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机械强度永磁体烧结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2336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机械强度永磁体烧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配料:以稀土元素、铁、钛、钴和硼铁合金为原料,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各原料:稀土元素25%~35%,钛0.49%~0.51%,钴0.58%~0.62%,硼0.77%~1.28%,余量为铁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S2、熔炼:将S1中选取的原料置于FMI‑I‑500R真空熔炼铸片炉内,采用速凝工艺在真空度为10Pa以内,然后制备所需速凝片;S3、氢碎:先将S2中制得的速凝片放入氢碎料筒内,再打开炉门,用吸尘器清理炉膛,取下料筒固定销,用装料车将氢碎料筒放入炉膛内。与其它工艺相比,通过对永磁体表面进行钝化处理,钝化工艺简单,好控制,其表面形成致密钝化膜后能加强抗腐蚀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机械强度永磁体烧结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永磁材料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高机械强度永磁体烧结工艺。
技术介绍
半烧结NdFeB永磁材料属于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与其他类型永磁材料相比,具有磁性能高,价格低等突出优点,使得其开发和应用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目前其综合磁性能已达到较高水平,应用已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计算机、信息、汽车、核磁共振成像、CD-ROM、DVF等工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半导体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较为严苛,如果不对半导体进行封装,势必造成半导体的损坏,会造成半导体无法正常工作,但是传统的半导体封装等级无法达到芯片级的封装标准,对于半导体的保护还不是很到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机械强度永磁体烧结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机械强度永磁体烧结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机械强度永磁体烧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5、包括如下步骤:S1、配料:以稀土元素、铁、钛、钴和硼铁合金为原料,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各原料:稀土元素25%~35%,钛0.49%~0.51%,钴0.5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机械强度永磁体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配料:以稀土元素、铁、钛、钴和硼铁合金为原料,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各原料:稀土元素 25%~ 35%,钛 0.49%~ 0.51%,钴 0.58%~ 0.62%,硼 0.77%~ 1.28%,余量为铁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S2、熔炼:将S1中选取的原料置于FMI‑I‑500R真空熔炼铸片炉内,采用速凝工艺在真空度为 10Pa以内,然后制备所需速凝片;S3、氢碎:先将S2中制得的速凝片放入氢碎料筒内,再打开炉门,用吸尘器清理炉膛,取下料筒固定销,用装料车将氢碎料筒放入炉膛内,用棉布擦拭炉门、胶圈,关闭炉门,然后通入氢气,速凝片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机械强度永磁体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配料:以稀土元素、铁、钛、钴和硼铁合金为原料,按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各原料:稀土元素25%~35%,钛0.49%~0.51%,钴0.58%~0.62%,硼0.77%~1.28%,余量为铁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S2、熔炼:将S1中选取的原料置于FMI-I-500R真空熔炼铸片炉内,采用速凝工艺在真空度为10Pa以内,然后制备所需速凝片;S3、氢碎:先将S2中制得的速凝片放入氢碎料筒内,再打开炉门,用吸尘器清理炉膛,取下料筒固定销,用装料车将氢碎料筒放入炉膛内,用棉布擦拭炉门、胶圈,关闭炉门,然后通入氢气,速凝片制成氢爆粉,抽气系统关闭后,此时三个氩气阀自动打开充入氩气于置换压力值,风机自动风冷,炉内压力不足时,自动补充,风冷3-5小时左右,达到35-40度时系统开始记录冷却停止时间,一般为20分钟左右,到达冷却设定时间后,氩气导入阀自动关闭,风机自动关闭,排气阀打开排气,排气至大气压时可出炉;S4、粗粉搅拌:将S3中制得的粗粉置于搅拌罐内,通过搅拌罐的旋转使氢碎(中碎)后的粗粉混合均匀;S5、气流磨:将S4中制得的粗粉置于气流磨机器内,利用高压气流将搅拌后的粗粉吹起,通过相互之间的碰撞使力度变小,成为细粉;S6、细粉搅拌:将S5中制得的细粉置于搅拌罐内,然后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顺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兴南湖电子器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