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独立悬架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795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独立悬架的安装结构,四个下A型臂支座两两为一组相互平行地固定于安装架上,且四个下A型臂支座组成矩形状的支撑单元,上A型臂支座、减震器支架和气囊支架均固定于安装架上,且均位于所述支撑单元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7.4米客车新开发的一个独立悬架,由上、下A型臂支座和气囊支架、减震器支架共同组成,结构简单,安装架采用小方钢焊接的方式,既保证了安装,强度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小方钢焊接可以灵活避开一些部件。

A New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Independent Suspens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 new independent suspension. Four lower A-arm supports are fixed on the installation frame in pairs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four lower A-arm supports constitute a rectangular support unit. The upper A-arm support, shock absorber support and air bag support are fixed on the installation frame, and are all located above the support unit. The utility model aims at a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newly developed for a 7.4M passenger car, which is composed of upper and lower type A arm support, air bag support and shock absorber support. The structure of the installation frame is simple. The installation frame adopts the welding method of small square steel, which ensures both installation and strength, and the welding of small square steel can flexibly avoid some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独立悬架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独立悬架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大部分客车都采用整体式车桥和非独立的悬架结构,受限于结构、强度等原因,独立悬架在客车上更多的运用在前悬架上面,随着时代发展,乘客对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另外,随着轻量化的发展,整车越轻,耗能越低,因此,需要一种安装独立悬架的客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独立悬架的安装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新型独立悬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架、下A型臂支座、上A型臂支座、减震器支架和气囊支架,四个下A型臂支座两两为一组相互平行地固定于安装架上,且四个下A型臂支座组成矩形状的支撑单元,上A型臂支座、减震器支架和气囊支架均固定于安装架上,且均位于所述支撑单元的上方;所述下A型臂支座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底座,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相互平行地固定于底座上,且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相互固定,两个第三安装板分别固定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外壁上;所述上A型臂支座上设有支座垫板,在支座垫板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减震器支架为具有5个侧面的矩形状结构,在减震器支架的5个侧面上均设有一个圆孔。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包括横梁、立柱和斜撑,若干根横梁相互平行且分层设置,若干立柱焊接在横梁上,并将分层设置的横梁相互固定,斜撑焊接于横梁和立柱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立柱和斜撑均为方管。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7.4米客车新开发的一个独立悬架,由上、下A型臂支座和气囊支架、减震器支架共同组成,结构简单,安装架采用小方钢焊接的方式,既保证了安装,强度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小方钢焊接可以灵活避开一些部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A-A的剖视图。图4-图6为本技术中下A型臂支座的三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上A型臂支座上支座垫板的结构图。图8-图10为本技术中减震器支架的结构图。图11和图12为本技术的应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10,本技术一种新型独立悬架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架1、下A型臂支座3、上A型臂支座5、减震器支架7和气囊支架8,四个下A型臂支座3两两为一组相互平行地固定于安装架1上,且四个下A型臂支座3组成矩形状的支撑单元,上A型臂支座5、减震器支架7和气囊支架8均固定于安装架1上,且均位于所述支撑单元的上方。本技术中的下A型臂支座3包括第一安装板31、第二安装板32、第三安装板33和底座34,第一安装板31、第二安装板32相互平行地固定于底座34上,且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之间相互固定,两个第三安装板33分别固定于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的外壁上。上A型臂支座5的结构与下A型臂支座3的结构相类似,故本技术不再对上A型臂支座5的结构进行赘述。在上A型臂支座5上设有支座垫板6,在支座垫板6上设有若干通孔。减震器支架7为具有5个侧面的矩形状结构,在减震器支架7的5个侧面上均设有一个圆孔71。气囊支架8的结构与减震器支架7的结构相类似,故本技术不再对气囊支架8的结构进行赘述。本技术中的安装架1包括横梁11、立柱12和斜撑13,若干根横梁11相互平行且分层设置,若干立柱12焊接在横梁11上,并将分层设置的横梁11相互固定,斜撑13焊接于横梁11和立柱12之间,用以增加安装架1的整体强度。横梁11、立柱12和斜撑13均为方管。结合图11和图12,悬架安装于下A型臂支座3上,悬架的减震器安装于减震器支架7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独立悬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下A型臂支座(3)、上A型臂支座(5)、减震器支架(7)和气囊支架(8),四个下A型臂支座(3)两两为一组相互平行地固定于安装架(1)上,且四个下A型臂支座(3)组成矩形状的支撑单元,上A型臂支座(5)、减震器支架(7)和气囊支架(8)均固定于安装架(1)上,且均位于所述支撑单元的上方;所述下A型臂支座(3)包括第一安装板(31)、第二安装板(32)、第三安装板(33)和底座(34),所述第一安装板(31)、第二安装板(32)相互平行地固定于底座(34)上,且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之间相互固定,两个第三安装板(33)分别固定于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的外壁上;所述上A型臂支座(5)上设有支座垫板(6),在支座垫板(6)上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减震器支架(7)为具有5个侧面的矩形状结构,在减震器支架(7)的5个侧面上均设有一个圆孔(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独立悬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下A型臂支座(3)、上A型臂支座(5)、减震器支架(7)和气囊支架(8),四个下A型臂支座(3)两两为一组相互平行地固定于安装架(1)上,且四个下A型臂支座(3)组成矩形状的支撑单元,上A型臂支座(5)、减震器支架(7)和气囊支架(8)均固定于安装架(1)上,且均位于所述支撑单元的上方;所述下A型臂支座(3)包括第一安装板(31)、第二安装板(32)、第三安装板(33)和底座(34),所述第一安装板(31)、第二安装板(32)相互平行地固定于底座(34)上,且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之间相互固定,两个第三安装板(33)分别固定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段术林宋会龙海丰沈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恒天领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