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海霞专利>正文

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038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相关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包括电动车底部结构、升降结构外壳一、升降结构外壳二、电池组外壳、车底部密封盖,本装置保证了电动汽车的平衡稳定性,装置在电池的维修或更换上也更加的方便快捷,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适合向广大群众推广。电动车底部结构与升降结构外壳一相连接,升降结构外壳一位于电动车底部结构的正中间,升降结构外壳一与升降结构外壳二相连接。升降结构外壳二与电池组外壳相连接,车底部密封盖与电动车底部结构相连接,车底部密封盖与升降结构外壳一和升降结构外壳二接触连接,车底部密封盖位于升降结构外壳二的正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相关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以环保节能的特点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和社会的推广,市面上的电动汽车多为后座下方或后备箱处安放电池,这样既不利于汽车的平衡稳定性,又浪费了汽车内部的使用空间,所以设计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本装置保证了电动汽车的平衡稳定性,装置在电池的维修或更换上也更加的方便快捷,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适合向广大群众推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相关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包括电动车底部结构、升降结构外壳一、升降结构外壳二、电池组外壳、车底部密封盖,本装置保证了电动汽车的平衡稳定性,装置在电池的维修或更换上也更加的方便快捷,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适合向广大群众推广。所述的电动车底部结构包括底部主体、小型密封盖,底部主体与小型密封盖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小型密封盖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车底部密封盖的左右两侧,并且两个小型密封盖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底部主体与升降结构外壳一相连接,小型密封盖与车底部密封盖接触连接;底部主体上设置有轨道凹槽,轨道凹槽与轨道轮相适应;升降结构外壳一包括支撑杆一、支撑杆二、双向液压气撑、支撑杆三、支撑杆四、外壳一主体,支撑杆一的一端与外壳一主体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支撑杆一的另一端与支撑杆二的一端相连接,支撑杆二与双向液压气撑的左端相连接,支撑杆二位于双向液压气撑的上方,支撑杆一位于支撑杆二的上方,支撑杆二的另一端与升降结构外壳二相连接,双向液压气撑的右端同时与支撑杆三和支撑杆四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支撑杆三位于支撑杆四的上方,支撑杆四位于双向液压气撑的上方,支撑杆三的另一端与外壳一主体相连接,支撑杆四的另一端与升降结构外壳二相连接,其中双向液压气撑位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三的中间,支撑杆三与支撑杆一位置对称,支撑杆二与支撑杆四位置对称;双向液压气撑包括外层管、中层管、中心杆、连接件,外层管与中层管相连接,中层管与中心杆相连接,中心杆与连接件相连接,其中中层管、中心杆和连接件的个数均有两个,并且位置左右对称;升降结构外壳二包括外壳本体、T形密封盖,外壳本体与T形密封盖通过凹槽相适应,其中T形密封盖的个数有两个,并且位置对称;外壳本体上设置有T形轨道凹槽,T形轨道凹槽与辅助移动轮相适应,T形轨道凹槽与T形密封盖相适应,T形轨道凹槽的个数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外壳本体的内部的左右两侧,并且位置相对称;T形密封盖上设置有螺纹阻力条;电池组外壳包括电池外壳主体、辅助移动轮、电池组分隔栏、电池