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549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属于控制领域。使变幅绞车的刹车机构处于打开状态,变幅绞车控制起重机的吊臂增幅下落。当变幅绞车需要停止起重机的吊臂下落过程时,刹车油缸有杆腔中的液压油受压流向定差减压阀、第一节流阀、液控换向阀、油箱。定差减压阀与第一节流阀一起使刹车油缸有杆腔中液压油的回流速度可控,进而使得刹车油缸的有杆腔中的压力下降到刹车机构锁死变幅绞车的时间可控,并使所述时间与起重机的吊臂在惯性作用下小幅下降一段距离的时间等同,表示在起重机的吊臂完成在惯性作用的下降运动时,此时刹车机构刚好对变幅绞车进行刹车。避免了由刹车机构刹车过快或过慢带来的问题,保证了起重机的工作效率。

A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cra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crane, which belongs to the control field. The brake mechanism of the luffing winch is opened and the luffing winch controls the boom of the crane to increase and fall. When the luffing winch needs to stop the falling process of the crane's boom, the brake cylinder has a rod cavity in which the hydraulic oil is pressurized to flow to a constant differential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a first throttle valve, a hydraulic control reversing valve, and a fuel tank. With the first throttle valve, the constant differential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makes the return velocity of the hydraulic oil in the rod cavity of the brake cylinder controllable, and then makes the pressure in the rod cavity of the brake cylinder drop to the time of locking the luffing winch of the brake mechanism controllable, and makes the time and the crane boom drop slightly for a certain distance under the inertia action, etc. Similarly, the brake mechanism just brakes the luffing winch when the boom of the crane completes the descending motion under inertia. It avoids problems caused by brakes too fast or too slow, and ensures the efficiency of cran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大型海上起重机的吊臂一般与起重机的变幅绞车的缆绳固定连接,变幅绞车通过对缆绳的收放来控制起重机的吊臂的位置。变幅绞车上安装有刹车机构,以在变幅绞车不工作的情况下,锁死变幅绞车上的缆绳,保证起重机的吊臂位置的稳定。起重机上的变幅绞车与刹车机构通常通过液压控制系统进行控制,该液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变幅绞车收放缆绳,并在变幅绞车不进行工作时控制刹车机构锁死变幅绞车上的缆绳。在变幅绞车释放缆绳以使起重机的吊臂增幅下降过程中,如果突然停止缆绳的释放,起重机的吊臂在惯性作用下仍然会小幅下降一段距离,而现有的起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并不能较好地控制对变幅绞车进行刹车的时间,因此会出现液压控制系统在起重机的吊臂由于惯性作用而下降的过程中刹车机构刹车过快或过慢的情况,刹车机构刹车过快会导致起重机的吊臂出现大幅度抖动,而刹车机构刹车过慢,则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使起重机的吊臂位置发生变动,以上两种情况均会影响起重机的吊臂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起重机的吊臂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控制模块,所述液压控制模块包括三位四通换向阀、定差减压阀、第一节流阀、第一单向阀、液控换向阀、梭阀、平衡阀、液压马达及刹车油缸,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进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T油口与所述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回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油口与所述平衡阀的A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B1口连通,所述平衡阀的B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A1油口连通,所述平衡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油口连通,所述梭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梭阀的第二油口分别与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油口与B油口连通,所述梭阀的第三油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T油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A油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定差减压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定差减压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刹车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定差减压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定差减压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节流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定差减压阀的第二油口连通。可选地,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A1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T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溢流阀的第一油口连通。可选地,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梭阀的第三油口连通,所述减压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B油口连通,所述减压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减压阀的第二油口连通。可选地,所述平衡阀与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油口连通,所述第二节流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平衡阀的控制油口连通。可选地,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应急模块,所述应急模块包括油箱、应急泵、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所述应急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应急泵的输出端与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截止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A1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截止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B1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截止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节流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截止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应急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三截止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平衡阀的A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截止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一节流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四截止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油口连通,所述第四截止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应急泵的输出端连通。