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894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木耳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制种、接种、菌丝培养、刺孔养菌、排场和出耳管理,其中,出耳管理为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5.0%,耳片湿度为80.0%~87.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9.0%~94.5%;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45.0%~70.0%,耳片湿度降低到73.0%~81.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8.0%~92.0%;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高于70.0%,耳片湿度降低到68.0%~79.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6.0%~90.0%。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缩短黑木耳生长周期,提高黑木耳的产量,提高黑木耳的泡发率,还可以有效防止畸形耳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木耳栽培
,尤其涉及了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黑木耳栽培多采用人工喷水管理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凭经验进行间歇喷水,创造“干干湿湿”的黑木耳生长条件。在这种管理方法下,通过停水让耳片失水“干”缩,提高对逆境的抵抗能力,避免黑木耳长期处于“湿”的状态而导致流耳、烂棒,但是,这种传统的凭经验的管理方法存在如下问题:首先,传统的凭经验的管理方法容易导致耳片失水过多、过干。一方面对过干的耳片进行喷水复湿管理时,耳片吸水慢、喷水时间长、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多;另一方面,试验评价结果表明:耳片的反复过干、复湿,会导致耳片泡发率降低、糯性下降、口感变差,同时,过干的耳片复湿后的生长发育速度受影响较大,导致生育周期延长,生产效率下降。其次,传统的凭经验的管理方法不能准确地把握适宜喷水管理的温度,会导致烂棒、流耳、浪费水资源等问题。在环境温度过高时进行喷水管理,容易导致烂棒、流耳等问题,菌棒后期烂棒率高;而在耳片生长临界温度以下时进行喷水管理,不能促进耳片生长而导致喷水成本增大和水资源的浪费。最后,采用人工喷水管理方法的轻简化、自动化程不高,人为因素影响大,难以实现标准化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容易导致耳片失水过多、过干,影响口感,同时又容易导致烂棒、流耳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制种、接种、菌丝培养、刺孔养菌、排场和出耳管理,其中,出耳管理为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5.0%,耳片湿度为80.0%~87.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9.0%~94.5%;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45.0%~70.0%,耳片湿度为73.0%~81.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8.0%~92.0%;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高于70.0%,耳片湿度为68.0%~79.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6.0%~90.0%。优选地,喷水采用雾化喷水,雾化喷水得到雾滴,雾滴的直径为15-60μm,喷水时间为1~5min/h,喷水装置在设定的温度范围(10℃~25℃)内每小时喷水一次,雾滴的直径为15-60μm时,不仅有利于耳片更均匀地接受水份,同时由于雾滴的流失率比颗粒水低,更有利于节水。优选地,喷水时,环境温度为10℃~25℃,10℃~25℃条件下,可以促进黑木耳子实体生长发育。优选地,制种包括采用常规PDA培养基制作母种以及采用杂木屑培养基制作原种和栽培种,然后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进行灭菌处理。优选地,杂木屑培养基的配比干重状态下包括杂木屑85%~90%、麸皮8%~10.5%、石膏粉1%~3%、石灰0.5%~0.7%、红糖0.5%~0.8%,pH为6~7,加水至杂木屑培养基的含水量为55%~60%。优选地,制种还包括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装袋,装袋所用的菌袋的材质为低压聚乙烯。优选地,菌丝培养45~50d后,还需要进行后熟培养,后熟培养6~8d后进行刺孔养菌,刺孔养菌为将菌袋刺孔后继续培养菌丝6~8d,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光照强度为100~500lux优选地,刺孔养菌后还包括催芽处理,催芽处理的步骤为:在环境温度为10℃~25℃条件下,对菌袋及空间喷水,喷水采用雾化喷水,雾化喷水得到雾滴,雾滴的直径为15-60μm,喷水时间为每小时0~3min/h,使空气相对湿度为75%-85%。优选地,排场时,菌袋之间排放间隔为8~12cm,排场时的环境温度低于26℃,无雨。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缩短黑木耳生长周期,提高黑木耳的产量,缩短总喷水时间,较传统方法节水90%~95.8%,降低烂棒率,提高黑木耳的泡发率,还可以有效防止耳片边缘缺刻等畸形耳的产生,畸形耳率从20%降低到10%;同时,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黑木耳产品糯性下降、口感变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包括制种、接种、菌丝培养、刺孔养菌、排场和出耳管理,其中,出耳管理为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5.0%,耳片湿度为80.0%~87.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9.0%~94.5%;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45.0%~70.0%,耳片湿度为73.0%~81.