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涡轮增压器及邻近部件的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718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5:38
一种车辆,具有:框架、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内燃发动机、流体连接至发动机的进气端口的涡轮增压器以及无级变速器(CVT)。CVT具有:CVT壳体,CVT壳体限定用于将CVT壳体的内部与大气流体连通的至少一个CVT入口;主带轮,主带轮容置在CVT壳体中并操作性地连接至发动机;副带轮,副带轮容置在CVT壳体中并操作性地连接至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带,带环绕主带轮和副带轮,以及CVT出口导管,CVT出口导管具有出口部分。出口部分被定向成产生冷却气流,冷却气流对下述各者中的至少一者进行冷却:涡轮增压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车辆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涡轮增压器及邻近部件的冷却系统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4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328,903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中。
本技术涉及用于越野车辆用的涡轮增压器及邻近部件的冷却系统和具有该冷却系统的越野车辆。
技术介绍
存在主要在越野条件下使用的各种类型的车辆。一种这种类型是并排式越野车辆(SSV)。名称“并排式”指的是车辆的下述座椅布置,在该座椅布置中,驾驶员和乘客并排地就坐。一些并排式越野车辆还具有第二排座椅以容纳一个或更多个额外的乘客。这些车辆通常具有敞开的驾驶舱、防滚架和方向盘。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功率输出,已知的是为发动机设置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是由发动机的排气驱动的涡轮,涡轮增压器在空气供应到发动机之前压缩空气。由于来自热排气的压缩和热传递,离开涡轮增压器的空气比进入涡轮增压器的空气热。然而,热的进气降低了发动机的效率。因此,为了在将离开涡轮增压器的空气供应至发动机之前冷却该空气,一些车辆设置有热交换系统比如中间冷却器。中间冷却器对离开涡轮增压器的空气进行冷却,然后将这些空气供应至发动机。尽管这解决了与供应至发动机的热空气相关的问题,但是还存在与中间冷却器未解决的涡轮增压器本身的过热相关的问题。如果涡轮增压器过热,则可能会被过早损坏和/或磨损。因此,希望对涡轮增压器进行冷却。冷却涡轮增压器还具有使离开涡轮增压器的空气更冷却的附加益处,从而提高效率。另外,在操作期间,涡轮增压器将热辐射到邻近的部件。涡轮增压器对这些邻近部件的加热可能会对其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这些邻近部件的损坏和/或过早磨损。因此,希望对涡轮增压器附近的部件进行冷却。尽管可以为涡轮增压器及邻近部件提供专用的冷却系统比如液体冷却系统,但该系统增加了车辆的重量、成本和复杂性。此外,并排式越野车辆通常比道路车辆比如汽车更窄且更短。如此,用于布置为涡轮增压器提供该专用的冷却系统所需的各种部件的可用空间较小。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冷却涡轮增压器的系统,该系统简单、不会增加太多的重量和复杂性,并且适合于并排式越野车辆的有限的整体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些不便之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具有:框架;操作性地连接至框架的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连接至框架的内燃发动机;流体连接至发动机的进气端口的涡轮增压器;以及无级变速器(CVT)。CVT具有:CVT壳体,CVT壳体限定用于将CVT壳体的内部与大气流体连通的至少一个CVT入口;主带轮,主带轮容置在CVT壳体中并操作性地连接至发动机;副带轮,副带轮容置在CVT壳体中并操作性地连接至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带,带容置在CVT壳体中并环绕主带轮和副带轮,以在主带轮与副带轮之间传递扭矩;以及CVT出口导管,CVT出口导管具有出口部分。CVT出口导管将CVT壳体的内部与大气流体连通。出口部分被定向成通过经由CVT出口导管流出CVT壳体的空气产生冷却气流。冷却气流对下述各者中的至少一者进行冷却:涡轮增压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车辆的与涡轮增压器的所述部分布置在出口部分的同一侧上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冷却气流流过下述各者中的至少一者:涡轮增压器的至少所述部分;以及车辆的所述部件的至少所述部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冷却气流对涡轮增压器的至少所述部分和所述部件的至少所述部分两者进行冷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涡轮增压器的所述部分和所述部件的所述部分布置在出口部分与发动机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至少一个CVT入口导管连接至至少一个CVT入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至少一个CVT入口包括两个CVT入口。至少一个CVT入口导管是两个CVT入口导管。每个CVT入口导管均连接至所述两个CVT入口中的对应的一个CVT入口。所述两个CVT入口中的一个CVT入口布置成与靠近副带轮相比更靠近主带轮。所述两个CVT入口中的另一个CVT入口布置成与靠近主带轮相比更靠近副带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CVT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能够与第二部分分开。所述两个CVT入口中的所述一个CVT入口布置在第一部分中。所述两个CVT入口中的所述另一个CVT入口布置在第二部分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车辆还具有进气组件,进气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进气组件入口和两个进气组件开孔。每个CVT入口导管流体连接至所述两个进气组件开孔中的对应的一个进气组件开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CVT出口导管是第一CVT出口导管。第二CVT出口导管将CVT壳体的内部与大气流体连通。第一CVT出口导管和第二CVT出口导管中的一者的入口布置成与靠近副带轮相比更靠近主带轮。第一CVT出口导管和第二CVT出口导管中的另一者的入口布置成与靠近主带轮相比更靠近副带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第一CVT出口导管的入口布置成与靠近副带轮相比更靠近主带轮。第二CVT出口导管的入口布置成与靠近主带轮相比更靠近副带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CVT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能够与第二部分分开。第一CVT出口导管的入口和第二CVT出口导管的入口布置在第一部分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排气系统流体连接至发动机的排气端口。第二CVT出口导管被定向成引导经由第二CVT出口导管离开CVT壳体的空气流过排气系统的一部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车辆还具有进气组件,进气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进气组件入口和至少一个进气组件开孔。CVT入口与进气组件开孔流体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至少一个网式过滤器布置在进气组件中并连接至至少一个进气组件开孔,以用于对进入至少一个进气组件开孔的空气进行过滤。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车辆还具有进气组件,进气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进气组件入口和至少一个进气组件开孔。