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749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动力组件和车门组件。车门组件包括骨架总成、车门玻璃、车门外板和玻璃外封件,骨架总成和车架转动连接,车门玻璃连接至骨架总成,车门外板连接至骨架总成;玻璃外封件包括至少部分向车门玻璃延伸的外封配合部以及与车门外板卡接或连接的连接槽,外封配合部和车门玻璃过盈配合,连接槽的开口处至少部分形成有倒钩连接结构,倒钩连接结构至少部分朝向连接槽的槽底设置,连接槽和车门外板通过倒钩连接结构卡接或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车门外板和车门玻璃之间的间隙较为均匀,从而能够提高车门外板和车门玻璃之间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是指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1、全地形车是一种能够在多地形的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其常行驶于地形较为复杂的道路。

2、现有技术中,由于全地形车的车门玻璃需要升降,因此需要密封车门玻璃和车门外板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外界的杂质(泥水、石子等)进入驾驶舱中,以提高驾驶舱的清洁度。

3、其中,车门玻璃与车门外板之间通过外封件密封,但现有的外封件在装设于车门外板并和车门玻璃过盈配合时,会使得车门玻璃与车门外板之间的间隙不均匀,而车门玻璃与车门外板之间的间隙均匀性是影响车门玻璃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密封性的重要因素。

4、因此,如何提高车门玻璃与车门外板之间的间隙均匀性,从而提高车门玻璃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密封效果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其车门玻璃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组件还包括玻璃密封条,所述玻璃密封条围绕所述车门玻璃设置,所述骨架总成还包括围绕所述车门玻璃设置的窗框,所述玻璃密封条位于所述车门玻璃和所述窗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沿着垂直于所述车门玻璃所在平面的方向的截面积大于等于850mm²且小于等于1150mm²,所述窗框为空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组件包括围绕所述骨架总成设置的骨架密封条,所述骨架密封条包括封条本体、外侧密封部和内侧密封部,所述外侧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组件还包括玻璃密封条,所述玻璃密封条围绕所述车门玻璃设置,所述骨架总成还包括围绕所述车门玻璃设置的窗框,所述玻璃密封条位于所述车门玻璃和所述窗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沿着垂直于所述车门玻璃所在平面的方向的截面积大于等于850mm²且小于等于1150mm²,所述窗框为空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组件包括围绕所述骨架总成设置的骨架密封条,所述骨架密封条包括封条本体、外侧密封部和内侧密封部,所述外侧密封部和所述内侧密封部均位于所述封条本体上,所述封条本体与所述骨架总成远离所述玻璃密封条的一端卡接或连接,所述车架包括外侧抵接面和内侧抵接面,所述外侧抵接面和所述内侧抵接面相邻设置且朝向不同,且所述车门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外侧密封部抵接至所述外侧抵接面并与所述外侧抵接面过盈配合,所述内侧密封部抵接至所述内侧抵接面并与所述内侧抵接面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中部围绕形成有驾驶舱,所述窗框的边缘处至少部分向所述驾驶舱延伸以形成有封条卡接部,所述封条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封条卡接部卡接的封条卡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美林李文健饶丽华张耀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