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F冷却器固定支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3656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ATF冷却器固定支架连接结构,包括前防撞梁、散热器下横梁和ATF冷却器;ATF冷却器侧部设有第一固定点;ATF冷却器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二、第三固定点;第一固定点与前防撞梁连接;前防撞梁和散热器下横梁之间设有第一、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两端分别与前防撞梁和散热器下横梁连接,中部与第二固定点连接;第二支架两端分别与前防撞梁和散热器下横梁连接,中部与第三固定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点式固定,通过在前防撞梁和散热器下横梁之间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既可以满足ATF冷却器的布置空间,又可以为ATF冷却器提供可靠的固定点,同时将散热器下横梁和前防撞梁连接起来,对加强散热器下横梁起到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身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ATF冷却器固定支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自动挡乘用车来说,除了对发动机、空调进行冷却之外,还要对自动变速箱进行冷却,以防止自动变速箱温度过高而影响功能发挥。自动变速箱油液冷却器,即ATF冷却器,它与发动机散热器、空调散热器布置上类似,都位于车辆前格栅的后方,以便于冷却散热。ATF冷却器因其体积较小,冷却要求更高,多布置在发动机散热器、空调散热器的前方,大致处在前防撞梁和散热器下横梁之间的位置,如何设计ATF冷却器固定支架结构以保证ATF冷却器安装的可靠性和散热效果就成为面临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满足ATF冷却器的布置空间要求又能提供可靠固定效果的ATF冷却器固定支架连接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的ATF冷却器固定支架连接结构,包括前防撞梁、散热器下横梁和ATF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TF冷却器侧部设有第一固定点;所述ATF冷却器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所述第一固定点与所述前防撞梁连接;所述前防撞梁和所述散热器下横梁之间设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防撞梁和所述散热器下横梁连接,中部与第二固定点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防撞梁和所述散热器下横梁连接,中部与第三固定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点与所述前防撞梁之间栓接并设有橡胶垫片。这样,不仅便于装配,而且利于减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对称布置,且它们具有对称结构,均包括:一水平部,分别连接在所述水平部两相对侧壁上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与所述前防撞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平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与所述水平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下横梁连接;所述水平部与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点位于所述ATF冷却器的同一侧。优选的,所述水平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设有翻边;所述第二固定点和第三固定点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水平部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平部设有伸出端,所述通孔圆心靠近所述伸出端端部。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点和所述第三固定点为柔性橡胶销结构,其抵接在水平部顶面并伸入所述通孔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点位于所述ATF冷却器中部。这样,便于两端受力均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三点式固定,通过在前防撞梁和散热器下横梁之间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既可以满足ATF冷却器的布置空间,又可以为ATF冷却器提供可靠的固定点,同时将散热器下横梁和前防撞梁连接起来,对加强散热器下横梁起到较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ATF冷却器在车身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TF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装配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其中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结构类似故不另作附图。图中:ATF冷却器1(第一固定点1.1、第二固定点1.2、第三固定点1.3)前防撞梁2、散热器下横梁3、第一支架4(水平部4.1、通孔4.11、伸出端4.12、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4.3)、第二支架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图1~5图以及列举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ATF冷却器1位于车身前部,在前防撞梁2的后方偏下,散热器下横梁3的上方偏前。如图2所示,ATF冷却器1的结构形状,其由多条散热管片组成,在其侧部设有位于所述ATF冷却器1中部的第一固定点1.1,在所述ATF冷却器1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点1.2和第三固定点1.3;所述第一固定点1.1上还设有橡胶垫片,这样利于减震;所述第二固定点1.2和第三固定点1.3为柔性橡胶销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架4包括:一水平部4.1,分别连接在所述水平部4.1两相对侧壁上的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所述第一连接部4.2一端与所述前防撞梁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平部4.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3一端与所述水平部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下横梁3连接;所述水平部4.1与第二固定点1.2和第三固定点1.3连接。在所述水平部4.1上设有通孔4.11和伸出端4.12,所述通孔4.11的圆心靠近所述伸出端4.12端部;所述通孔4.11内壁设有翻边;所述第二固定点1.2和第三固定点1.3通过所述通孔4.11与所述水平部4.1连接。为柔性橡胶销结构的所述第二固定点和所述第三固定点抵接在水平部4.1顶面并伸入所述通孔4.11中。如图4所示,在前防撞梁2和散热器下横梁3之间安装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用以提供ATF冷却器1的下固定点;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两端分别连接在前防撞梁2和散热器下横梁3上,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自身均带有翻边和加强筋,有较高的强度,一方面为ATF冷却器1提供可靠的下安装点,另一方面可以将散热器下横梁3与前防撞梁2连接起来,对加强散热器下横梁3起到较大的作用;因为散热器下横梁3中段向前弯折,如图1所示,需要承载发动机散热器和空调散热器的重量,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将散热器下横梁3与前防撞梁2关联起来,对此起到加强作用。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点1.1连接到前防撞梁2上,第二固定点1.2连接到第一支架4上,第三固定点1.3连接到第二支架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4.11与所述第一固定点1.1位于所述ATF冷却器1的同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ATF冷却器固定支架连接结构,包括前防撞梁(2)、散热器下横梁(3)和ATF冷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ATF冷却器(1)侧部设有第一固定点(1.1);所述ATF冷却器(1)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点(1.2)和第三固定点(1.3);所述第一固定点(1.1)与所述前防撞梁(2)连接;所述前防撞梁(2)和所述散热器下横梁(3)之间设有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所述第一支架(4)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防撞梁(2)和所述散热器下横梁(3)连接,中部与第二固定点(1.2)连接;所述第二支架(5)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防撞梁(2)和所述散热器下横梁(3)连接,中部与第三固定点(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TF冷却器固定支架连接结构,包括前防撞梁(2)、散热器下横梁(3)和ATF冷却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ATF冷却器(1)侧部设有第一固定点(1.1);所述ATF冷却器(1)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固定点(1.2)和第三固定点(1.3);所述第一固定点(1.1)与所述前防撞梁(2)连接;所述前防撞梁(2)和所述散热器下横梁(3)之间设有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5);所述第一支架(4)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防撞梁(2)和所述散热器下横梁(3)连接,中部与第二固定点(1.2)连接;所述第二支架(5)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防撞梁(2)和所述散热器下横梁(3)连接,中部与第三固定点(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F冷却器固定支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点(1.1)与所述前防撞梁(2)之间栓接并设有橡胶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TF冷却器固定支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与所述第二支架(5)对称布置,且它们具有对称结构,均包括:一水平部,分别连接在所述水平部两相对侧壁上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奎梁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