可选地,所述第一截止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B油口之间的管路内设置有固定阻尼孔。可选地,所述固定阻尼孔的孔径为1mm。可选地,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五截止阀,所述第五截止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应急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五截止阀的第二油口分别与所述第四截止阀的第二油口连通。可选地,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应急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五截止阀的第一油口连通。可选地,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应急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安全阀的第二油口、所述应急泵的输入端均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安全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安全阀的控制油口连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液压油从液压控制系统的进油口依次流过三位四通换向阀、梭阀的第一油口或梭阀的第二油口至梭阀的第三油口、液控换向阀,第一单向阀之后进入刹车油缸的有杆腔,使变幅绞车的刹车机构处于打开状态,变幅绞车控制起重机的吊臂增幅下落。当变幅绞车需要停止起重机的吊臂下落过程时,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中位,刹车油缸有杆腔中的液压油受压流向定差减压阀、第一节流阀、液控换向阀,最后流向液压控制系统的回油口。通过定差减压阀控制流出定差减压阀的第一出口的液压油的压力恒定,定差减压阀与第一节流阀一起控制刹车油缸有杆腔中液压油的回流速度保持恒定,刹车油缸的有杆腔中的液压油可匀速减少,刹车油缸的有杆腔中的压力匀速下降,使得刹车油缸的有杆腔中的压力下降到刹车机构锁死变幅绞车的时间可控,而刹车油缸的有杆腔中的压力下降到刹车机构锁死变幅绞车的时间与起重机的吊臂在惯性作用下小幅下降一段距离的时间等同,表示在起重机的吊臂完成在惯性作用的下降运动时,此时刹车机构刚好对变幅绞车进行刹车。避免了由刹车机构刹车过快或过慢带来的问题,保证了起重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起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三位四通换向阀101,液压控制模块A,液压控制模块A包括定差减压阀102、第一节流阀103、第一单向阀104、液控换向阀105、梭阀106、平衡阀107、液压马达108及刹车油缸109。三位四通换向阀101的P油口与液压控制系统的进油口连通,三位四通换向阀101的T油口与液压控制系统的回油口连通,三位四通换向阀101的A油口与平衡阀107的A油口连通,三位四通换向阀101的B油口还与液压马达108的B1口连通,平衡阀107的B油口与液压马达108的A1油口连通,平衡阀107的控制油口与三位四通换向阀101的B油口连通。梭阀106的第一油口与梭阀106的第二油口分别连通三位四通换向阀101的A油口与B油口,梭阀106的第三油口与液控换向阀105的T油口连通,第一节流阀103的第一油口与液控换向阀105的A油口连通,第一节流阀103的第二油口与定差减压阀102的第一油口连通,定差减压阀102的第二油口与刹车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定差减压阀102的控制油口与定差减压阀102的第一油口连通。第一单向阀104的进油口与第一节流阀103的第一油口连通,第一单向阀104的出油口与定差减压阀102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控制模块,所述液压控制模块包括三位四通换向阀、定差减压阀、第一节流阀、第一单向阀、液控换向阀、梭阀、平衡阀、液压马达及刹车油缸,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进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T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回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油口与所述平衡阀的A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B1口连通,所述平衡阀的B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A1油口连通,所述平衡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油口连通,所述梭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梭阀的第二油口分别与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油口与B油口连通,所述梭阀的第三油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T油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A油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定差减压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定差减压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刹车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定差减压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定差减压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节流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定差减压阀的第二油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控制模块,所述液压控制模块包括三位四通换向阀、定差减压阀、第一节流阀、第一单向阀、液控换向阀、梭阀、平衡阀、液压马达及刹车油缸,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进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T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回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油口与所述平衡阀的A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B1口连通,所述平衡阀的B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A1油口连通,所述平衡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油口连通,所述梭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梭阀的第二油口分别与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油口与B油口连通,所述梭阀的第三油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T油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A油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定差减压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定差减压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刹车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定差减压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定差减压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节流阀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定差减压阀的第二油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A1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T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溢流阀的第一油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梭阀的第三油口连通,所述减压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B油口连通,所述减压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减压阀的第二油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阀与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油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三位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源丁元亮叶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