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门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190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门总成,包括铰接于车体上的上门体,所述上门体的底部可拆装地设置有下门体。当需要保证车内人员与车外环境交互时,仅需将下门体由上门体上卸下,即可使车外的海水或风等经由下门体的设置位置处进入车内;当无需进行车内外环境交互并需要保证车内人员安全时,仅需将下门体重新安装于上门体底部即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边门总成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门总成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套组件
,特别涉及一种边门总成。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该边门总成的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车辆的边门,通常为一体式全封闭结构,开启状态下能够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上下车,关闭状态下为车内人员提供保护,避免车内人员在车辆行驶中被甩出车外;而对于一些沙滩车或野外军用车等具有特殊用途的车辆,其为了提高上下车效率和增强车内人员与车外环境的交互,通常不设置边门结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沙滩车等需要在夏季或海边保证车内人员与车外的海风或海水等进行交互,又需要保证车内人员安全,避免车内人员被甩出车外的使用情况,则上述两种现有的边门设置形式均无法满足相应的使用需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能保护车内人员安全,又能实现车内外环境交互的边门总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门总成,该边门总成既能保护车内人员安全,又能实现车内外环境交互。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边门总成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边门总成,包括铰接于车体上的上门体,所述上门体的底部可拆装地设置有下门体。优选地,所述上门体的底部设置有上连接块,所述下门体的顶部设置有下连接块,所述上门体和所述下门体间通过可拆装地依次贯穿所述上连接块和所述下连接块的螺栓相连接。优选地,所述上连接块和所述下连接块的数量均至少为2个,且所述上连接块与所述下连接块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下门体的面积为所述上门体的面积的二倍。优选地,所述上门体的中部设置有若干加强梁。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边门总成,所述边门总成具体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边门总成。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边门总成,当需要保证车内人员与车外环境交互时,仅需将下门体由上门体上卸下,即可使车外的海水或风等经由下门体的设置位置处进入车内;当无需进行车内外环境交互并需要保证车内人员安全时,仅需将下门体重新安装于上门体底部即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边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边门总成,该边门总成既能保护车内人员安全,又能实现车内外环境交互;同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边门总成的车辆。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边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边门总成,包括铰接于车体上的上门体11,上门体11的底部可拆装地设置有下门体12。车辆使用过程中,当需要保证车内人员与车外环境交互时,仅需将下门体12由上门体11上卸下,即可使车外的海水或风等经由下门体12的设置位置处进入车内;当无需进行车内外环境交互并需要保证车内人员安全时,仅需将下门体12重新安装于上门体11底部即可。进一步地,上门体11的底部设置有上连接块111,下门体12的顶部设置有下连接块121,上门体11和下门体12间通过可拆装地依次贯穿上连接块111和下连接块121的螺栓相连接。该螺栓的结构简单可靠,且其拆装操作简便易行,能够显著提高下门体12与上门体11间的拆装效率,提高所述边门总成的操作便利性。应当说明的是,上述上门体11与下门体12间的可拆装连接并不一定局限于上文所述的螺栓连接,还可以采用卡扣与卡槽配合或卡勾与卡槽配合等其他具备拆装能力的连接结构,原则上,只要是能够满足所述边门总成的实际使用需要均可。更具体地,上连接块111和下连接块121的数量均至少为2个,且上连接块111与下连接块121一一对应。至少2个上连接块111与下连接块121对位适配的结构能够进一步保证下门体12与上门体11间的装配强度,保证所述边门总成的整体结构可靠性。另一方面,下门体12的面积为上门体11的面积的二倍。具有较大面积的下门体12能够使得将下门体12卸下后的所述边门总成具有更大的空间供外部的风等进入车内,从而进一步提高车内外的环境交互效果。另外,上门体11的中部设置有若干加强梁112。该加强梁112能够显著提高上门体11的结构强度,保证上门体11对车内人员的保护效果,从而提高所述边门总成的整体结构可靠性,并使车辆整体使用安全性相应提高。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车辆,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边门总成,该边门总成具体为如上文所述的边门总成。该车辆的边门总成既能保护车内人员安全,又能实现车内外环境交互。综上可知,本技术中提供的边门总成,当需要保证车内人员与车外环境交互时,仅需将下门体由上门体上卸下,即可使车外的海水或风等经由下门体的设置位置处进入车内;当无需进行车内外环境交互并需要保证车内人员安全时,仅需将下门体重新安装于上门体底部即可。此外,本技术所提供的应用上述边门总成的车辆,其边门总成既能保护车内人员安全,又能实现车内外环境交互。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边门总成以及应用该边门总成的车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于车体上的上门体,所述上门体的底部可拆装地设置有下门体;所述上门体的底部设置有上连接块,所述下门体的顶部设置有下连接块,所述上门体和所述下门体间通过可拆装地依次贯穿所述上连接块和所述下连接块的螺栓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铰接于车体上的上门体,所述上门体的底部可拆装地设置有下门体;所述上门体的底部设置有上连接块,所述下门体的顶部设置有下连接块,所述上门体和所述下门体间通过可拆装地依次贯穿所述上连接块和所述下连接块的螺栓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块和所述下连接块的数量均至少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民杰陈志勇王岳权雷顺雨邹鹏飞丁冬冯美林陈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