组中央处理器、扁平状电池组、接电输出端、外拉抠手,电池组中央处理器固定在电池外壳主体的最左侧,电池组分隔栏与电池外壳主体相连接,扁平状电池组与电池组分隔栏相连接,接电输出端位于电池外壳主体的右端,接电输出端与电池外壳主体连接,电池组分隔栏位于电池外壳主体的中间,扁平状电池组的个数有六个,均匀的分布在电池组分隔栏内,辅助移动轮与电池外壳主体相连接,辅助移动轮的个数有两个,均匀的分布在电池外壳主体的左右两侧,外拉抠手与电池外壳主体通过凹槽相适应,外拉抠手与电池外壳主体相连接,外拉抠手位于电池外壳主体的中间;电池外壳主体包括条形凹槽、滚轮支撑腿、支撑腿密封盖、移动滚轮、小型弹簧,电池外壳主体上设置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个数有两个,位于电池外壳主体的作用两侧,条形凹槽与滚轮支撑腿相适应,滚轮支撑腿与支撑腿密封盖通过通孔相适应,支撑腿密封盖通过紧固螺钉与电池外壳主体相连接,移动滚轮位于滚轮支撑腿的底端,滚轮支撑腿与移动滚轮相连接,其中滚轮支撑腿、支撑腿密封盖和移动滚轮的个数均有两个,分布位于电池外壳主体的左右两侧,并且位置相对称,小型弹簧与滚轮支撑腿相连接;车底部密封盖包括密封盖主板、轨道轮、弧形拉手,轨道轮与密封盖主板相连接,轨道轮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密封盖主板的左右两侧,轨道轮与轨道凹槽相适应,弧形拉手与密封盖主板相连接,弧形拉手位于密封盖主板顶端的中间;密封盖主板包括条形密封盖、T形定位件、支撑弹簧、凹槽、控制按钮,密封盖主板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支撑弹簧相适应,凹槽与T形定位件相适应,T形定位件与支撑弹簧相连接,T形定位件与条形密封盖通过通孔相适应,条形密封盖通过紧固螺钉与密封盖主板相连接,控制按钮与T形定位件通过螺纹相啮合,控制按钮与密封盖主板通过通孔相适应,T形定位件与底部主体通过凹槽相适应;电动车底部结构与升降结构外壳一相连接,升降结构外壳一位于电动车底部结构的正中间,升降结构外壳一与升降结构外壳二相连接。升降结构外壳二与电池组外壳相连接,车底部密封盖与电动车底部结构相连接,车底部密封盖与升降结构外壳一和升降结构外壳二接触连接,车底部密封盖位于升降结构外壳二的正下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所述的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支撑杆三和支撑杆四的材料为不锈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所述的T形密封盖的材料为橡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所述的外拉抠手的材料为硬塑。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所述的小型密封盖的材料为铁。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所述的升降结构外壳二的材料为硬塑。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本装置保证了电动汽车的平衡稳定性,装置在电池的维修或更换上也更加的方便快捷,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适合向广大群众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的展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B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C-C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的双向液压气撑2-3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的升降结构外壳二3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的T形密封盖3-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的电池组外壳4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的车底部密封盖5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D-D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电动车底部结构1;底部主体1-