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001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包括机房,包括至少一个吸热装置以及散热装置,所述的吸热装置设置在机房内部;所述的散热装置设置在机房外部;所述的吸热装置与散热装置分别由外壳框架、散热鳍片组以及穿置在散热鳍片组内的第一导热管;所述的吸热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通过第二导热管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热管两端分别与吸热装置以及散热装置上的第一导热管相互连通;所述的第一导热管内环表面设置有勾槽,勾槽内粘有铜粉;所述的第二导热管内环表面设置有勾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房散热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通信机站是将通信设备、供配电系统、制冷系统及机房环境建设等功能浓缩为一体的整体式机房,为了保护机房内部的通信设备、供配电系统等,机房一般为密闭不通风的结构,机房内部温度比外部温度高得多,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内部高温也不能自发传导到外部,机房内温度依然会过高。传统的机房的制冷系统结构复杂,进行持续性散热,其耗能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包括机房,包括至少一个吸热装置以及散热装置,所述的吸热装置设置在机房内部;所述的散热装置设置在机房外部;所述的吸热装置与散热装置分别由外壳框架、散热鳍片组以及穿置在散热鳍片组内的第一导热管;所述的吸热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通过第二导热管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热管两端分别与吸热装置以及散热装置上的第一导热管相互连通;所述的第一导热管内环表面设置有勾槽,勾槽内粘有铜粉;所述的第二导热管内环表面设置有勾槽。作为优选,所述机房的中部具有风向通道,两侧设置有回风夹层;所述风向通道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吸热装置;所述的吸热装置一侧设置有风扇。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导热管两端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两端部设置有环形插槽,环形插槽内壁面设置有与勾槽适配的齿槽;所述的第一导热管与第二导热管分别插接在环形插槽内,齿槽与勾槽相互交错卡接。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头中部还设置有驱动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散热装置设置在机房外部,优选放置于机房顶部,借助外部环境散热,通过吸热装置吸收机房内部的热量,其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内部具有冷却水或冷却液,进行抽真空处理,冷却水或冷却液在导热管内的气化温度低,热传导速度快;通过自然散热方式进行散热,节能,散热效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的侧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的第一导热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的连接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的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包括机房1,包括至少一个吸热装置2以及散热装置3,所述的吸热装置2设置在机房1内部;所述的散热装置3设置在机房1外部;所述的吸热装置2与散热装置3分别由外壳框架4、散热鳍片组5以及穿置在散热鳍片组5内的第一导热管6;所述的吸热装置2与散热装置3之间通过第二导热管7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热管7两端分别与吸热装置2以及散热装置3上的第一导热管6相互连通;所述的第一导热管6内环表面设置有勾槽61,勾槽内粘有铜粉;所述的第二导热管7内环表面设置有勾槽61。其中,铜粉通过烧结固定于勾槽内。本实施中的换热装置,散热装置3设置在机房1外部,优选放置于机房1顶部,借助外部环境散热,通过吸热装置2吸收机房1内部的热量,其第一导热管6、第二导热管7内部具有冷却水或冷却液,进行抽真空处理,冷却水或冷却液在导热管内的气化温度低,热传导速度快;通过自然散热方式进行散热,节能,散热效率高。实施例2如图1、2、3、4所示的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包括机房1,包括至少一个吸热装置2以及散热装置3,所述的吸热装置2设置在机房1内部;所述的散热装置3设置在机房1外部;所述的吸热装置2与散热装置3分别由外壳框架4、散热鳍片组5以及穿置在散热鳍片组5内的第一导热管6;所述的吸热装置2与散热装置3之间通过第二导热管7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热管7两端分别与吸热装置2以及散热装置3上的第一导热管6相互连通;所述的第一导热管6内环表面设置有勾槽61,勾槽内粘有铜粉;所述的第二导热管7内环表面设置有勾槽61。其中,铜粉通过烧结固定于勾槽内。其中,散热装置3设置在机房1外部,借助外部环境散热,通过吸热装置2吸收机房1内部的热量,其第一导热管6、第二导热管7内部具有冷却水或冷却液,进行抽真空处理,冷却水或冷却液在导热管内的气化温度低,热传导速度快;通过自然散热方式进行散热,节能,散热效率高。所述机房1的中部具有风向通道11,两侧设置有回风夹层12;所述风向通道11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吸热装置2;所述的吸热装置2一侧设置有风扇8。提高散热效果。所述的第二导热管7两端部设置有连接头9;所述连接头9的两端部设置有环形插槽91,环形插槽91内壁面设置有与勾槽61适配的齿槽92;所述的第一导热管6与第二导热管7分别插接在环形插槽91内,齿槽与勾槽61相互交错卡接。第一导热管6、第二导热管7与连接头9连接后,再通过焊接或浇注密封。所述的连接头9中部还设置有驱动泵(图未示)。驱动泵(图未示)由外部电源进行供电,促进冷却液循环,提高散热效率。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包括机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吸热装置以及散热装置,所述的吸热装置设置在机房内部;所述的散热装置设置在机房外部;所述的吸热装置与散热装置分别由外壳框架、散热鳍片组以及穿置在散热鳍片组内的第一导热管;所述的吸热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通过第二导热管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热管两端分别与吸热装置以及散热装置上的第一导热管相互连通;所述的第一导热管内环表面设置有勾槽,勾槽内粘有铜粉;所述的第二导热管内环表面设置有勾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式换热装置,包括机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吸热装置以及散热装置,所述的吸热装置设置在机房内部;所述的散热装置设置在机房外部;所述的吸热装置与散热装置分别由外壳框架、散热鳍片组以及穿置在散热鳍片组内的第一导热管;所述的吸热装置与散热装置之间通过第二导热管相互连接;所述的第二导热管两端分别与吸热装置以及散热装置上的第一导热管相互连通;所述的第一导热管内环表面设置有勾槽,勾槽内粘有铜粉;所述的第二导热管内环表面设置有勾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通信机站的节能被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万华兵沈永恒肖显斌张育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益空调配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