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7455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7:17
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发挥基于外周面的密封性,能够降低面压的下降引起的油消耗量的增加及磨损的进展引起的摩擦损耗的增加的活塞环。活塞环(1)具备环状的主体部(2),该主体部(2)具有内周面(2c)及外周面(2d)、与内周面(2c)大致正交的侧面(2a、2b)、彼此相对地形成开口部(3)的一对开口端部(4、5),外周面(2d)具有倾斜面(11)和设置于倾斜面(11)的侧面(2b)侧并与内周面(2c)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接触面(12)。开口端部(4、5)的接触面(12)的最大宽度W1成为主部(6)的接触面(12)的最大宽度W2的80%以上且150%以下。在主体部(2)中,通过开口部(3)的中心位置的第一轴方向的直径d1和与第一轴方向正交的第二轴方向的直径d2之间的二轴差(d2‑d1)大于‑0.25mm且小于+0.36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活塞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内燃机等中使用的活塞环。
技术介绍
汽车等的内燃机中使用的活塞环设置于例如活塞外周面的环槽,具有抑制缸体内壁的油从曲轴室侧进入燃烧室侧的情况(油上升)和窜气从燃烧室侧进入曲轴室侧的情况的密封功能。作为具有这样的密封功能的活塞环,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活塞环。该以往的活塞环作为内燃机的第二环使用,具有设置在外周面的上侧面侧并沿径向突出地倾斜的倾斜面和从倾斜面的下端设置而与缸体内壁进行滑动接触的接触面。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活塞环中,在主体部中位于开口部的相反侧的部分的厚度比其他的部分厚。在该活塞环中,在力未作用于主体部的面内方向的状态(自由状态)下成为接近于椭圆的形状。在专利申请2中,在将主体部载置于台而将开口间隙关闭至使用时的尺寸的状态下,通过开口部的中心位置的第一轴方向的直径d1和与第一轴方向正交的第二轴方向的直径d2之间的二轴差(d2-d1)成为负。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938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昭56-154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活塞环的接触面的形成采用的是例如利用了环的自身张力的外周研磨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环,具备环状的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内周面及外周面、与所述内周面大致正交的一侧面及另一侧面、彼此相对而形成开口部的一对开口端部,其中,所述外周面具有:倾斜面,以随着从所述一侧面侧朝向所述另一侧面侧而沿所述主体部的径向突出的方式倾斜;及接触面,设置于所述倾斜面的所述另一侧面侧,与所述内周面大致平行地延伸,在将所述一侧面和所述另一侧面连结的方向上,所述开口端部的所述接触面的最大宽度W1为所述开口端部以外的部分的所述接触面的最大宽度W2的80%以上且150%以下,在所述主体部中,通过所述开口部的中心位置的第一轴方向的直径d1和与所述第一轴方向正交的第二轴方向的直径d2之间的二轴差(d2‑d...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26 JP 2016-0352761.一种活塞环,具备环状的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内周面及外周面、与所述内周面大致正交的一侧面及另一侧面、彼此相对而形成开口部的一对开口端部,其中,所述外周面具有:倾斜面,以随着从所述一侧面侧朝向所述另一侧面侧而沿所述主体部的径向突出的方式倾斜;及接触面,设置于所述倾斜面的所述另一侧面侧,与所述内周面大致平行地延伸,在将所述一侧面和所述另一侧面连结的方向上,所述开口端部的所述接触面的最大宽度W1为所述开口端部以外的部分的所述接触面的最大宽度W2的80%以上且150%以下,在所述主体部中,通过所述开口部的中心位置的第一轴方向的直径d1和与所述第一轴方向正交的第二轴方向的直径d2之间的二轴差(d2-d1)大于-0.25mm且小于+0.36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环,其中,具有比所述主体部高的硬度的硬质膜作为所述外周面的最表面而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塞环,其中,所述硬质膜为物理气相沉积膜。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活塞环,其中,所述硬质膜包括选自由氮化钛膜、氮化铬膜、碳氮化钛膜、碳氮化铬膜、铬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正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