进气组件开孔与涡轮增压器流体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空气过滤器流体连接在至少一个进气组件开孔与涡轮增压器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窜气管通过将空气过滤器与涡轮增压器流体连通的导管与发动机流体连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CVT出口导管的出口在竖向上低于至少一个进气组件入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间冷却器与涡轮增压器流体连通,以用于接收来自涡轮增压器的加压空气。中间冷却器与发动机流体连通,以用于向发动机供应空气。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基部布置在发动机上方。中间冷却器和进气组件安装至基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座椅连接至框架。座椅具有座椅底部、座椅靠背和头枕。至少一个进气组件入口布置在头枕的后方并且在横向和竖向上与头枕至少部分地对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至少一个进气组件入口大致面向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座椅连接至框架并布置在发动机的前方。涡轮增压器在纵向上布置在座椅与发动机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壁在座椅的后方且在发动机的前方连接至框架。涡轮增压器在纵向上布置在壁与发动机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所述部件是连接至发动机的前部的起动器马达。CVT出口导管被定向成引导经由CVT出口导管离开CVT壳体的空气流过起动器马达的一部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包括:框架;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框架;内燃发动机,所述内燃发动机连接至所述框架;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流体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端口;以及无级变速器,即CVT,所述无级变速器具有:CVT壳体;所述CVT壳体限定用于将所述CVT壳体的内部与大气流体连通的至少一个CVT入口;主带轮,所述主带轮容置在所述CVT壳体中并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发动机;副带轮,所述副带轮容置在所述CVT壳体中并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带,所述带容置在所述CVT壳体中并环绕所述主带轮和所述副带轮,以在所述主带轮与所述副带轮之间传递扭矩;以及CVT出口导管,所述CVT出口导管具有出口部分,所述CVT出口导管将所述CVT壳体的内部与大气流体连通,所述出口部分被定向成通过经由所述CVT出口导管流出所述CVT壳体的空气产生冷却气流,所述冷却气流对下述各者中的至少一者进行冷却:所述涡轮增压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车辆的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所述部分布置在所述出口部分的同一侧上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8 US 62/328,9031.一种车辆,包括:框架;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框架;内燃发动机,所述内燃发动机连接至所述框架;涡轮增压器,所述涡轮增压器流体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端口;以及无级变速器,即CVT,所述无级变速器具有:CVT壳体;所述CVT壳体限定用于将所述CVT壳体的内部与大气流体连通的至少一个CVT入口;主带轮,所述主带轮容置在所述CVT壳体中并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发动机;副带轮,所述副带轮容置在所述CVT壳体中并操作性地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地面接合构件;带,所述带容置在所述CVT壳体中并环绕所述主带轮和所述副带轮,以在所述主带轮与所述副带轮之间传递扭矩;以及CVT出口导管,所述CVT出口导管具有出口部分,所述CVT出口导管将所述CVT壳体的内部与大气流体连通,所述出口部分被定向成通过经由所述CVT出口导管流出所述CVT壳体的空气产生冷却气流,所述冷却气流对下述各者中的至少一者进行冷却:所述涡轮增压器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车辆的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所述部分布置在所述出口部分的同一侧上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冷却气流流过下述各者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涡轮增压器的至少所述部分;以及所述车辆的所述部件的至少所述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冷却气流对所述涡轮增压器的至少所述部分和所述部件的至少所述部分两者进行冷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涡轮增压器的所述部分和所述部件的所述部分布置在所述出口部分与所述发动机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还包括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CVT入口的至少一个CVT入口导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CVT入口包括两个CVT入口;所述至少一个CVT入口导管是两个CVT入口导管,每个CVT入口导管均连接至所述两个CVT入口中的对应的一个CVT入口;所述两个CVT入口中的一个CVT入口布置成与靠近所述副带轮相比更靠近所述主带轮;以及所述两个CVT入口中的另一个CVT入口布置成与靠近所述主带轮相比更靠近所述副带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CVT壳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能够与所述第二部分分开;所述两个CVT入口中的所述一个CVT入口布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中;以及所述两个CVT入口中的所述另一个CVT入口布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中。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还包括进气组件,所述进气组件具有至少一个进气组件入口和两个进气组件开孔;并且其中,每个CVT入口导管流体连接至所述两个进气组件开孔中的对应的一个进气组件开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CVT出口导管是第一CVT出口导管;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二CVT出口导管,所述第二CVT出口导管将所述CVT壳体的内部与大气流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CVT出口导管和所述第二CVT出口导管中的一者的入口布置成与靠近所述副带轮相比更靠近所述主带轮;以及所述第一CVT出口导管和所述第二CVT出口导管中的另一者的入口布置成与靠近所述主带轮相比更靠近所述副带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CVT出口导管的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帕斯卡尔·图潘亚历山大·勒克莱尔戴夫·普罗克斯马蒂厄·杜凯特埃里克·布法尔
申请(专利权)人:庞巴迪动力产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加拿大,CA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