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894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培养基的制备;装袋处理;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菌种管理;菌种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杏鲍菇的种植方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够为杏鲍菇菇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还能对杏鲍菇生长病虫害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大大提高了菌菇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菌菇种植
,具体地,涉及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不仅物美味鲜,而且低能量、低脂肪,并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营养素,正在发展成为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之外的第三类食品,即菌物性食品。此外,食用菌还是功能性多糖、萜类化合物等多种天然产物的来源之一,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防治多种慢性病和抗衰老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因此,食用菌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杏鲍菇作为一种食疗价值较高的珍贵食用菌,其色泽洁白,肉质肥厚,闻之有杏仁之香,食之有鲍鱼之美,被誉称“蚝菇王”。杏鲍菇生长发育需要碳源、氮源、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传统的杏鲍菇栽培是利用冬季的自然环境,在塑料大棚中培植,这种方式栽培杏鲍菇存在产量低、品质不稳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难于满足市场的需要。且传统的杏鲍菇种植方法,菌菇的产量较低,生长周期长,且成功率低,种植过程中,菌菇的抗逆性差,易受到害虫的侵袭,这就需要喷洒大量的药物,使得菌菇的安全性受到了威胁。申请号为201110076869.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杏鲍菇的栽培方法,所述种植工艺的流程为:培养基配制、养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管理、采后处理。该工艺使杏鲍菇的种植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且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但是该工艺病虫害防治方法为将培养过程中发生的杂菌污染,给予及时清除,并未对病虫害进行治愈,杏鲍菇一旦发生病害,产量大大降低。申请号为201610721056.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杏鲍菇栽培料及使用该栽培料生产杏鲍菇的种植方法,该栽培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木屑20~40%、秸秆5~30%、麸皮10~30%、棉籽壳5~10%、玉米粉0~5%、蔗糖0~2%、石膏0~1%、磷酸二氢钾0~0.5%、树叶10~20%。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杏鲍菇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半发酵栽培料(2)制作栽培袋(3)灭菌冷却(4)接种培养(5)采收头潮菇(6)采收二潮菇。该种植方法使得在杏鲍菇孢子、菌丝及子实体的生长过程中,可以使得空气流通较好,空间利用率高,显著增加头潮菇和二潮菇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但是,对杏鲍菇的病虫害防治未做研究,且栽培料中添加化学肥料,容易使得栽培料硬化。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既能够为杏鲍菇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又能对杏鲍菇生长病虫害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的杏鲍菇种植方法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也符合目前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不仅能够为杏鲍菇菇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还能对杏鲍菇生长病虫害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为菌菇的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大大提高了菌菇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首先,按照配比分别称取如下组分:甜叶菊叶10~18份、茶渣5~15份、蛋白胨15~20份、豆渣17~25份、麦麸15~22份、石灰2~6份、木屑7~13份、草木灰5~10份、羊圈粪30~50份、膏状凹凸棒石粘土8~17份;其次,将各原料组分进行粉碎,并过60~80目筛,备用;再次,然后将粉碎后的各组分混合均匀,然后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置于发酵室中,于45~50℃条件下发酵3~5天,即得到所述培养基;(2)装袋处理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装入EVA泡沫袋中,两端封口处均塞入棉花,并用棉线缝合,即得袋装培养基;(3)灭菌冷却将装有培养基的EVA泡沫袋置于灭菌室中,升温至130~135℃,保温12~13h灭菌,灭菌结束后调节灭菌室温度在48~72h内降温至20~25℃;(4)接种培养打开培养基袋并接入杏鲍菇菌种,然后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袋置于培养室中,调节培养室内温度23~25℃,空气相对湿度75~80%,避光通风;(5)菌种管理菌丝长出后,将其转移至菌床,调节环境温度为20~22℃,空气相对湿度85%,并进行光照,每日喷施磁化水雾,磁化水中添加微量添加剂;待菌丝长成子实体,调节室温至15~18℃,空气相对湿度为90%,每三天喷施磁化水雾,磁化水中添加防虫营养添加剂;(6)菌种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长度在10~12cm,菇盖在4~5cm时即可采收。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甜叶菊叶13份、茶渣10份、蛋白胨18份、豆渣22份、麦麸20份、石灰3份、木屑9份、草木灰7份、羊圈粪45份、膏状凹凸棒石粘土15份。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羊圈粪为羊圈中羊粪与羊觅食剩余秸秆混合堆积发酵后的产物。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膏状凹凸棒石粘土为自然风化的凹凸棒石粘土提纯后,加水剪切分散后得到的产物,其中含水量为40~50%。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混合组分加水的质量使得加水后混合物的含水量为65~70%。