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134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巷道(5)、停车位(9)、梳状架(4)、井道(6)、升降搬运器(1)、行走搬运器(2)、梳齿存取交接小车(3)和回转盘(8),巷道(5)布置于设备的中间,停车位(9)布置于巷道(5)的左、右两侧,井道(6)位于巷道(5)的位置,停车位(9)上的载车方式为梳状架(4),升降搬运器(1)置于井道(6)内,升降搬运器(1)为左右各半、中间为空的非整体式结构,每半搬运器呈梳齿状,行走搬运器(2)设置在巷道(5)位置上,梳齿存取交接小车(3)位于行走搬运器(2)上,回转盘(8)位于巷道的井道(6)内,回转盘(8)两边在车辆轮子位置设置梳齿,梳齿向外,整体呈对称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更加经济实用,存取车更加快捷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式停车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属停车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中,绝大多数停车位的载车方式为载车板式。此种方式需要空板的归位运动过程与运行时间,存取车时间较长,相对成本也较高。少数停车位的载车方式虽为梳状架式,但升降搬运器为平台式结构,出入口设置在车位侧,梳齿存取交接小车必须从巷道处运行到出入口过程,也存在存取车时间相对较长现象,且出入口布置受位置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更加经济实用,存取车更加快捷方便的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巷道、停车位、梳状架、井道、升降搬运器、行走搬运器、梳齿存取交接小车和回转盘,所述的巷道布置于设备的中间,停车位布置于巷道的左、右两侧,井道位于巷道的位置,-->所述的停车位上的载车方式为梳状架,梳状架上布置有梳齿,梳状架为两半对称布置,梳齿布置在车辆前后轮位置,所述的升降搬运器置于井道内,在井道内作上下升降运动,车辆进车库时直接由司机开进升降搬运器上停放车辆。升降搬运器为左右各半、中间为空的非整体式结构,每半升降搬运器呈梳齿状,梳齿分布在与车辆前后轮子对应的位置,两半升降搬运器左右对称布置,梳齿相对设置,所述的行走搬运器设置在中间巷道位置上,只沿巷道方向运行,所述的梳齿存取交接小车位于行走搬运器上,可随此行走搬运器在中间巷道上纵向运行。梳齿存取交接小车可在行走搬运器与停车位间横行运行。梳齿存取交接小车为整体结构,两边设有梳齿且梳齿向外,梳齿分布在车辆前后轮子位置,整体呈对称布置,所述的回转盘位于巷道的井道内,回转盘两边在车辆轮子位置设置梳齿,梳齿向外,整体呈对称布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梳状架式载车方式,省去了载车板,大大降低了这类停车设备的成本,提高了此类停车设备在市场上价格竞争力。2、存取交接技术为梳齿叉动置换,不需空载车板归位运行过程及运动时间,大大地减少了存取时间,提高了机械式立体车库的顺畅性。3、升降搬运器设置在巷道位置,出入口直接在巷道位置上,梳齿存取交接小车与升降搬运器直接垂直置换车辆,省去过去常规梳齿存取交接小车行走到巷道旁出入口处再可出入库,出入库时间相对较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井道处立面简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非井道处立面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本专利技术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主要由巷道5、停车位9、梳状架4、井道6、升降搬运器1、行走搬运器2、梳齿存取交接小车3、回转盘8和结构框架7等组成。所述的巷道5布置于设备的中间,停车位9布置于巷道5的左、右两侧。停车位9上的载车方式为梳状架4。梳状架4上布置有梳齿,为两半对称布置,梳齿布置在车辆前后轮位置。所述的井道6位于巷道5的位置,升降搬运器1置于井道6内。升降搬运器1为左右各半、中间为空的非整体式结构,每半升降搬运器为梳齿状,梳齿分布在车辆前后轮子的位置,两半升降搬运器左右对称布置,梳齿相对设置。所述的行走搬运器2设置在巷道5位置上。整个结构呈“工”字形状,两端布置有行走车轮,行走车轮多于四个。所述的梳齿存取交接小车3位于行走搬运器2上。梳齿存取交接小车3为整体结构,两边设有梳齿且梳齿向外,梳齿分布在与车辆前后轮子对应的位置,整体呈对称布置。所述的回转盘8位于巷道的井道6内,回转盘8两边在车辆轮子位置-->设置梳齿,梳齿向外,整体呈对称布置。所述的结构框架7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当车辆入库存车时,升降搬运器1升降到出入口层平层,即也与回转盘8平齐,车辆行驶至升降搬运器1上的合适位置后,回转盘8回转,升降搬运器1升降运动到目的层之上,中间巷道5上的行走搬运器2运行到井道6位置,即在升降搬运器1正下方位置时,升降搬运器1下降至该层之下,使车辆置换到行走搬运器2上的梳齿存取交接小车3上。行走搬运器2沿中间巷道5纵向运行到目的停车位对准后,梳齿存取交接小车3行走到停车位时下降叉动置换,使车辆停放在停车位的梳状架4上,完成存车过程。取车过程与此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巷道(5)、停车位(9)、梳状架(4)、井道(6)、升降搬运器(1)、行走搬运器(2)、梳齿存取交接小车(3)和回转盘(8), 所述的巷道(5)布置于中间,停车位(9)布置于巷道(5)的左、 右两侧,井道(6)位于巷道(5)的位置,所述停车位(9)上的载车方式为梳状架(4),梳状架(4)上布置有梳齿,梳状架(4)为两半对称布置,梳齿布置在车辆前后轮位置,所述的升降搬运器(1)置于井道(6)内,升降搬运器(1)为左 右各半、中间为空的非整体式结构,每半升降搬运器呈梳齿状,梳齿分布在与车辆前后轮子对应的位置,两半升降搬运器左右对称布置,梳齿相对设置,所述的行走搬运器(2)设置在中间巷道(5)位置上,所述的梳齿存取交接小车(3)位于行走搬运 器(2)上,梳齿存取交接小车(3)为整体结构,两边设有梳齿且梳齿向外,梳齿分布在车辆前后轮子位置,整体呈对称布置,所述的回转盘(8)位于巷道的井道(6)内,回转盘(8)两边在车辆轮子位置设置梳齿,梳齿向外,整体呈对称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巷道(5)、停车位(9)、梳状架(4)、井道(6)、升降搬运器(1)、行走搬运器(2)、梳齿存取交接小车(3)和回转盘(8),所述的巷道(5)布置于中间,停车位(9)布置于巷道(5)的左、右两侧,井道(6)位于巷道(5)的位置,所述停车位(9)上的载车方式为梳状架(4),梳状架(4)上布置有梳齿,梳状架(4)为两半对称布置,梳齿布置在车辆前后轮位置,所述的升降搬运器(1)置于井道(6)内,升降搬运器(1)为左右各半、中间为空的非整体式结构,每半升降搬运器呈梳齿状,梳齿分布在与车辆前后轮子对应的位置,两半升降搬运器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良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