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8.0%~92.0%;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高于70.0%,耳片湿度为68.0%~79.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6.0%~90.0%。供试菌种为‘浙耳508’,由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选育提供。喷水时,环境温度为10℃~25℃,喷水采用雾化喷水,雾化喷水得到雾滴,雾滴的直径为15-60μm,喷水时间为1~5min/h,喷水装置在设定的温度范围(10℃~25℃)内每小时喷水一次。制种包括采用常规PDA培养基制作母种以及采用杂木屑培养基制作原种和栽培种,然后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进行灭菌处理。杂木屑培养基的配比干重状态下包括杂木屑90%、麸皮8%、石膏粉1%、石灰0.5%、红糖0.5%,pH为6,加水至杂木屑培养基的含水量为60%。每份(装袋后每袋)杂木屑培养基的湿重为1700g,本实施例的处理重复100次。制种还包括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装袋,装袋所用的菌袋的材质为低压聚乙烯,菌袋的规格为15×55×0.05(cm)。菌丝培养50d后,还需要进行后熟培养,后熟培养8d后进行刺孔养菌,刺孔养菌为将菌袋刺孔后继续培养菌丝8d,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光照强度为500lux,每个菌袋刺孔180个,孔深为1cm、直径为0.5cm。刺孔养菌后还包括催芽处理,催芽处理的步骤为:在环境温度为10℃~25℃条件下,对菌袋及空间喷水,喷水采用雾化喷水,雾化喷水得到雾滴,雾滴的直径为15-60μm,喷水时间为每小时0~3min/h,使空气相对湿度为75%-85%。排场时,菌袋之间排放间隔为8~12cm,排场时的环境温度低于26℃,无雨。对比例1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出耳管理为按照传统方法每天早晚人工喷水2h。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采收到的黑木耳进行统计和观察形态,同时将采收的鲜耳晒干称重,结果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和对比例1采收到的黑木耳的结果由表1可知:应用本实施例的栽培方法可以缩短黑木耳生长周期,耳芽形成到采收的时间,即耳片长大时间从对比例1的20~30d缩短到13~18d,有利于增加采收潮次;产量从60g/袋提高到75g/袋,提高产量,增加生产效率;应用本实施例的栽培方法可以使总喷水时间从对比例1的240分钟/天缩短到10~24分钟/天,比对比例1节水90%~95.8%;应用本实施例的栽培方法可以在高温季节栽培结束期的烂棒率从对比例1的47%降低到28%;应用本实施例的栽培方法采收的黑木耳泡发率从对比例1的1:17以内提高到1:23,提高35%以上;在低温季节栽培时,应用本实施例的栽培方法可以有效防止耳片边缘缺刻等畸形耳的产生,畸形耳率从20%降低到10%;同时,应用本实施例的栽培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黑木耳产品糯性下降、口感变差,通过品尝试验糯性和口感评分比对照高28.5%。因此,本实施例的栽培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黑木耳的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种、接种、菌丝培养、刺孔养菌、排场和出耳管理,其中,出耳管理为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5.0%,耳片湿度为80.0%~87.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9.0%~94.5%;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45.0%~70.0%,耳片湿度为73.0%~81.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8.0%~92.0%;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高于70.0%,耳片湿度为68.0%~79.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6.0%~9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种、接种、菌丝培养、刺孔养菌、排场和出耳管理,其中,出耳管理为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5.0%,耳片湿度为80.0%~87.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9.0%~94.5%;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45.0%~70.0%,耳片湿度为73.0%~81.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8.0%~92.0%;环境的日平均空气相对湿度高于70.0%,耳片湿度为68.0%~79.0%时,喷水,使耳片湿度达到86.0%~9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水采用雾化喷水,雾化喷水得到雾滴,雾滴的直径为15-60μm,喷水时间为1~5min/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水时,环境温度为10℃~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制种包括采用PDA培养基制作母种以及采用杂木屑培养基制作原种和栽培种,然后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进行灭菌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黑木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杂木屑培养基的配比干重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为明范丽军叶祥发金群力冯伟林宋婷婷沈颖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