1;轨道凹槽1-1-1;小型密封盖1-2;升降结构外壳一2;支撑杆一2-1;支撑杆二2-2;双向液压气撑2-3;外层管2-3-1;中层管2-3-2;中心杆2-3-3;连接件2-3-4;支撑杆三2-4;支撑杆四2-5;外壳一主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包括电动车底部结构(1)、升降结构外壳一(2)、升降结构外壳二(3)、电池组外壳(4)、车底部密封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车底部结构(1)包括底部主体(1‑1)、小型密封盖(1‑2),底部主体(1‑1)与小型密封盖(1‑2)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小型密封盖(1‑2)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车底部密封盖(5)的左右两侧,并且两个小型密封盖(1‑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底部主体(1‑1)与升降结构外壳一(2)相连接,小型密封盖(1‑2)与车底部密封盖(5)接触连接;底部主体(1‑1)上设置有轨道凹槽(1‑1‑1),轨道凹槽(1‑1‑1)与轨道轮(5‑2)相适应;升降结构外壳一(2)包括支撑杆一(2‑1)、支撑杆二(2‑2)、双向液压气撑(2‑3)、支撑杆三(2‑4)、支撑杆四(2‑5)、外壳一主体(2‑6),支撑杆一(2‑1)的一端与外壳一主体(2‑6)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支撑杆一(2‑1)的另一端与支撑杆二(2‑2)的一端相连接,支撑杆二(2‑2)与双向液压气撑(2‑3)的左端相连接,支撑杆二(2‑2)位于双向液压气撑(2‑3)的上方,支撑杆一(2‑1)位于支撑杆二(2‑2)的上方,支撑杆二(2‑2)的另一端与升降结构外壳二(3)相连接,双向液压气撑(2‑3)的右端同时与支撑杆三(2‑4)和支撑杆四(2‑5)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支撑杆三(2‑4)位于支撑杆四(2‑5)的上方,支撑杆四(2‑5)位于双向液压气撑(2‑3)的上方,支撑杆三(2‑4)的另一端与外壳一主体(2‑6)相连接,支撑杆四(2‑5)的另一端与升降结构外壳二(3)相连接,其中双向液压气撑(2‑3)位于支撑杆一(2‑1)和支撑杆三(2‑4)的中间,支撑杆三(2‑4)与支撑杆一(2‑1)位置对称,支撑杆二(2‑2)与支撑杆四(2‑5)位置对称;双向液压气撑(2‑3)包括外层管(2‑3‑1)、中层管(2‑3‑2)、中心杆(2‑3‑3)、连接件(2‑3‑4),外层管(2‑3‑1)与中层管(2‑3‑2)相连接,中层管(2‑3‑2)与中心杆(2‑3‑3)相连接,中心杆(2‑3‑3)与连接件(2‑3‑4)相连接,其中中层管(2‑3‑2)、中心杆(2‑3‑3)和连接件(2‑3‑4)的个数均有两个,并且位置左右对称;升降结构外壳二(3)包括外壳本体(3‑1)、T形密封盖(3‑2),外壳本体(3‑1)与T形密封盖(3‑2)通过凹槽相适应,其中T形密封盖(3‑2)的个数有两个,并且位置对称;外壳本体(3‑1)上设置有T形轨道凹槽(3‑1‑1),T形轨道凹槽(3‑1‑1)与辅助移动轮(4‑2)相适应,T形轨道凹槽(3‑1‑1)与T形密封盖(3‑2)相适应,T形轨道凹槽(3‑1‑1)的个数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外壳本体(3‑1)的内部的左右两侧,并且位置相对称;T形密封盖(3‑2)上设置有螺纹阻力条(3‑2‑1);电池组外壳(4)包括电池外壳主体(4‑1)、辅助移动轮(4‑2)、电池组分隔栏(4‑3)、电池组中央处理器(4‑4)、扁平状电池组(4‑5)、接电输出端(4‑6)、外拉抠手(4‑7),电池组中央处理器(4‑4)固定在电池外壳主体(4‑1)的最左侧,电池组分隔栏(4‑3)与电池外壳主体(4‑1)相连接,扁平状电池组(4‑5)与电池组分隔栏(4‑3)相连接,接电输出端(4‑6)位于电池外壳主体(4‑1)的右端,接电输出端(4‑6)与电池外壳主体(4‑1)连接,电池组分隔栏(4‑3)位于电池外壳主体(4‑1)的中间,扁平状电池组(4‑5)的个数有六个,均匀的分布在电池组分隔栏(4‑3)内,辅助移动轮(4‑2)与电池外壳主体(4‑1)相连接,辅助移动轮(4‑2)的个数有两个,均匀的分布在电池外壳主体(4‑1)的左右两侧,外拉抠手(4‑7)与电池外壳主体(4‑1)通过凹槽相适应,外拉抠手(4‑7)与电池外壳主体(4‑1)相连接,外拉抠手(4‑7)位于电池外壳主体(4‑1)的中间;电池外壳主体(4‑1)包括条形凹槽(4‑1‑1)、滚轮支撑腿(4‑1‑2)、支撑腿密封盖(4‑1‑3)、移动滚轮(4‑1‑4)、小型弹簧(4‑