地,加强筋水平设置于横梁本体内,根据设置位置的不同,可以向上凸起弯曲,也可以向下凹陷弯曲,采用1个弯曲形状的加强筋,一方面,撞击时应力更易分散,另一方面,在保证了前防撞梁的强度与刚度的同时,实现整体减重,以降低能耗。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强筋分别固定于前板的水平中心处以及后板的水平中心处。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加强筋设置于横梁本体内的中间位置,使前防撞梁在碰撞时受力更均衡,从而降低局部位置导致应力集中的概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加强筋的数量为多条时,多条加强筋沿纵向并排设置,其中,多条加强筋分别向上凸起以构造为弯曲形状,和/或向下凹陷以构造为弯曲形状。在该技术方案中,加强筋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并且多条加强筋从上到下并排设置,其中,多个弯曲形状的加强筋可以有三种设置方式,(1)多条加强筋分别向上凸起构造形成的弯曲形状;(2)多条加强筋分别向下凹陷构造形成的弯曲形状;(3)多条加强筋中分别具有向上凸起的弯曲结构以及向下凹陷的弯曲形状,一方面,与只设置一条加强筋,或现有技术中设置直筋的方式相比,采用多条弯曲的加强筋能够提升前防撞梁的强度与刚度,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多条弯曲的加强筋,在碰撞时能够防止产生应力集中,并能够提升应力分散的效率,以进一步降低开裂的概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多条加强筋均为向上凸起以分别构造为弯曲形状;或多条加强筋均为向下凹陷以分别构造为弯曲形状。在该技术方案中,作为多个弯曲形状的加强筋其中的两种设置方式,多条加强筋均为向上凸起以分别构造为弯曲形状,或多条加强筋均为向下凹陷以分别构造为弯曲形状,以形成多条向同一方向弯曲的加强筋,在实现应力快速分散的同时,通过向同一方向弯曲,有利于提升溃缩导向的作用。其中,多条加强筋均为向上凸起以分别构造为弯曲形状,或多条加强筋均为向下凹陷以分别构造为弯曲形状,弯曲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横梁本体具有分别相对前板以及后板垂直的水平对称面;其中,在加强筋的数量为偶数时,多条加强筋分别设置于水平对称面的两侧,并相对水平对称面对称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弯曲形状的加强筋为偶数个,并且相对于水平对称面对称设置,在产生碰撞时,能够使整个横梁本体受力更加均匀,一方面,能够防止出现应力集中,另一方面,能够使应变降低至低于横梁本体材料的延伸率,从而在碰撞时降低前防撞梁的后板以及侧板开裂的概率。优选地,圆弧形筋的数量可以为2个或4个。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于水平对称面上侧的加强筋向下凹陷;以及处于水平对称面下侧的加强筋向上凸起。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水平对称面两侧的加强筋均相对水平对称面弯曲,在产生碰撞时,能够使产生的应力快速从中部向上下两侧分散。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处于水平对称面上侧的加强筋向上凸起;以及处于水平对称面下侧的加强筋向下凹陷。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水平对称面两侧的加强筋均相对水平对称面弯曲,在产生碰撞时,能够使产生的应力快速从中部向前后两侧分散。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弯曲形状为圆弧形,以将加强筋构造为圆弧形筋。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弯曲形状的加强筋构造为圆弧形筋,并且圆弧形筋与前板的连接点以及后板的连接点可以在同一高度上,一方面,实现了弯曲形状的加强筋的规则性结构制备,以降低横梁本体的制备模具的加工难度,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圆弧形筋,能够防止在碰撞时出现应力集中,进而实现应力分散,再一方面,采用圆弧形筋代替直筋,通过模具成型的工艺制备,制备工艺也比较简单。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圆弧形筋相对的圆心角大于或等于55°,并小于或等于75°。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圆弧形筋对应的圆心角角度范围的限定,表征圆弧形筋的弯曲度,通过限定圆弧形筋的弧度的取值范围,一方面,防止圆弧形筋的弧度过小导致削弱应力分散作用,另一方面,也防止圆弧形筋的弧度过大导致整体的强度受到影响,再一方面,在该弧度范围内,能够实现提升整体强度的较优效果。具体地,圆弧形筋的数量为两个,即上圆弧形筋与下圆弧形筋,其中,上圆弧筋设置在横梁本体从上至下的1/3处,下圆弧筋设置在横梁本体从上至下的2/3处,一方面,能够实现两个圆弧形筋的均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横梁本体在碰撞时均匀受力。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圆弧形筋相对的圆心角大于或等于65°,并小于或等于6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进一步减小圆弧形筋所对的圆心角的角度范围,一方面,能够提升碰撞时应力分散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横梁本体整体注塑加工的精确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强筋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mm,并小于或等于2.6mm。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弯曲形状的加强筋的厚度,在能够保证加强筋强度的基础上,与现有技术中弯曲形状的加强筋的厚度为2.8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板与后板,并且所述横梁本体被构造为中空管状结构;至少一条加强筋,设置于所述中空管状结构内,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前板以及所述后板固定连接,并能够沿所述横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加强筋的横截面被构造为弯曲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板与后板,并且所述横梁本体被构造为中空管状结构;至少一条加强筋,设置于所述中空管状结构内,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前板以及所述后板固定连接,并能够沿所述横梁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加强筋的横截面被构造为弯曲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1条时,所述加强筋向上凸起以构造为所述弯曲形状,或向下凹陷以构造为所述弯曲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分别固定于所述前板的水平中心处以及所述后板的水平中心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条时,多条所述加强筋沿纵向并排设置,其中,多条所述加强筋分别向上凸起以构造为所述弯曲形状;和/或向下凹陷以构造为所述弯曲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加强筋均为向上凸起以分别构造为所述弯曲形状;或多条所述加强筋均为向下凹陷以分别构造为所述弯曲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本体具有分别相对所述前板以及所述后板垂直的水平对称面;其中,在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偶数时,多条所述加强筋分别设置于所述水平对称面的两侧,并相对所述水平对称面对称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水平对称面上侧的所述加强筋向下凹陷,以及处于所述水平对称面下侧的所述加强筋向上凸起;或处于所述水平对称面上侧的所述加强筋向上凸起,以及处于所述水平对称面下侧的所述加强筋向下凹陷。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形状为圆弧形,以将所述加强筋构造为圆弧形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筋相对的圆心角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辉王萌萌葛位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