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用金属薄板防水部件及包括该部件的防水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52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天窗或类似穿出屋顶的建筑结构中框架结构用的金属薄板防水部件,主框架侧表面基本与屋顶面的外缘部保持垂直,上述防水部件包括由一块折叠的薄板件形成的、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该角部件包括用于覆盖相互垂直的主框架侧边部件端部的第一对壁部(1,2);用于覆盖屋顶面的与上述主框架侧边部件相邻接的部分的第二对臂部(3,4),其特征在于上述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还包括嵌合于上述第二对壁部(3,4)之间的角部(5),在这里第一和第二对壁部和上述角部(1-5)均是通过将同一块薄板坯件折叠形成的,将该薄板坯件中的不构成上述壁部和角部的部分(24,25,28-30)进行折叠,以便在上述角部(5)和第二对壁部(3,4)中的每个壁之间,局部地形成两个双壁平面折叠部(26,27),这两个双壁平面折叠部(26,27)均与屋顶面平行,但相互垂直,另外在角部(5)和第一对壁部(1,2)的每个壁之间,局部地形成双壁三角形折叠部(31)。(*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窗或类似的穿出屋顶的建筑结构中框架结构用的金属薄板防水部件,该框架结构的主框架侧表面与屋顶面的外缘部分基本保持垂直,上述防水部件包括由一块折叠的薄板件制成的、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该角部件包括用于覆盖相互垂直的主框架侧边部件端部的第一对壁部,和用于覆盖与主框架侧边部件相邻接的屋顶面部分的第二对壁部。当对天窗用的框架结构进行防水以便避免其受到气候影响时,一般采用金属薄板制成的防水罩,比如用铝,铜,铁或锌等金属薄板。一般,该防水罩是通过对下述平面薄板材料进行普通的白铁工加工制成的,该平面薄板材料被做成型材以便形成两个凸缘,这两个凸缘分别固定在与屋顶面相垂直的主框架部件的外侧,以及屋顶面的邻接部分上。当采用上述普通的工艺时需要进行成本相对较高的现场调整和装配作业,为避免上述作业可采用下述的预制防水部件,这种预制的防水部件通常是将覆盖框架结构的4个侧边用的4个防水部件通过预制的、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在装配一起而制成的。DK143297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该角部件包括用于对框架结构中的相互垂直的侧边端部进行防水的一对壁部,以及环绕角部件的凸缘部,该凸缘部由成对壁部的平面弯曲的薄板件形成。通过将主薄板件中的不构成壁部或凸缘部的部分折叠,可在薄板件中制作出这种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而不产生裂缝或形成切口,这就是说渗漏的危险性降低了,而且由于取消了一部分的用于普通的人工生产过程的切割和焊接作业,也可节省劳力。由于上述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仅仅覆盖主框架结构本身的相互垂直的侧边部件端部,上述屋顶面中与角部相对部分的防水还必须通过对与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连接的型材框架件的一部分进行适当切割而实现,这就是说还需要在现场进行一定的切割和装配作业,并存在以后渗漏的危险,比如不良焊接的就会导致渗漏。为了用于与同种或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连接,US4700512号专利公开了由柔性塑料膜件制成的预制、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的其它实施例,US4635409号专利和DE3603303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公开了浇注的、还可能是用可弯曲的塑料部件制成的预制、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的其它实施例。US3247632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天窗用的防水部件,该防水部件包括带有壁部的环形件,用于覆盖主框架结构中相互垂直侧边的端部,以及屋顶面中与该侧边相邻的部分的端部。然而,该文献未提及将屋顶面中与尖角部相对的部分覆盖。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部件,该防水部件包括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该角部件是通过将一块薄板坯件折叠形成的,该角部件部件不仅包括用于覆盖主框架结构中相互垂直侧边的防水壁部,而且还包括用于覆盖屋面中的围绕上述角部的邻近部分的壁部件。针对上述观点,按照本专利技术,上述的防水部件的特征在于上述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还包括嵌合于上述第二对壁部之间的角部,这里第一和第二对壁部和上述角部是通过将相同的薄板坯件折叠形成的,该薄板坯件中不构成上述壁部和角部的部分被折叠,以便在上述角部和第二对壁部的每一壁部之间,局部地形成两个双壁平面折叠部,这两个双壁平面折叠部均与屋顶面平行,但相互垂直,另外在角部和第一对壁部的每个壁部之间,局部地形成双壁三角形折叠部。