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940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中,包括:牵引块和牵引立柱。牵引块的一端设置在试验车的底盘上,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牵引块的后侧设有牵引槽;所述牵引槽的中心线与所述试验车的纵向中心线相交;牵引立柱的一端设置在牵引小车上,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牵引立柱具有与所述牵引槽相匹配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能够在整车碰撞试验过程中起到牵引的作用,同时便于牵引小车与试验车之间的分离,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
技术介绍
整车碰撞试验是汽车的安全性的重要试验之一,请参照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整车与碰撞小车的连接结构的正视图;现有的整车碰撞试验,主要由牵引小车1'带动试验车辆2'向撞击方向运行,牵引小车1'和试验车辆2'之间通过牵引链条3'和牵引立柱4'连接,在碰撞前的某个时刻,制动小车5'被强制制动,导致牵引小车1'立柱与牵引链条3'分离,此时试验车辆2'已达到试验需要的速度后,并因为惯性而继续前进,直至试验结束。由于现有牵引小车1'和试验车辆2'的连接主要通过牵引立柱4'和牵引链条3'相连,存在以下不足:(1).安装不方便,由于牵引链条3'是软性连接,每次试验时都要将两条分别固定在试验车辆2'底盘悬架上,操作不方便;安装的牵引链条3'是通过两个螺栓固定,因牵引力较大,存在将螺栓拉弯变形的风险。(2).中心定位不准,牵引链条3'要保证车辆不会跑偏,就必须保证固定的两条在试验车辆2'左右两边距离完全相等,要求牵引链条3'的每个环都大小均匀,才能精准的保证牵引链条3'的脱钩处在车辆的最中间位置;其次牵引链条3'固定处不会因为受到牵引力作用导致打滑旋转,从而干扰试验车辆2'不能沿直线行驶;另外安装在试验车底盘车架上后多余的牵引链条3'不会在牵引受力时干扰车辆运行轨迹;(3).试验的准确性存在一定得偏差,由于在试验车与牵引小车1'分离过程中,牵引小车1'的立柱是被动倾斜与牵引链条3'分离,过程中会产生一个不小的拉力,致使试验车辆2'速度减小,并极有可能影响车辆跑偏,影响横向偏差值。(4).安全性,牵引立柱4'与试验车在刚开始运行阶段,牵引小车1'因加速过程会与牵引链条3'产生一个冲力,该过程可能会导致牵引链条3'与试验车辆2'分离的风险,导致试验失败,更可能致使试验车辆2'跑偏致使沿轨道意外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它能够在整车碰撞试验过程中起到牵引的作用,同时便于牵引小车与试验车之间的分离,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中,包括:牵引块和牵引立柱。牵引块的一端设置在试验车的底盘上,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牵引块的后侧设有牵引槽;所述牵引槽的中心线与所述试验车的纵向中心线相交;牵引立柱的一端设置在牵引小车上,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牵引立柱具有与所述牵引槽相匹配的形状。如上所述的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试验车固定连接;所述牵引块的顶部与所述固定底板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底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试验车的底盘连接;所述牵引块位于所述固定底板的下方。如上所述的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牵引槽的槽宽沿从槽口到槽底的方向逐渐变小。如上所述的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牵引块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对称设置在所述牵引槽的两侧。如上所述的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向块位于所述牵引块下端的边沿处。如上所述的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牵引立柱通过安装部与所述牵引小车螺栓连接,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牵引立柱的下端,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牵引立柱垂直设置。如上所述的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牵引立柱与所述安装部之间设有肋板,所述肋板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牵引立柱连接。本技术通过在试验车上设置牵引块,并在牵引块的后侧设置牵引槽,在牵引小车上设置牵引立柱,通过牵引槽与牵引立柱的配合,牵引小车推动试验车加速。由于通过牵引槽与牵引立柱的配合,加之牵引小车按固定的直线轨迹运行,会对试验车一个横向的约束力,保证试验车直线运动。