1‑5),电池外壳主体(4‑1)上设置有条形凹槽(4‑1‑1),条形凹槽(4‑1‑1)的个数有两个,位于电池外壳主体(4‑1)的作用两侧,条形凹槽(4‑1‑1)与滚轮支撑腿(4‑1‑2)相适应,滚轮支撑腿(4‑1‑2)与支撑腿密封盖(4‑1‑3)通过通孔相适应,支撑腿密封盖(4‑1‑3)通过紧固螺钉与电池外壳主体(4‑1)相连接,移动滚轮(4‑1‑4)位于滚轮支撑腿(4‑1‑2)的底端,滚轮支撑腿(4‑1‑2)与移动滚轮(4‑1‑4)相连接,其中滚轮支撑腿(4‑1‑2)、支撑腿密封盖(4‑1‑3)和移动滚轮(4‑1‑4)的个数均有两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的电动汽车电池升降便捷更换装置,包括电动车底部结构(1)、升降结构外壳一(2)、升降结构外壳二(3)、电池组外壳(4)、车底部密封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车底部结构(1)包括底部主体(1-1)、小型密封盖(1-2),底部主体(1-1)与小型密封盖(1-2)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小型密封盖(1-2)的个数有两个,分别位于车底部密封盖(5)的左右两侧,并且两个小型密封盖(1-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底部主体(1-1)与升降结构外壳一(2)相连接,小型密封盖(1-2)与车底部密封盖(5)接触连接;底部主体(1-1)上设置有轨道凹槽(1-1-1),轨道凹槽(1-1-1)与轨道轮(5-2)相适应;升降结构外壳一(2)包括支撑杆一(2-1)、支撑杆二(2-2)、双向液压气撑(2-3)、支撑杆三(2-4)、支撑杆四(2-5)、外壳一主体(2-6),支撑杆一(2-1)的一端与外壳一主体(2-6)通过紧固螺钉相连接,支撑杆一(2-1)的另一端与支撑杆二(2-2)的一端相连接,支撑杆二(2-2)与双向液压气撑(2-3)的左端相连接,支撑杆二(2-2)位于双向液压气撑(2-3)的上方,支撑杆一(2-1)位于支撑杆二(2-2)的上方,支撑杆二(2-2)的另一端与升降结构外壳二(3)相连接,双向液压气撑(2-3)的右端同时与支撑杆三(2-4)和支撑杆四(2-5)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接,支撑杆三(2-4)位于支撑杆四(2-5)的上方,支撑杆四(2-5)位于双向液压气撑(2-3)的上方,支撑杆三(2-4)的另一端与外壳一主体(2-6)相连接,支撑杆四(2-5)的另一端与升降结构外壳二(3)相连接,其中双向液压气撑(2-3)位于支撑杆一(2-1)和支撑杆三(2-4)的中间,支撑杆三(2-4)与支撑杆一(2-1)位置对称,支撑杆二(2-2)与支撑杆四(2-5)位置对称;双向液压气撑(2-3)包括外层管(2-3-1)、中层管(2-3-2)、中心杆(2-3-3)、连接件(2-3-4),外层管(2-3-1)与中层管(2-3-2)相连接,中层管(2-3-2)与中心杆(2-3-3)相连接,中心杆(2-3-3)与连接件(2-3-4)相连接,其中中层管(2-3-2)、中心杆(2-3-3)和连接件(2-3-4)的个数均有两个,并且位置左右对称;升降结构外壳二(3)包括外壳本体(3-1)、T形密封盖(3-2),外壳本体(3-1)与T形密封盖(3-2)通过凹槽相适应,其中T形密封盖(3-2)的个数有两个,并且位置对称;外壳本体(3-1)上设置有T形轨道凹槽(3-1-1),T形轨道凹槽(3-1-1)与辅助移动轮(4-2)相适应,T形轨道凹槽(3-1-1)与T形密封盖(3-2)相适应,T形轨道凹槽(3-1-1)的个数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外壳本体(3-1)的内部的左右两侧,并且位置相对称;T形密封盖(3-2)上设置有螺纹阻力条(3-2-1);电池组外壳(4)包括电池外壳主体(4-1)、辅助移动轮(4-2)、电池组分隔栏(4-3)、电池组中央处理器(4-4)、扁平状电池组(4-5)、接电输出端(4-6)、外拉抠手(4-7),电池组中央处理器(4-4)固定在电池外壳主体(4-1)的最左侧,电池组分隔栏(4-3)与电池外壳主体(4-1)相连接,扁平状电池组(4-5)与电池组分隔栏(4-3)相连接,接电输出端(4-6)位于电池外壳主体(4-1)的右端,接电输出端(4-6)与电池外壳主体(4-1)连接,电池组分隔栏(4-3)位于电池外壳主体(4-1)的中间,扁平状电池组(4-5)的个数有六个,均匀的分布在电池组分隔栏(4-3)内,辅助移动轮(4-2)与电池外壳主体(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康海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