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0018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7:43
一种冷却器,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具有用于容纳冷却对象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至少一侧设有与其隔绝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贯穿所述安装基座以导流冷却介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却器以紧凑的结构实现了高效的冷却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器
本技术属于冷却
,具体地来说,是一种冷却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用电器大量出现。在用电器的使用过程中,用电器持续发热而发生热量堆积,影响用电器的使用效率,产生热威胁问题。尤其是在长时间的工作环境下,热量堆积问题更为严重,用电器的热负载与热损耗率迅速增加,甚至发生烧毁、死机等现象。目前的冷却技术,多采用管式冷却结构进行冷却。由于结构所限,管式冷却结构存在换热能力差、管道曲折而结构复杂等问题,难以满足换热冷却需要。此外,管式冷却结构还存在结构庞大臃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器,以紧凑的结构实现高效的冷却作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冷却器,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具有用于容纳冷却对象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至少一侧设有与其隔绝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贯穿所述安装基座以导流冷却介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安装基座包括基座底板与设置于所述基座底板上的环形侧板,所述基座底板与所述环形侧板包围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基座底板和/或所述环形侧板设有所述冷却通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底板蜿蜒镂空而形成所述冷却通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底板的冷却通道具有蛇形线构造。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底板远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与所述冷却通道保持隔绝。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底板具有贯穿其中而连通所述安装腔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冷却通道保持隔绝。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侧板沿其环形轮廓镂空而形成所述冷却通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侧板远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与所述冷却通道保持隔绝。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侧板远离所述基座底板的一端设有限位肩,所述基座底板与所述限位肩相对形成用于安装密封件的安装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基座底板和所述环形侧板均设有所述冷却通道时,所述基座底板的冷却通道与所述环形侧板的冷却通道保持隔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具有安装腔的安装基座,并于安装腔的至少一侧设置与其隔绝的冷却通道,以冷却介质于冷却通道中流动而实现冷却,具有结构紧凑、冷却效果理想的优点。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冷却器的第一轴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冷却器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冷却器的第二轴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定向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定向加热装置的定向加热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定向加热装置的定向加热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定向加热装置的定向加热器的定向加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0-定向加热装置,0100-冷却器,0110-安装基座,0111-基座底板,0111a-第一冷却通道,0111a1-第一输入端,0111a2-第一输出端,0111b-第一散热槽,0111c-贯穿孔,0112-环形侧板,0112a-第二冷却通道,0112a1-第二输入端,0112a2-第二输出端,0112b-第二散热槽,0112c-限位肩,0120-安装腔,0130-安装槽,0200-定向加热器,0210-定向加热单元,0211-隔热保持架,0211a-容纳腔,0211b-第一开口,0211c-第二开口,0212-发热元件,0220-保护壳体,0230-隔热气隙,0240-承载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冷却器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冷却器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冷却器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冷却器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冷却器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请结合参阅图1~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冷却器0100,用于实现对冷却对象的快速冷却。冷却器0100包括安装基座0110,安装基座0110具有用于容纳冷却对象的安装腔0120,安装腔0120至少一侧设有与其隔绝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贯穿安装基座0110以导流冷却介质。换言之,冷却通道两端开口于安装基座0110表面,以与外部的冷却循环系统连接。其中,冷却介质是起冷却作用的低温流体,如冷却空气、冷却水等类型。冷却介质流经冷却通道,吸收安装腔0120内的热量,实现对安装腔0120内的冷却对象的冷却作用。示范性地,安装基座0110包括基座底板0111与设置于基座底板0111上的环形侧板0112,基座底板0111与环形侧板0112包围形成安装腔0120,基座底板0111和/或环形侧板0112设有冷却通道。可见地,安装腔0120具有一侧开口,以便置入冷却对象。其中,安装基座0110由热导率理想的材料制成,如金属、导热硅胶等导热材料。示范性地,基座底板0111蜿蜒镂空而形成冷却通道(即第一冷却通道0111a)。第一冷却通道0111a弯曲分布,并于内壁及弯曲处保持连续圆滑,保证冷却介质的流动平顺。进一步地,第一冷却通道0111a开口于基座底板0111的下表面,便于冷却循环回路的布局。换言之,第一冷却通道0111a具有第一输入端0111a1与第一输出端0111a2,用于导流冷却介质。示范性地,第一冷却通道0111a具有蛇形线构造。蛇形线是一种特殊曲线,由多个U形连续正反向连接而成,使第一冷却通道0111a紧密地分布于基座底板0111上,保证对基座底板0111各个位置的冷却作用。示范性地,基座底板0111远离安装腔0120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散热槽(即第一散热槽0111b)。其中,第一散热槽0111b与第一冷却通道0111a保持隔绝,避免流道发生紊乱。第一散热槽0111b可具有不同的尺寸,用于进一步增强导热冷却效果。示范性地,第一散热槽0111b分布于具有蛇形线构造的第一冷却通道0111a的各直管段之间,形成与第一冷却通道0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具有用于容纳冷却对象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至少一侧设有与其隔绝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贯穿所述安装基座以导流冷却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具有用于容纳冷却对象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至少一侧设有与其隔绝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贯穿所述安装基座以导流冷却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包括基座底板与设置于所述基座底板上的环形侧板,所述基座底板与所述环形侧板包围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基座底板和/或所述环形侧板设有所述冷却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底板蜿蜒镂空而形成所述冷却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底板的冷却通道具有蛇形线构造。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底板远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散热槽,所述散热槽与所述冷却通道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倍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