因此,可提供完全防水和防风的角部防水部件,该防水部件无需具有与现场的配合性。最好,与第一对壁部连接的、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包括凸缘件,该凸缘件压靠于相应的主框架侧边部件的顶面上。用于覆盖比如天窗用的主框架底部部件的防水部件,可将上述两个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通过普通的连接方式,比如焊接方式,与侧防水部件相连接而制成。按照优选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防水部件包括两个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和在这两个角部件之间延伸的侧面防水部件,它们均是通过将一块相同的薄板坯件折叠而制成的,该侧面防水部件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壁部,这两个壁部分别与相应的、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中的上述第一和第二对壁部中的一个相连接。上述基本呈U形的防水部件典型地用于对天窗用主框架结构的底部部件和顶部部件提供防水,由此主框架顶部部件用的防水部件中压靠于屋顶面上的部分可形成屋谷。通过下述方式可形成完整的防水框架,该防水框架可以简单地方法在现场装配而无需进行焊接,该方式为就在平行于屋顶面的倾斜方向上沿主框架侧边部件安装的方面来说,使防水框架包括排水件,该排水件的端部是双壁的,以便形成与垂直于屋顶倾斜方向的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中的倾斜方向保持垂直的平面折叠部相嵌合的嵌合凸缘。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制作本专利技术的防水部件的初始薄板坯件的平面图;图2为通过将图1所示的初始薄板坯件折叠形成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的弯折步骤的截面图;图3示出安装于天窗的主框架底部部件上的制好的防水部件的局部;图4为与图3所示的防水部件连接的侧面排水件的透视图。图1右图中示出用于制作本专利技术的防水部件中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的初始薄板坯件的实施例的局部,其包括固定于天窗的主框架结构中相互垂直侧边部件的端部上的第一对壁部1和2;用于覆盖屋顶表面中与上述主框架侧边部件相邻接部分的第二对壁部3和4;嵌合于第二对壁部3和4之间的角部件4。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还包括压靠于主框架部件的顶面上的凸缘件6和7,它与第一对壁部1和2连接。该凸缘件6和7相交于几何角部的顶点8处,并沿互成90°的弯切线9、10剪开。该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是采用图中所示的初始薄板坯件,通过沿多条下述的弯折线弯折而制成的,从图2的局部图可更清楚地看到该弯折线。实弯折线11-16表示一种弯折操作,在该操作中位于弯折线一侧的薄板坯件相对位于弯折线另一侧的薄板坯件,沿朝向图面内侧的方向弯折。虚线17-23表示另一种弯折操作,在该操作中位于弯折线一侧的薄板坯件相对位于弯折线的另一侧的薄板坯件,沿朝向图面的外侧的方向弯折。因此,实弯折线11,12表示分别将凸缘件6,7,相对于第一对壁部1和2向内弯折90°,虚线弯拆线17,18表示将第一对壁部1,2中的一个相对于第二对壁部3,4中的一个向外弯折90°。如图3所示,实弯折线13,14和虚弯折线19,20表示呈180°的弯折,通过该弯折,薄板坯件的部分24、25被叠成两个双壁的、相互垂直的平面折叠部,该折叠部与角部5和第二对壁部3,4中的一个之间的屋顶表面保持平行,而上述薄板坯件在制成的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中并不构成壁部1-4,或角部5的部分。实弯折线15,16和虚线21-23表示类似的呈180°的弯折操作,通过该弯折,薄板坯件中其它部分28-30在角部和第一壁部1,2中的一个之间形成双壁三角形折叠部31,而该弯折薄板坯件的其它部分28-30在制成角部件中并不构成壁部1-4,或角部5的一部分。从为了改善对位于主框架侧边部件之间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边缘的适应性的观点来说,三角形折叠部31可沿图1中点划线所示的弯折线32弯折90°。但是,上述方式并不是绝对必要的。图1中的右图所示的、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本身可按照普通方式,比如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侧面防水部件连接,但是其最好构成基本呈U形的防水部件的一部分,该防水部件安装于天窗用主框架结构中的底部部件或顶部部件上。如图1中的左图所示,上述防水部件包括另一具有特定形状的角部件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艾瓦尔德森
申请(专利权)人:VKR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