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6001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房冷却系统,包括设备柜体、机房、第一密闭空间和第二密闭空间;所述设备柜体放置于所述机房内;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与所述机房共用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与所述第一密闭空间共用第二墙体;其中,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位于所述机房和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之间,所述第一墙体上具有第一冷却壁,所述第二墙体上具有第二冷却壁。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房冷却系统中,利用第一密闭空间的第一冷却壁和第二密闭空间的第二冷却壁能够对机房内的热空气进行冷却,从而实现了对机房的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房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机房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大型机房设备运行时的最佳温度为22度,上下浮动不能超过2度。如果超过正常温度,温度每升高10℃,计算机的可靠性将会下降25%,设备运行时发生障碍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由于网络服务器机柜发热密度过高,散热不良,造成局部过热,机房空调制冷量不够,制冷设备可能会因为环境高温的原因,导致自身系统发热量过大,出现超负荷运转,进而导致故障的发生,严重时可能导致整个数据中心的瘫痪,在高温的条件下,设备的性能和运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数据遭到破坏或丢失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比如计算机的时钟主频在温度过高时会降低,UPS配置的铅酸密封免维护电池在高温情况下使用寿命会急剧下降。因此,如何对机房进行冷却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机房冷却系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房冷却系统,包括设备柜体、机房、第一密闭空间和第二密闭空间;所述设备柜体放置于所述机房内;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与所述机房共用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与所述第一密闭空间共用第二墙体;其中,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位于所述机房和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之间,所述第一墙体上具有第一冷却壁,所述第二墙体上具有第二冷却壁。优选的,所述机房的体积为所述第一密闭空间的体积的1.5~2.5倍,所述第一密闭空间的体积为所述第二密闭空间的体积的1.5~2.5倍。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的面积为所述第一冷却壁的面积的2~3倍,所述第二墙体的面积为所述第二冷却壁的面积的2~3倍。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壁和所述第二冷却壁的材料为铜。优选的,还包括闭式冷却塔,所述第一冷却壁和所述第二冷却壁由所述闭式冷却塔冷却。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抽风风机子系统,所述第一抽风风机子系统设置在所述机房和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之间。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抽风风机子系统,所述第二抽风风机子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密闭空间和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为所述机房宽度方向的墙体。优选的,所述第一密闭空间和所述第二密闭空间均为矩形。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和所述第二墙体平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房冷却系统,该机房冷却系统包括设备柜体、机房、第一密闭空间和第二密闭空间,设备柜体放置于机房内,第一密闭空间与机房共用第一墙体,第二密闭空间与第一密闭空间共用第二墙体,第一密闭空间位于机房和第二密闭空间之间,第一墙体上具有第一冷却壁,第二墙体上具有第二冷却壁,利用第一密闭空间的第一冷却壁和第二密闭空间的第二冷却壁能够对机房内的热空气进行冷却,从而实现了对机房的冷却。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图形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机房冷却系统的结构图。其中,1为设备柜体,2为机房,3为第一密闭空间,4为第二密闭空间,5为第一冷却壁,6为第二冷却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房冷却系统,如图1所示,该机房冷却系统包括设备柜体1、机房2、第一密闭空间3和第二密闭空间4。设备柜体1放置于机房2内。第一密闭空间3与机房2共用第一墙体。第二密闭空间4与第一密闭空间3共用第二墙体。其中,第一密闭空间3位于机房2和第二密闭空间4之间,第一墙体上具有第一冷却壁5,第二墙体上具有第二冷却壁6。在本技术的机房冷却系统中,利用第一密闭空间3的第一冷却壁5和第二密闭空间4的第二冷却壁6能够对机房2内的热空气进行冷却,从而实现了对机房2的冷却。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机房2的体积为第一密闭空间3的体积的1.5~2.5倍,第一密闭空间3的体积为第二密闭空间4的体积的1.5~2.5倍,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机房2的冷却效果。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墙体的面积为第一冷却壁5的面积的2~3倍,第二墙体的面积为第二冷却壁6的面积的2~3倍,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机房2的冷却效果。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冷却壁5和第二冷却壁6的材料为铜,另外,该机房冷却系统还包括闭式冷却塔,第一冷却壁5和第二冷却壁6由闭式冷却塔冷却,闭式冷却塔的泵体电机采用变频电机。第一冷却壁5和第二冷却壁6采用水冷却方式,采用铜材料的冷却壁,以及利用水冷却,并由闭式冷却塔进行冷却,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机房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抽风风机子系统和第二抽风风机子系统,第一抽风风机子系统设置在机房2和第一密闭空间3之间,第二抽风风机子系统设置在第一密闭空间3和第二密闭空间4之间,通过增设第一抽风风机子系统和第二抽风风机子系统能够促进机房2、第一密闭空间3和第二密闭空间4之间的空气流通,以提高冷却效果。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墙体为机房2宽度方向的墙体,第一密闭空间3为矩形,第二墙体于第一墙体平行,第二密闭空间4也为矩形。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机房冷却系统还包括温控器,温控器设置在机房2内,温控器用于控制第一冷却壁5和第二冷却壁6的工作状态,例如,当温控器检测到机房2温度在预设警戒温度以下,则控制仅第一冷却壁5投入使用,当机房2温度超过预设警戒温度,则控制第一冷却壁5和第二冷却壁6同时投入使用,并控制冷却水泵体电机频率增加,加快冷却水置换速度。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房冷却系统,该机房冷却系统包括设备柜体1、机房2、第一密闭空间3和第二密闭空间4,设备柜体1放置于机房2内,第一密闭空间3与机房2共用第一墙体,第二密闭空间4与第一密闭空间3共用第二墙体,第一密闭空间3位于机房2和第二密闭空间4之间,第一墙体上具有第一冷却壁5,第二墙体上具有第二冷却壁6,利用第一密闭空间3的第一冷却壁5和第二密闭空间4的第二冷却壁6能够对机房2内的热空气进行冷却,从而实现了对机房2的冷却。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房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柜体、机房、第一密闭空间和第二密闭空间;所述设备柜体放置于所述机房内;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与所述机房共用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与所述第一密闭空间共用第二墙体;其中,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位于所述机房和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之间,所述第一墙体上具有第一冷却壁,所述第二墙体上具有第二冷却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柜体、机房、第一密闭空间和第二密闭空间;所述设备柜体放置于所述机房内;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与所述机房共用第一墙体;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与所述第一密闭空间共用第二墙体;其中,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位于所述机房和所述第二密闭空间之间,所述第一墙体上具有第一冷却壁,所述第二墙体上具有第二冷却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的体积为所述第一密闭空间的体积的1.5~2.5倍,所述第一密闭空间的体积为所述第二密闭空间的体积的1.5~2.5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的面积为所述第一冷却壁的面积的2~3倍,所述第二墙体的面积为所述第二冷却壁的面积的2~3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杜建华余斌孙石磊曹卓董相娟石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