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草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894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草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处理培养废料、制作新培养料、堆制培养料、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摘。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金针菇栽培结束后的下脚料栽培草菇,产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草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草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全国各地金针菇栽培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工厂化金针菇数量急剧扩张。工厂化金针菇一般只出一茬菇,出菇后的废料仍然含有大量的养分,如果随意丢弃或堆放,造成了资源浪费,霉菌滋生和环境污染,用于代替部分新料栽培草菇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草菇的方法,利用金针菇栽培结束后的下脚料栽培草菇,产量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草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处理培养废料:将金针菇栽培结束后的培养料从菌袋中倒出,进行曝晒,打碎去掉霉变的菌袋;(2)制作新培养料:按照重量份采用金针菇废料50-60%、青糠8-10%、石灰4-8%、石膏1-2%、4%玉米粉、15%新鲜棉籽壳,再加入8%~10%的大糠或油菜籽果壳,另外添加干料总量8-10%的发酵干牛粪;(3)堆制培养料:在播种前4-5天将培养料拌湿后实施堆制,堆制时盖薄膜升温,过36小时后翻动1次,共翻3次,致使料堆内最高温度达70℃以上;(4)播种:选择菌丝生长健壮,菌龄20天左右的菌种,瓶肩处有少量红色厚坦孢子的适龄菌种,均匀地撒入培养料面上,轻轻压实,覆地膜保湿;(5)发菌管理:当菌丝已吃料、温度、湿度都偏高时,及时将盖在料面上的地膜掀开;(6)出菇管理:子实体形成前盖上1层厚1厘米左右的肥沃湿菜园土,子实体形成后,每天多次向床架、地面、空间喷水,待长到黄豆大时可适当向菇体喷水;(7)采摘:草菇菌蛋肥大,坚实包未破时立即采收,二潮菇生长时及时喷营养液。进一步说明,所述喷水的水温要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用金针菇废料代替部分新料种植草菇,金针菇废料中含有很好的草菇生长养料,本方法不仅提高了草菇的产量、质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草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处理培养废料:将金针菇栽培结束后的培养料从菌袋中倒出,进行曝晒,打碎去掉霉变的菌袋;(2)制作新培养料:按照重量份采用金针菇废料50-60%、青糠8-10%、石灰4-8%、石膏1-2%、4%玉米粉、15%新鲜棉籽壳,再加入8%~10%的大糠或油菜籽果壳,另外添加干料总量8-10%的发酵干牛粪;(3)堆制培养料:在播种前4-5天将培养料拌湿后实施堆制,堆制时为增加料温应盖薄膜升温,过36小时后翻动1次,共翻3次,致使料堆内最高温度达70℃以上;(4)播种:选择菌丝生长健壮,菌龄20天左右的菌种,瓶肩处有少量红色厚坦孢子的适龄菌种,均匀地撒入培养料面上,轻轻压实,覆地膜保湿;(5)发菌管理:当菌丝已吃料、温度、湿度都偏高时,及时将盖在料面上的地膜掀开,促使菌丝向下生长。(6)出菇管理:子实体形成前盖上1层厚1厘米左右的肥沃湿菜园土,子实体形成后,每天多次向床架、地面、空间喷水,喷水的水温要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以提高培养室的空气湿度,待长到黄豆大时可适当向菇体喷水;(7)采摘:草菇菌蛋肥大,坚实包未破时立即采收,二潮菇生长时及时喷营养液。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处理培养废料:将金针菇栽培结束后的培养料从菌袋中倒出,进行曝晒,打碎去掉霉变的菌袋;(2)制作新培养料:按照重量份采用金针菇废料50‑60%、青糠8‑10%、石灰4‑8%、石膏1‑2%、4%玉米粉、15%新鲜棉籽壳,再加入8%~10%的大糠或油菜籽果壳,另外添加干料总量8‑10%的发酵干牛粪;(3)堆制培养料:在播种前4‑5天将培养料拌湿后实施堆制,堆制时盖薄膜升温,过36小时后翻动1次,共翻3次,致使料堆内最高温度达70℃以上;(4)播种:选择菌丝生长健壮,菌龄20天左右的菌种,瓶肩处有少量红色厚坦孢子的适龄菌种,均匀地撒入培养料面上,轻轻压实,覆地膜保湿;(5)发菌管理:当菌丝已吃料、温度、湿度都偏高时,及时将盖在料面上的地膜掀开;(6)出菇管理:子实体形成前盖上1层厚1厘米左右的肥沃湿菜园土,子实体形成后,每天多次向床架、地面、空间喷水,待长到黄豆大时可适当向菇体喷水;(7)采摘:草菇菌蛋肥大,坚实包未破时立即采收,二潮菇生长时及时喷营养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处理培养废料:将金针菇栽培结束后的培养料从菌袋中倒出,进行曝晒,打碎去掉霉变的菌袋;(2)制作新培养料:按照重量份采用金针菇废料50-60%、青糠8-10%、石灰4-8%、石膏1-2%、4%玉米粉、15%新鲜棉籽壳,再加入8%~10%的大糠或油菜籽果壳,另外添加干料总量8-10%的发酵干牛粪;(3)堆制培养料:在播种前4-5天将培养料拌湿后实施堆制,堆制时盖薄膜升温,过36小时后翻动1次,共翻3次,致使料堆内最高温度达70℃以上;(4)播种: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贺州迅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