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轮圈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582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轮圈磨具;它包括抓握部和插入部,该插入部连接在该抓握部的内侧面,轮圈胎槽开口两端分别设有朝内凸出的挡边,该插入部的形状对应胎槽的形状设置呈圆弧形,该插入部可伸入到轮圈胎槽内并沿着轮圈胎槽进行滑动,该插入部的底面设有磨削槽,该磨削槽呈圆弧形并沿长度方向贯穿该插入部,该磨削槽与所述挡边是相同的弧形状,所述磨削槽的宽度越往开口方向越大,该磨削槽可供所述挡边插入并在该插入部沿轮圈胎槽滑动时对该挡边进行磨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较好的磨去碳纤维轮圈内的直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轮圈磨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具,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轮圈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圈结构,轮圈的外圆周面上设置胎槽,用来放置内胎,胎槽开口的两侧设有朝内凸出的挡边。碳纤维的成型工艺,即采用碳纤维布缠绕式制程制做的碳纤维开口轮圈,这种方式成型的轮圈,胎槽处往往是封闭的,需要铣出一个开口。但是,在铣出胎槽后,胎槽位置内侧的挡边是锐利的直角。这种锐利的直角,导致轮胎外胎放置时接触位置吻合度不好,同时,容易划伤轮胎的内胎,使得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问题,提供了一种碳纤维轮圈磨具,结构简单,较好的磨去碳纤维轮圈挡边的直角。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轮圈磨具;它包括抓握部和插入部,该插入部连接在该抓握部的内侧面,轮圈胎槽开口两端分别设有朝内凸出的挡边,该插入部的形状对应胎槽的形状设置呈圆弧形,该插入部可伸入到轮圈胎槽内并沿着轮圈胎槽进行滑动,该插入部的底面设有磨削槽,该磨削槽呈圆弧形并沿长度方向贯穿该插入部,该磨削槽与所述挡边是相同的弧形状,所述磨削槽的宽度越往开口方向越大,该磨削槽可供所述挡边插入并在该插入部沿轮圈胎槽滑动时对该挡边进行磨削。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该磨削槽的表面经过电镀处理形成金刚砂层。在较佳的实施例中,金刚砂层的厚度是0.1-0.3mm。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插入部远离该抓握部一端的内侧面呈圆弧形并可与轮圈胎槽的底面面对面贴合在一起。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抓握部为弧形块,该插入部从该抓握部的一端面延伸到另一端面,厚度大于轮圈胎槽的宽度。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插入部连接在该抓握部内侧面的边缘处,该磨削槽设于该插入部与抓握部的连接处。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抓握部与该插入部采用数控一体加工成型。本技术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插入部为弧形块,可以较好的在轮圈胎槽内滑动,弧形块还设有磨削槽,轮圈胎槽的挡边可以插入磨削槽,滑动的同时即可实现对挡边的磨削,且抓握部便于手抓,可以较好、较快速的完成轮圈胎槽的磨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碳纤维轮圈磨具的磨削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碳纤维轮圈磨具的三维图。图3是本技术的碳纤维轮圈磨具另一角度的三维图。附图标记:100抓握部,200插入部,210磨削槽,300轮圈,310轮圈胎槽,320挡边。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碳纤维轮圈磨具;它包括抓握部100和插入部200,该轮圈包括轮圈胎槽310和挡边320,该轮圈胎槽310用于放置内胎,并且外胎同样卡接在该轮圈胎槽310与该挡边320围成的区域。该插入部200连接在该抓握部100内侧面的下边缘处,该抓握部100为弧形块,该插入部200从该抓握部100的一端面延伸到另一端面,该抓握部100的厚度大于轮圈胎槽310的宽度。该轮圈胎槽310开口两端分别设有朝内凸出的挡边320,该插入部200的形状对应胎槽的形状内缩0.5mm呈圆弧形,并且该插入部200远离该抓握部100一端的内侧面呈圆弧形并可与该轮圈胎槽310的底面面对面贴合在一起,该插入部200可伸入到该轮圈胎槽310内并沿着该轮圈胎310槽进行滑动,该插入部200的底面与该抓握部100的连接处设有磨削槽210,该磨削槽210呈圆弧形并沿长度方向贯穿该插入部200,该磨削槽210与所述挡边320是相同的弧形状,该磨削槽210的宽度比所述挡边320的宽度大0.5mm,所述磨削槽210的宽度越往开口方向越大,该磨削槽210可供所述挡边320插入并在该插入部200沿该轮圈胎槽310滑动时对该挡边320进行磨削。本实施例中,该磨削槽210的表面经过电镀处理形成金刚砂层。金刚砂层的厚度是0.2mm。该抓握部100与该插入部200采用数控一体加工成型。本实施例中,该插入部200的形状对应该轮圈胎槽310的形状设置呈圆弧形,即该插入块200与该轮圈胎槽310的同圆度设置,而且该插入部200所在的圆弧直径大于该胎槽的直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轮圈磨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抓握部和插入部,该插入部连接在该抓握部的内侧面,轮圈胎槽开口两端分别设有朝内凸出的挡边,该插入部的形状对应胎槽的形状设置呈圆弧形,该插入部可伸入到轮圈胎槽内并沿着轮圈胎槽进行滑动,该插入部的底面设有磨削槽,该磨削槽呈圆弧形并沿长度方向贯穿该插入部,该磨削槽与所述挡边是相同的弧形状,所述磨削槽的宽度越往开口方向越大,该磨削槽可供所述挡边插入并在该插入部沿轮圈胎槽滑动时对该挡边进行磨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轮圈磨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抓握部和插入部,该插入部连接在该抓握部的内侧面,轮圈胎槽开口两端分别设有朝内凸出的挡边,该插入部的形状对应胎槽的形状设置呈圆弧形,该插入部可伸入到轮圈胎槽内并沿着轮圈胎槽进行滑动,该插入部的底面设有磨削槽,该磨削槽呈圆弧形并沿长度方向贯穿该插入部,该磨削槽与所述挡边是相同的弧形状,所述磨削槽的宽度越往开口方向越大,该磨削槽可供所述挡边插入并在该插入部沿轮圈胎槽滑动时对该挡边进行磨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轮圈磨具,其特征在于:该磨削槽的表面经过电镀处理形成金刚砂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轮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金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佰业兴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