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每袋EVA泡沫袋中装入的培养基的量为800~1000g。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每袋培养基接种15~25g杏鲍菇栽培种。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微量添加剂中包括铁、锰、锌、硒、维生素。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防虫营养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发酵池提取液30~45份、草木灰5~10份、石灰3~7份、甜叶菊5~11份、甘草12~15份、艾叶8~13份、桂皮3~7份、橘皮5~10份、地榆4~9份、香樟3~6份。进一步地,所述防虫营养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照配比称取甜叶菊、甘草、艾叶、桂皮、橘皮、地榆、香樟,粉碎至粒径为50~80目,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置于乙醇与水体积比为1:1的混合液中,回流提取3~4h,趁热过滤,得滤液,除去溶剂,得到中草药提取物,备用;将配比量的草木灰浸泡在5倍质量的水中,浸泡2h,过滤,取滤液,备用;将配比量的发酵池提取液、中草药提取物、草木灰浸泡滤液混合,充分搅拌,即得所述防虫添加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杏鲍菇的种植方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不仅能够为杏鲍菇菇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还能对杏鲍菇生长病虫害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为菌菇的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大大提高了菌菇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适合推广应用。(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杏鲍菇的种植方法中培养基中添加有膏状凹凸棒石粘土,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为杏鲍菇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杏鲍菇的种植方法中添加有茶渣,茶渣中含有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等养分,适合杏鲍菇的生长,且茶叶渣能够去除原料中的重金属物质,使得杏鲍菇更加健康适于食用,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利用。(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杏鲍菇的种植方法中添加有甜叶菊叶,一方面为菌菇生长提供所需的糖分,另一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培养基中细菌、霉菌的滋生,为杏鲍菇提供安全的生长环境。(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杏鲍菇的种植方法中采用羊粪与羊觅食剩余秸秆混合堆积发酵后的羊圈粪,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部分化学肥料成分,在保证培养基足够养料的同时,降低了环境和菌菇的污染,有效避免了菌菇被化学成分污染,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同时降低了使用成本。(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杏鲍菇的种植方法中还添加有微量添加剂,有效提高杏鲍菇的营养全面性,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首先,按照配比分别称取如下组分:甜叶菊叶10~18份、茶渣5~15份、蛋白胨15~20份、豆渣17~25份、麦麸15~22份、石灰2~6份、木屑7~13份、草木灰5~10份、羊圈粪30~50份、膏状凹凸棒石粘土8~17份;其次,将各原料组分进行粉碎,并过60~80目筛,备用;再次,然后将粉碎后的各组分混合均匀,然后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置于发酵室中,于45~50℃条件下发酵3~5天,即得到所述培养基;(2)装袋处理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装入EVA泡沫袋中,两端封口处均塞入棉花,并用棉线缝合,即得袋装培养基;(3)灭菌冷却将装有培养基的EVA泡沫袋置于灭菌室中,升温至130~135℃,保温12~13h灭菌,灭菌结束后调节灭菌室温度在48~72h内降温至20~25℃;(4)接种培养打开培养基袋并接入杏鲍菇菌种,然后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袋置于培养室中,调节培养室内温度23~25℃,空气相对湿度75~80%,避光通风;(5)菌种管理菌丝长出后,将其转移至菌床,调节环境温度为20~22℃,空气相对湿度85%,并进行光照,每日喷施磁化水雾,磁化水中添加微量添加剂;待菌丝长成子实体,调节室温至15~18℃,空气相对湿度为90%,每三天喷施磁化水雾,磁化水中添加防虫营养添加剂;(6)菌种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长度在10~12cm,菇盖在4~5cm时即可采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首先,按照配比分别称取如下组分:甜叶菊叶10~18份、茶渣5~15份、蛋白胨15~20份、豆渣17~25份、麦麸15~22份、石灰2~6份、木屑7~13份、草木灰5~10份、羊圈粪30~50份、膏状凹凸棒石粘土8~17份;其次,将各原料组分进行粉碎,并过60~80目筛,备用;再次,然后将粉碎后的各组分混合均匀,然后加水,充分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置于发酵室中,于45~50℃条件下发酵3~5天,即得到所述培养基;(2)装袋处理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装入EVA泡沫袋中,两端封口处均塞入棉花,并用棉线缝合,即得袋装培养基;(3)灭菌冷却将装有培养基的EVA泡沫袋置于灭菌室中,升温至130~135℃,保温12~13h灭菌,灭菌结束后调节灭菌室温度在48~72h内降温至20~25℃;(4)接种培养打开培养基袋并接入杏鲍菇菌种,然后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袋置于培养室中,调节培养室内温度23~25℃,空气相对湿度75~80%,避光通风;(5)菌种管理菌丝长出后,将其转移至菌床,调节环境温度为20~22℃,空气相对湿度85%,并进行光照,每日喷施磁化水雾,磁化水中添加微量添加剂;待菌丝长成子实体,调节室温至15~18℃,空气相对湿度为90%,每三天喷施磁化水雾,磁化水中添加防虫营养添加剂;(6)菌种采收当杏鲍菇子实体长度在10~12cm,菇盖在4~5cm时即可采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杏鲍菇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甜叶菊叶13份、茶渣10份、蛋白胨18份、豆渣22份、麦麸20份、石灰3份、木屑9份、草木灰7份、羊圈粪45份、膏状凹凸棒石粘土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仙之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