当达到一定的速度后,牵引小车制动,设置在牵引小车上的牵引立柱减速,此时,牵引立柱与牵引块自动分离,由于牵引块与牵引立柱均为刚性物体,在分离的过程中,不会对试验车造成任何向后的拉力,从而更好地确保试验车辆的稳定性,保证碰撞时的速度准确,横向偏移量较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整车与碰撞小车的连接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固定底板的轴测图;图4为固定底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牵引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牵引块的轴测图;图7为牵引立柱的轴测图。附图标记说明:1'-牵引小车,2'-试验车辆,3'-牵引链条,4'-牵引立柱,5'-制动小车;1-牵引块,2-试验车,3-牵引槽,4-牵引立柱,5-牵引小车,6-固定底板,7-导向块,8-安装部,9-肋板,10-钢丝拉绳,11-制动小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中,包括:牵引块1和牵引立柱4;所述牵引块1的一端设置在试验车2的底盘上,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牵引块1的后侧设有牵引槽3;所述牵引槽3的中心线与所述试验车2的纵向中心线相交;所述牵引立柱4的一端设置在牵引小车5上,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牵引立柱4具有与所述牵引槽3相匹配的形状。具体实施时,请参照图2,将牵引块1固定安装在试验车2的底盘上,保证牵引槽3的开口向后,且牵引槽3的中心线与试验车的纵向中心线相交;将牵引立柱4固定在牵引小车5的上方,保证牵引立柱4能够与牵引槽3配合。使用时,通过牵引小车5带动牵引立柱4向前移动,牵引立柱4移动到牵引槽3内,并通过牵引块1向前移动,由于牵引块1与试验车2固定设置,从而通过牵引小车5带动试验车2加速。由于牵引立柱4与牵引槽3配合,且牵引小车5沿固定的直线轨道移动,能够对试验车2的横向进行移动进行限制,防止试验车2发生移动。当加速到一定的速度时,牵引小车5制动并减速,试验车2在惯性的作用下向前移动。此时,由于牵引块1与牵引立柱4均为刚性物体,不会发生干涉而产生对于试验车2的拖拽力,从而消除在碰撞试验过程中试验车2速度的误差及可能会造成的横向偏移量过大。此外,由于用牵引块1代替了原来的牵引链条,将原来的链条连接改为了牵引块,牵引立柱4与试验车2在刚开始运行阶段,不会产生牵引链条与试验车2分离的风险。保证的试验的安全性。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请参照图2至图5,图3为固定底板的轴测图;图4为固定底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牵引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还进一步包括固定底板6,所述固定底板6通过螺栓与所述试验车2固定连接;所述牵引块1的顶部与所述固定底板6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时,固定底板6对称设计,且牵引块1位于固定底板6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板6通过螺栓与所述试验车2的底盘连接;所述牵引块1位于所述固定底板6的下方。具体地,所述固定底板6通过U型环或骑马螺栓固定在试验车2的底盘悬架或副车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块(1),一端设置在试验车(2)的底盘上,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牵引块(1)的后侧设有牵引槽(3);所述牵引槽(3)的中心线与所述试验车(2)的纵向中心线相交;牵引立柱(4),一端设置在牵引小车(5)上,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牵引立柱(4)具有与所述牵引槽(3)相匹配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块(1),一端设置在试验车(2)的底盘上,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牵引块(1)的后侧设有牵引槽(3);所述牵引槽(3)的中心线与所述试验车(2)的纵向中心线相交;牵引立柱(4),一端设置在牵引小车(5)上,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牵引立柱(4)具有与所述牵引槽(3)相匹配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底板(6),所述固定底板(6)通过螺栓与所述试验车(2)固定连接;所述牵引块(1)的顶部与所述固定底板(6)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6)与所述试验车(2)的底盘连接;所述牵引块(1)位于所述固定底板(6)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碰撞试验牵引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汪旭明陈良校章辉朱永川郑昌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